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從英國教育劇場作品《一扇窗》——思考香港教育劇場之窗的開啟與封閉
文︰歐怡雯 | 上載日期︰2017年9月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藝術類別︰戲劇 »

2017年6月

成長於八十年代的人,或多或少在學校裡都曾有看過藝團到校演出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的經驗。上課日中有一兩堂不用上,被帶到禮堂或特別教室去看戲。那些戲,很多時都有個主題想帶給學生:反吸煙、反賭博、禁毒、環保、防貪;近年新的題目更有:如何有效理財、如何精明使用數據、兒童權利、安全教育;除了主題訊息外,也有以活潑生動及容易使人投入的教育劇場手法跟學生一起談通識、說歷史、學語文;還有透過教育劇場來談世界公民教育及貧窮議題。這些題材的內容,很多時候都會受限於資助機構的要求。

 

教育劇場中的「參與」是很重要的元素。傳統的巡迴演出近乎零參與,學生純粹來看戲當觀眾;其餘的就要看看藝團如何設計演出當中參與的程度及深度。我記得自己在學時看過的學校教育劇場演出,整個級別幾百人甚至整間學校上千人一起觀看,參與部分就是問幾條問題,最後全場投票選出故事結局。到十多年前,本港引進更多教育劇場的形式與手法,有藝團亦開始重視教育劇場中互動參與的設計,限制每場演出的觀眾人數,還加入演前或演後工作坊以加強參與效果。雖然這些安排仍是少數,但至少讓教育劇場有一道不同的風景。

 

嚴格來說,香港並沒有專門的教育劇場藝團,但每年在學校的演出就愈來愈多。如果演出目的不只是為資助方說話、傳播訊息,那麼,藝團的教育觀及劇場觀,就決定了帶甚麼戲碼到學校演出。當藝團在創作到學校演出的教育劇場時,他們對「如何使用劇場?如何思考教育?」的理解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意義。劇場觀就會呈現創作人對教育劇場的演繹模式的理解;教育觀就會呈現創作人對教與學的關係的詮釋。每一個選擇都會盛載著創作人背後對運用劇場作為教育方法的想像。如果創作人認為傳遞教育訊息沈悶(灌輸式的教育想像),就會以輕鬆或惹笑,容易入口為主的演繹為主去吸引學生,這種教育劇場觀傾向比較單向的設計;如果創作人認為戲劇可以促進思考(思辯式的教育想像),那他們或許會在故事中滲進更多問題與張力,演出風格的選取便會大大不同。如以下的光譜,對教育的想像與對教育劇場創作的想像互為影響、互相轉化。

 

教育灌輸--------------------------------------------------------反思議題

 

這令我想起英國戲劇教育家桃樂絲.希斯考特(Dorothy Heathcote)提及的戲劇教育的工作範式。她認為戲劇教師(導師或工作者)如何看待學生,都會反映在工作的模式上。例如:你看待學生如「陶泥」,那麼,教者會想去塑造他們;看待學生如「對手」,那麼,教者往往會把他們看成為一些待處理的問題,用紀律去解決;看待學生如「容器」,教者會想把知識去灌滿他們。希斯考特選擇看待學生如「煉爐」,她強調要去和學生透過戲劇去討論的知識是「未完成」(Unfinished)的,只有教與學二者在過程中攪拌在一起互相提煉。戲劇工作者的思考範式直接影響到教育劇場創作的向度,在劇場中指引著給予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形式。

 

筆者近日有機會在北京與英國歷史悠久的Big Brum Theatre in Education (TIE) Company前藝術總監克里斯.庫佩(Chris Cooper)交流教育劇場,聽他分享一個由英國著名劇作家愛德華.邦德(Edward Bond)為十一至十四歲的青少年而編寫,亦是第七個由他執導的教育劇場作品《一扇窗》(A Window)。筆者深覺劇團的戲劇觀及教育觀,以至對教育劇場的思考與視野很值得本地實踐者借鏡,雖則兩地發展情況不一樣,但原則理念相通,仍希望在此引介一下,促使對話。

 

Big Brum TIE Company有自己一套的藝術政策[1],十分值得做教育劇場的工作者細讀,當中詳細敍述他們對教育劇場工作的遠景、理念、對學生學習的理解、對劇場創作質素和評估方法的要求……等,他們認為:

作為教育劇場工作者,我們首先不要把孩子作為是未發展成年的人來看待,應該將他們視為作為人類擁有他們特別能力及經驗的個體。藝術是幫助我們去認識世界的方式,劇團透過劇場/戲劇與青年人一起探尋他們生活及他們所在周遭世界的意義。教育劇場有一堅實的理論根據:在藝術上,集中利用劇場影像的威力,以戲劇行動去讓參加者產生共鳴,挑戰我們新的思考向度;在教育上,建基於主動學習及解難的理論。

 

庫佩分享他所認為的戲劇:

戲劇是想像力的行動。在戲劇的想像中使「他者」與我們在行動中相遇,使我們投入在他的生命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負起責任,因為我們能夠身同感受,這種感受和我們有一種十分具體的連接,我們在戲劇中做的決定都必然有政治意涵。當我們這樣做,我們不是在傳遞訊息,或者在追求正確答案,年青人和孩童利用在戲劇中活著他人的境遇來學習如何成為自己

 

使人「學習成為自己」是庫佩一再強調戲劇的使命,戲劇讓我們能夠進入他人的主觀自我,將我們自己放在他人的境遇中,進入他人的思想。當我們活在他人的現實中,我們也參與了客觀世界的歡樂、幻想、危機和困境,從行動中觀照自己是誰。

 

《一扇窗》探討作為人在世界中所糾結的問題,關於個人與社區,關於妄想與現實,關於選擇與高壓。有別於本地的教育劇場,它是個以文本帶動的教育劇場,銳利地運用劇本的張力去把故事中的家庭關係呈現,全劇三個片段,演出前後及中間有四次主持人帶領學生討論及參與的部分。以下的演出簡述由一次演出的錄像記錄而成,只節錄部分參與活動及學生回應舉隅,記錄並非完整,希望能給予讀者關於演出基本內容架構的介紹。

 

 

演出前

主持人邀請學生探索在空間中看到的物件,一步步地把學生引入故事當中。

 

主持:你們看看這房間,請問看到甚麼?

學生:

  •  一張枱及椅子。它們是空的,沒有東西擺放在上面,它們沒有被使用。
  • 這房間已留空了一段時間,因為傢俱看似陳舊及骯髒。
  • 好像有人在這裡死去的感覺。
  • 死亡可以有很多方式:情感上的、肢體上的、精神上的。
  • 這個房間充滿記憶,在塵埃中的記憶。
  • 這個房間好像劏開一半,一邊好整齊,另一邊很久沒有用及骯髒。兩邊是相對的,像是光明與黑暗,好與壞。

 

接著,學生嘗試想像站在房間窗前看到的景象。其中一名學生回答:「不知道,我未曾望過出去。」主持人追問:「有甚麼會阻止我們去看眼前的東西?」

學生:

  • 腦中被佔據著。
  • 你的腦阻止你去看。你不想接受現實。好像你的寵物死了,你雖知牠死了但你不想去承認,你仍想像牠存活著。唯有這樣才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 恐懼。

                                                                                          

 

 

 

第一段演出

Liz告訴男友Richard她讀到一則新聞報導,一女子為了不想自己的兒子看到殘酷世界的不幸,用剪刀把他弄瞎了。報導引起了Liz極大的不安,而她亦剛剛懷孕,Richard忽略了她的不安,只說他們養育不起孩子,他也不想要孩子,因為孩子一點用處也沒有,著Liz去墮胎。二人關係相當差,Richard離去。

 

 

第一段演出後,主持人問學生現在看到甚麼?

學生:

  • 椅子被移動了,整個房間充滿怨恨,椅子的分離象徵他們倆關係破裂。
  • 東西都亂套了,現在房間中間有一道牆,隔開了兩邊,一道在人心中的牆。

 

主持與學生一起探索出現的那張床單(本劇的中心物件),問他們覺得它象徵甚麼?

學生:

  • 死亡,好像有人在裡面死去,像一塊裹屍布。
  • 這床單原本是純潔的,現在它目睹了一些恐怖的事情。
  • 它就像一個嬰孩,需要從房中去掉,拋棄。

 

 

第二段演出

Liz把兒子Dan生了下來,十六年來獨自把他撫養成人。兒子幫母親買毒品回來時,因被同是吸毒者的朋友企圖搶走毒品而受傷了,Liz想替兒子包紥,把房間中的床單撕成綳帶,但毒癮讓Liz沒能做好,更為混亂。Dan一怒下埋怨母親毁了他們及自己的人生。Liz待兒子睡著後,因不想再成為兒子的負累,決定結束生命。及後想清楚還是不要在兒子面前自殺,改入睡房進行。兒子意識到母親已死,悲慟不已。

 

 

第二段演出後,主持人問:現在看到房間中的甚麼?

學生:

  • 這是一個結束,生命的結束,悲痛的結束。

 

主持:誰的生命?

學生:

  • 女人,她決定死去,然後她的兒子不用再受苦。
  •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沒有了她,她的兒子可以重生。
  • 記憶被撕破,之前那些記憶,關於嬰孩的故事。

 

主持:那麼之前說的那道牆現在哪裡?

學生:

  • 消失了!已經消失了。
  • 那道牆在那個男孩心中,他把它放在心裡面。

 

 

第三段演出

母親去世幾日後,Richard 到來,沒有表明他作為生父的身分。Dan以為他是福利官而讓他進屋來。Richard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一些可以變賣的物品拿取,Dan起了懷疑,不久便拆穿了他的意圖。Richard惱羞成怒,盡數Liz的不是,告訴Dan他母親是一名妓女。Dan十分憤怒,把Richard捉住綁在沙發上,想要插盲他的眼睛。後來,他停手,把Richard放走。獨自一個站在窗前,念念有詞。

 

Dan用床單布條綁著前來偷東西及「詆譭」死去母親的生父Richard

 

Dan放走了父親後,站在窗前,望向街外,平靜地說:「為了孩子,為了孩子。」

 

 

第三段演出後,主持:你們現在看見的房間變成怎樣?

學生:

  • 破毁。
  • 失控的世界,顛倒的世界。
  • 甚麼東西失落了——家庭、母親……
  • 比之前更加空虛,東西都變得空洞了。

 

主持:你們覺得Dan為甚麼會說「為了孩子,為了孩子」?

學生:

  • 她母親給予他生命,他感到愧疚。
  • Dan喜歡這個房子,但是最後它被破毀了,他想走出街外。
  • Dan不想他的母親離世。她就如一個孩子,他是她的家長。他可能覺得是他毁了她。
  • 他出生到現在,第一次看到這個世界。

 

主持:你們覺得Dan看到窗外的甚麼?他有看不到的地方嗎?

學生:

  • 他看到自己在街上所做過的事情;同時,他也看見他的母親在街上出賣自己。交易。他不想看到母親的處境,他不想知道真相,可是,他是知道的。
  • 他看不到家庭團圓。他需要創造新的視野,他看到部分的自己死去,想像另一部分活在未來的自己。對比。
  • 他看到一個母親推著嬰兒車。他看到他失去的童年,他從街上那個嬰兒看到他自己,他能同理那個孩子。他現在可以看到所有東西,他不斷詰問:為何自己要被生下來?

 

最後,主持人讓學生以戲劇形式,分成小組探索Dan在街上問人「他為何被生下來?」時的情景及演繹人們的回應。

 

看畢錄像後,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麼沉重的戲可以在年青人面前演出嗎?教育劇場中提及墮胎、吸毒、賣淫、自殺、暴力的議題能進入校園的討論嗎?

 

藝團沒有把教育劇場的劇本創作看輕,猶如在劇院的劇場裡,一樣認真地追求藝術性。《一扇窗》的劇本及製作用心雕琢,無論在劇本及佈景設計上,符號隱喻的運用都經過精心鋪排,創作美學是藝團的戲劇觀的呈現。沒有因為要在校園做給學生看而把世事人性簡單化。不忌諱、不迴避人性的陰暗,因為這從來都存在在每天生活中,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學生不用關在溫室,不用掩蓋他們的眼睛,給他們看的故事也用不著百分百的「消毒」,只演光明正面。庫佩強調,他的經驗裡從未遇到學生看完這類暗黑題材的教育劇場而感到精神心理困擾,反而,學生會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看到日常的真實而感受到被尊重。庫佩說,真正困擾孩子的是大人認為他們甚麼都不懂,大人首先逃避真實的世界,把他們看得簡單幼稚化,只喜歡嘻嘻哈哈。在以上記錄的部分學生參與討論環節,主持的角色是挖掘深度,促使有意義的思考及帶有哲思的想像,這是藝團看待學生為「煉爐」的教育觀的體現。希望學生能在戲劇中看到世界,看到自己的境遇,從而認識自己。

 

對學生進行教育灌輸---------啟發學生對議題的反思----------使學生成為他們自己

 

以上看待教育劇場作用的光譜,塑造著藝團的創作選擇及思考為學生提供怎樣的劇場學習經歷。教育劇場如一扇在學校為學生們帶來的窗,或開啟或封閉,到底是讓學生們隔著玻璃看窗外;還是坦然打開窗,迎來陣陣或清新或汚濁的空氣,然後一起面對一起探索解難,端賴藝團所抱持的教育觀與劇場觀作導引。



[1] 關於Big Brum TIE Company的藝術政策,可到此連結詳閱:https://www.bigbrum.org.uk/ourwork/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應用戲劇工作者。現任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執行總監。澳洲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所藝術及創意教育部博士及英國埃塞特大學戲劇系應用戲劇碩士。在兩岸三地從事有關應用戲劇教學、研究、工作者培訓及叢書翻譯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