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真孰假又如何?評《假面.瑪莉蓮》
文︰潘藹婷 | 上載日期︰2014年3月2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照片提供:世界文化藝術節2013——東歐芳華
節目︰假面.瑪莉蓮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華沙話劇院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26/10/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看《假面.瑪莉蓮》前,腦海裡有關瑪莉蓮的,就只有她風情萬種的形象。在電影《七年之癢》中,她站在行人道旁被地底傳來的一陣風將裙子吹成波浪狀的鏡頭,總令人難以忘懷。她所呈現的女性魅力,坦白說,與我平日欣賞其他女星無異,如柯德莉夏萍等,因為很自然地,把她們歸類為「明星」這類別,只是差在她帶出來的感覺是「性感」、「溫婉」,還是「含蓄」而已。所以,在宣傳單張的那句「瑪莉蓮.夢露是怎樣煉成的? 」帶出來的意思,給我有點解構這明星的意味。幸好,英文劇名中PERSONA一詞,無疑也提示著,這套劇是陸帕的假面系列的其中一部,繼安迪.華荷、西蒙娜.韋伊後,另一部透過人物──瑪莉蓮,去揭示符號外公眾所期許的形象以外的一面。
 
看過以後,才去找一些關於她的二三事:在電影《情迷夢露七天》中的瑪莉蓮,她經常遲到、怯場、迷迷糊糊。她為了證明自己並非花瓶,努力鑽研方法演技,但因壓力沉重借助酒精和藥物紓解。拍攝期間,與劇組人員甚至男主角無法溝通,亦只聽從她的演技指導Paula的意見;在維基百科中,除了提及了她的童年,演藝歷程,也提及她的三段婚姻及死亡原因。綜合了不同的第二手資料,然後再回溯《假面.瑪莉蓮》,就會知道導演如何利用瑪莉蓮的資料去建構角色。導演陸帕在場刊中已說明演出不是完整故事的情節,但無論演出中出現的角色人物(如心理治療師格林遜、戲劇指導葆拉)、演出的空間(廢置的拍攝片場)、主角的情緒和表現(角色中聲線語氣與神態)也會讓觀眾說服自己,台上的是「真實」的瑪莉蓮,我們在看她的「真實生活」。
 
在劇中的瑪莉蓮,她極度渴望擔演《卡拉馬佐夫兄弟們》的格露莘卡(Grushenka),她不斷呢喃,希望自己能投身到格露莘卡的角色之中。為了尋找自己與角色相同之處,無論與攝影師、心理醫生對話期間,她情緒飄忽,經常喝酒,和亂丟東西。她的狀態與文本中所呈現的瑪莉蓮形象相當吻合。雖然這內容是導演設計的,但接近兩個小時中,作為觀眾,又好像看到飾演劇中瑪莉蓮的女角科曾尼克為了擺脫成為瑪莉蓮的代替品而不斷掙扎,特別是在演出的較後段,曾出現一個錄像,錄像中的科曾尼克就像劇中的瑪莉蓮一樣,因不能扮演好角色而不斷叫喊。在同一時間,好像看到三個身影:劇中的瑪莉蓮、文本中的瑪莉蓮、以及扮演瑪莉蓮的科曾尼克。究竟這位演員是呈現出瑪莉蓮的真實狀態,還是她作為扮演瑪莉蓮這個角色時所體會的矛盾,似乎無從分辨。但肯定的是,陸帕利用演員的真實狀態,呈現出人物中更深層的真實,開拓出「先驗演員」的演繹方式,無疑是相當成功。
 
陸帕也透過舞台上時間的使用,引領演員與角色建立關係。演出的部分時間,表演者面向的觀眾席,也面向一部攝錄機,實時拍攝並顯示錄影時間,然後再即場投射出來。當瑪莉蓮躺在檯上,任由攝影師拍下照片,投影部分便會顯示出她精神彷彿的模樣。劇中把真實時間以及心理時間並置,時間的交錯令瑪莉蓮的複雜情感更見立體。在演出中,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最後一幕。台上的電影攝影師,把攝影機鏡頭轉移到觀眾席,觀眾從觀察者頓然變成了被觀看的人,宛如真實的瑪莉蓮,於鎂光燈下被凝視。當攝影機鏡頭再次移到台上的瑪莉蓮時,投影上看到的,已是火燒瑪莉蓮的影像。似乎這影像,彷彿在述說,孰真孰假,一切也灰飛煙滅。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潘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