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劇場‧劇場記錄──從《香港戲劇年鑑》的封面設計說起
文︰陳國慧 | 上載日期︰2014年4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每年為戲劇年鑑的封面選圖,是一件有趣但又令人感到相當苦惱的事。從讀者的視點看,這個封面要讓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要在書店的茫茫書海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絕不容易,戲劇類出版物本身已經不是主流讀物,年鑑本身以資料記錄為主更是小眾內的小眾,怎樣至少令人有興趣揭揭看,好奇一下甚麼是戲劇,知道香港有本戲劇年鑑,是身為編輯(同時又是統籌、策劃和推廣)的我的一大挑戰。

 

或許你會說,一年四百多個製作,很多劇團都會拍攝劇照,選一些特別有現場舞台感的不就成了?然而參與了多年年鑑的編輯工作,我又深知這是劇場全年活動的記錄,不管是專業劇團的製作,或是業餘劇團的作品,這些資料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專業團體當然是有較多資源聘用攝影師拍攝高質素的演出劇照,很多由劇團提供的照片的確亮眼,然而有些小型劇團自家拍攝的照片雖然質素參差,但卻同樣真實地記錄了舞台上的一瞬。那種觸感是同樣動人的。

 

但如果純粹從書刊製作的角度來看,無可否認專業製作大概是較有條件成為封面的代表,然而年鑑作為一個資料紀錄的平台,我覺得封面沒有必要受這些條件所左右,它應該有一種代表性和包容意義,讓香港劇場整體發展的面貌能夠有所彰顯。台灣表演藝術年鑑的編輯團隊大概深知其苦,所以歷年的封面都是單純的一種顏色,加上反白字的書名,簡單直接,累積下來也就見風格,我手上有另外一本歐洲戲劇年鑑亦是同樣風格。

 

事實上,2006年出版的首本香港戲劇年鑑就是採取這種簡約的設計,2007年當我和設計師討論封面時,她就說不如試試劇場「大晒冷」,封面基本上展示當年收集到的所有演出單張的圖像,但因要利用這些圖樣的顏色砌出2007字樣,所以有些單張會被重複使用。然而有天我卻收到有劇團回應說,為何其製作的單張只出現了一次而其他人卻有三四次,質疑年鑑是否用劇團的規模來決定單張出現的次數。經過此事之後,我不想年鑑封面落入這種與美學策略和設計理念無關的不必要的討論中,因此決定要讓年鑑的封面走出一條既有貫徹的美學風格卻不單調,讓人聯想到與劇場和舞台有關,但只是一抹感覺(touch)而又不「戲劇性」地做作,亦不特別為「晒冷」而「晒冷」的路。

 

難事啊。我感謝多年來與我並肩作戰的設計師Alice 和Alex,亦感謝每年為年鑑封面攝影和選圖費盡心思的志偉。這些年年鑑封面的圖像,是他該年度在不同的劇場工作時,「攝」住「攝」住的最真誠的記錄,這個「攝」除了和攝影有關,當時亦和「攝」時間有關,志偉總能在大家都忙著、舞台上能量最高、演員最肉緊的這些瞬間以外,找到劇場澄明、通透、純粹的一面。這種純淨,往往直探劇場的本質,叩問著台上台下的工作者、觀眾和讀者。2012年的年鑑封面記錄了劇場的活力和動感,你又能從當中讀出甚麼意義?


(原載於2014年4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