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號 看不見的舞台-表演藝術的出版    文章類別
【專題】看不見的舞台-表演藝術的出版
在文娛康樂書櫃的最低層——我看香港表演藝術的出版
文:陳國慧

因為要搜集年鑑資料,我常會留意本地有關表演藝術的最新出版。當然知道這些出版是非主流書目,但在香港的大型書店內,這些書甚至是連放在「香港文化」或「本地專題」也沒有資格。一般來說,它們沒有完全合乎其位置的容身之所,往往遊移在藝術、攝影、音樂、設計、電影、康樂等書櫃主題之間,被結他樂譜和攝影入門夾著的情況看來有點尷尬,但想想又算是合適安排,反正藝術視覺美學集大成,店員上架心安理得,而有心的讀者亦習慣在書櫃的最低層找書──即便那是最新出版。

 

事實上這情況亦不必然是香港獨有。外國大型書店不一定設表演藝術類專櫃,這些書大多數亦會擺放在藝術類專區,只是地方較大,看起來好像較受重視而已。然而在主流書店以外,一些小型、獨立和專題書店會有其生存空間,像在紐約鬧市中心地帶的「戲劇書店」,我是見到學生圍著討論劇本、觀眾可以找到現正上演的劇目的文本和相關出版、研究者打電話查詢書目時店員能提供專業意見——他們都是潛在讀者,即便不多但足以讓這些出版找到可能性,發揮所謂「長尾理論」的非主流分眾功能,與主流各自各精彩。

 

但在香港這些潛在讀者到底在哪裡?以台灣為例,主要的潛在讀者是各藝術學院的學生、研究者和老師,業界當然亦是主要的讀者群,有興趣的觀眾讀者在當地閱讀風氣普遍活躍下亦有相當數量。至於香港,演藝學院強調製作的重要性,研究風氣並不特別旺盛,其他大專院校亦沒有常設的表演藝術研究課程,即使有亦不一定會以本地出版為核心的閱讀項目,而有興趣的觀眾讀者數量有限,種種因素影響自然難以在昂貴租金的情況下,醞釀到一間演藝專題書店的可能性。

 

事實上,本地相關出版不算多元,種類亦不多,以戲劇為例,二零一一年的出版項目約二十個(參考:《香港戲劇年鑑2011》),比較多和有讀者市場的是劇本。如早年由「次文化堂」出版的杜國威作品集,是本地原創劇本出版的重要例子。這種沒有申請藝術發展局資助的劇本系列出版絕無僅有,系列清晰地以劇作家為定位,劇本以廣東話印行反映其出版策略和目的,是以保留香港本土文化為前提,加上杜國威的創作本身有強烈的在地感亦平易近人,較容易吸引坊間出版社投放資源。即使這項目後來沒有持續進行,但亦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至於近年劇本出版的突圍之作,是「香港藝術節」參考海外推廣劇作的方式,在節期內把上演的本地原創劇本放在前台即場發售。據知個別受歡迎劇作的銷情不錯,我曾替朋友在前台買《野豬》劇本而不果,因書籍在上演期內已售罄,以其不算便宜的售價來說——單一劇本中英對照超過港幣一百元——情况相當樂觀。然而這只能說是個別例子,劇本和小說、散文的閱讀進路畢竟有分別,觀眾看完演出後在前台即時買劇本留念是一時之興,如果作品有一定水平,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這批觀眾會是劇本最有潛力的讀者,過後在書店不會再出現這種銷售氛圍,即使所謂樂觀,亦「有數得計」。然而「藝術節」仍願意把自家策劃的本地原創作品有策略地出版,特別是一些新晉編劇的作品,可見其對本地文化資產的累積的承擔。

 

有關表演藝術的論述和研究出版則相對來說薄弱,但這些出版項目的意義和重要性卻正正不容忽視,亦不能以「市場」和銷售來衡量成果。以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為例,這些出版物主要是靠資助完成,像年鑑這類出版是一定不會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但年鑑卻梳理、分析和前瞻本地表演藝術發展的脈絡,記錄了一個城市的文化。要求年鑑有一定銷售數量是美好願景,而在這願景背後更要追求的,是對這城市演藝文化發展的寬廣和長遠視野,這種視野會讓我們認清,不同面向和形式的出版物背負的目的與意義,而非只以銷售來確認其價值。

 

2013年夏天,本會與「香港話劇團」和「同窗文化」在「商務印書館」合作舉行本地首個以劇場為主題的專題書展,是本地表演藝術類出版一件值得記錄的事。誠然可一是否能可再是未知之數,但書展見證這類出版在華文地區的確開花結果,有些項目值得注意。如台灣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的「在兩廳院遇見大師」系列相當受歡迎,以精美設計、強調品味、配合深度但不至於過多嚴肅理論的內容吸引讀者,這類型軟性、聚焦藝術欣賞的出版是推廣的有效策略。另一方面,實用的工具書亦有其潛力,本會近年銷售得最好的出版物《劇場的用家》是一例,這當然與劇場教育近年蓬勃的發展有關,但亦見結合理論、在地處境實踐和個案分享的相關出版在香港的空白。

 

近年香港開辦了不少文化管理的課程,會多了一些學員對年鑑、藝團歷史、藝術家創作這幾類出版感興趣。事實上,隨著大會堂成立超過五十年、本地旗艦藝團發展超過二十甚至三十年、小型資助藝團發展超過十年,有些記錄和歷史梳理必須要有意識地進行,而藝團本身的主動性是重要因素。如周凡夫就以資深樂評人的身分,透過委約方式為「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和香港大會堂出版了記錄藝團和場地發展的專書,個別藝術家如榮念曾,最近亦出版其創作筆記和手稿。然而這不一定代表演藝出版的潛在讀者有增加的趨勢,因為我曾遇上不少的情況,是學員只會(或在有限的資源內只能)關心這些出版物的功能性——因為要完成功課。當然,不能否認這是其出版的目的之一,然而,在出版業萎縮的事實下,伴隨閱讀文化和習慣的改變,要在香港把這些出版從文娛書櫃的最低層慢慢往上移甚至獨立成店,即使有軟性藝術賞析和工具書的契機,但亦是十分艱鉅的挑戰。這些出版反映著香港演藝文化的發展高度、寬度與深度,不是單一出版社或藝團的使命,更應該是整個城市共同的追求。
 

 

作者簡介:劇評人,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經理,統籌過的出版項目包括年鑑、劇本創作、劇評選、藝術家文集等。
照片提供:香港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