【藝評筆陣】「過大海」──那些來回於港澳碼頭的戲劇事情(上)
文︰莫兆忠 | 上載日期︰2014年4月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2014年4月 藝評筆陣

 

近年參與港澳兩地的戲劇交流,常常聽到香港的朋友說「過大海」去澳門,但卻好少聽到澳門人說「過大海」去香港。

 

我上網google一下,網頁列出一堆如「港人『過大海』年進貢230億」、「副學士過大海搏殺借三萬還層樓」、「過大海擦壹番澳門必吃街坊茶餐廳」等等,在「香港網絡大典」裡,也有這種描述「香港人去澳門被稱為『過大海』,他們多數是去賭場,香港人被澳門大耳窿放貴利時有所聞,警訊也經常提醒香港市民提防此類陷阱。而澳門的黃色事業亦非常發達。回歸前,港人較留意澳門黑幫火併的新聞。而回歸後澳門治安大幅改善,經濟增長甚至超越香港,令港人開始注視兩地管治的差異,賭權的轉換亦成為港人留意的話題。」

 

「Yahoo! 知識+」的網友回答更直接︰「去澳門=過大海=賭錢>3<」

 

「過大海」除了賭錢和吃喝玩樂之外,它對於澳門戲劇發展而言其實有另一重意義。

 

因為籌備2013年的《澳門戲劇年鑑》,最近一直在翻閱《香港戲劇年鑑》和台灣的《表演藝術年鑑》,單單在2012年港台兩部年鑑中,就發現總共十九筆有關澳門的資料。其中《香港戲劇年鑑2012》中八篇專題論述中有三篇以澳門的《水舞間》、「城市藝穗節」、「新文本」演出作「類比」,講座兩筆,交流/海外演出共三筆,研究一筆,評論四筆。台灣《表演藝術年鑑2012》中演出佔三筆,碩士論文一筆,評論一筆。基於篇幅和編輯方向,其實還有一些港台來澳門演出、交流,澳門劇評人書寫香港、台灣演出的評論或港台劇評人書寫澳門演出的評論,澳港台大陸劇評人之間的交流活動沒有被記錄下來。斤斤計較的目的不外乎想說明近年澳門隨著經濟往上狂飆,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有很大改變,專職業劇場工作者增加,新劇團成立,演出量增,但人口、市場沒辦法一下子應接這些增長,從本土滿瀉而出的創作、不斷遞增的製作裡的專業職位空缺,總需要尋找出路、覓人填補,一如澳門本來的文化身份,劇場製作、劇場中的人口總是處於不住移動中。「移動」總不是個人/單數的,它必定牽扯著周邊的事物,以「複數」的形態位移,尤其地理、歷史、文化唇齒相依的澳、港之間,一海之隔,往來的噴射飛航上又豈止賭客與自由行。

 

 

「港澳、港澳」百年戲劇緣

 

1985年由東亞大學主辦的「澳門文學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鄧耀榮發表〈澳門話劇斷章〉一文,該文後來收入《澳門文學論文集》(1988年《澳門日報》及澳門文化司署出版)及《澳門戲劇史稿》(199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鄧文中列舉出三十年代一些重要的澳門現代戲劇史料,當中就提及到「中國旅行劇團廣東話組」(一說是「中國旅行劇團粵語組」)於1939年9月從香港來到澳門域多利戲院演出歷史劇《武則天》。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前「中旅」成員張雪峰發起當時居澳的港澳大批藝人聯組劇團「藝聯」(全名「中國藝聯劇團」),1942年4月「藝聯」正式成立,鄧耀榮認為「『藝聯』是本澳史無前例的職業話劇團」,但由於日方勢力的逼使,「藝聯」半年後即轉往廣州灣演出。

 

由於後來有更多早期澳門現代戲劇資料面世,「藝聯」是否澳門首個職業劇團或有可議之處,但可見澳門抗戰期間,港澳兩地的戲劇工作者已有十分緊密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對往後澳門的戲劇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力。如果再上溯至辛亥革命期間香港報人黃魯逸在澳門成立的「優天影劇團」,以至陳少白等劇人推動的「志士班」、「振天聲白話劇社」巡迴港、澳、新、馬等地的演出,澳門與香港的戲劇交流已有過百年的歷史。或者以後我們還可以從散落於各種文獻中的資料重新整理、組合一條更完整的脈絡。現在要跳到講我這代澳門劇人萌芽的八九十年代。

 

「澳門看得到TVB嗎?」

 

澳門人從小就看香港電視,聽香港的流行曲。我認識的第一個歌手是許冠傑,買的第一盒翻版錄音帶是林子祥《摩登土佬》,小時的課外書是《龍虎門》、《李小龍》、《中華英雄》,跟著陳百強唱「地下鐵碰著她」的時候,地下鐵是甚麼我還不知道,只想著為什麼香港人講我們同一種語言,但都坐在電視機裡,我必須等有天去香港時才可以去換一個漢堡警長的玻璃杯,而香港人都會問我們︰「澳門看得到TVB嗎?」

 

在我參與戲劇活動的初期,常常就聽到人們說「我們落後於香港戲劇發展」,有人說二十年,有人說三十年。不管了,至少我也可以節衣縮食「過大海」去香港看戲,那時戲劇界前輩都說要「取經」。根據《澳門戲劇史稿》的記載,「曉角劇社」的成立(1975年),「沒有任何戲劇老師所定下的藝術取向,因此,曉角對戲劇理論及實踐的探索,是以自我培訓實習為本﹔在自我提升的同時,面對戲劇理論的貧乏,因而渴望觀摩鄰近地區演出,借鑑他人的有益的經驗進行實踐」,「他們將香港劇壇的新氣象帶回澳門來,為沉寂的戲劇局面打開一個新的缺口,引進一些新元素,給澳門劇壇帶來新的衝擊」,同時,香港電影「出現了一系列清新的新浪潮電影,而港澳一水之隔,這一系列的新浪潮電影,深深吸引著曉角的年輕成員,使他們開始以迎的意念嘗試舞台探索」。1986年曉角以《等靈》一劇參加「香港戲劇匯演」,曉角參加前首先答應了主辦單位兩個條件,一是「全港戲劇匯演所運用的資源全屬於香港人」,曉角參與匯演不會像其他香港隊伍獲得製作費資助,第二個條件是「不能享有『路途遙遠』的優惠,一旦進入決賽,仍需要遵守大會抽簽所決定的日期」。結果,《等靈》不但進入了決賽,還拿走了一個優異演員獎。自此,曉角除1991年有其他演出在排練外,基本上每年均有赴港參加「戲劇匯演」,並先後獲得過優異舞台視覺效果、優異導演及優異演員等獎項,亦因此開展了邀請香港劇團來澳演出的「港澳戲劇匯演」,先後來澳的香港劇團包括「第四線劇社」、「青蛙島劇團」、「湛青劇社」、「香港人間戲劇社」等。

 

1990年澳門政府市政廳(現民政總署)主辦了首屆「澳門戲劇匯演」,簡單說這個「匯演」一開始便仿傚著「香港戲劇匯演」,八十年代,曉角劇社赴港挑戰的同時,贊助單位市政廳多次派員觀摩,終於1990年將此「匯演」形式引進澳門。首屆「匯演」不設獎項,卻有重量級評審陣容,鍾景輝、楊世彭、毛俊輝、古天農都是香港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歷屆「匯演」,澳門劇團搬演/改編了杜國威、陳敢權、古天農、茹國烈、潘惠森等人的劇作,也改編過香港作家西西與也斯的小說為劇本,並每年邀請不少香港劇人來澳擔任評判,香港劇團擔任表演嘉賓,「匯演」成為那時我們這批戲劇青年,觀看香港戲劇發展的視窗。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澳門社會、經濟安穩下來,業餘劇社一個一個成立,劇本需求量大增,於是香港劇作家的作品,以及由香港劇團翻譯、演過的西方劇作成為澳門戲劇演出其中一種主要文本來源,這種影響,直至近年仍然存在,同時開始有著新的改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門《劇場閱讀》季刊主編、劇場編導、評論及策展人。編著有《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