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瑪莉蓮.夢露
文︰黃漢樑 | 上載日期︰2013年11月1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華沙話劇院 »
地點︰香港
日期︰24/10/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I is another

我是一個他人

 

法國象徵派詩人藍波如是說。

 

活於鎂光燈下的瑪莉蓮.夢露,銀幕上是金髮美女,性感尤物,於其電影《七年之癢》中春光乍洩的鏡頭更可謂經典之最。然而電影背後的她,多次向公眾表示對文學作品的濃烈興趣,不甘於只當花瓶演員的命運。《假面.瑪莉蓮》中的夢露,以夢想演繹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的情婦格露莘卡(Grushenka)一角出發,透過自我封鎖、隔離、夢囈和對話間,展現如鏡像一般的夢露化身,一個充滿他人想像的人物,充滿符號卻又擁有常人七情六慾的軀體。在夢露的身後,聚焦於心理學上的探索,窺探角色背後的迷失不安,及對他者想像的心理影響。

 

來自東歐波蘭的陸帕(Krystian Lupa)為當代歐洲成名導演之一,劇作多以人類精神問題作依歸,更經常改編奧地利、及德俄文學。成名作改編自奧地利具爭議小說作家 Thomas Bernhard 的作品 Kalkwerk。歷時四小時的長篇作品,首演於美國的林肯中心藝術節,陸帕開始受到藝術圈的高度關注。Kalkwerk 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亦建立了陸帕探討劇場時間觀的美學基礎。陸帕更於2009年獲頒歐洲劇場獎,過往得獎藝術家包括︰Robert Wilson、Peter Brook、Pina Bausch等等,足可見證他於歐洲藝術的成就。

 

「假面」系列,是陸帕的主題創作之一,探討的人物有普普文化鼻祖安迪.華荷、神祕女星瑪莉蓮.夢露和法國神學家薇依(Simone Weil)。假面(Persona)一詞由精神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提出,界定人在其「社會角色」上的價值和行為取向。作為社會一份子,榮格假定每人都需要一層假面人格,然而它並非一個真正和完整的人格。每個假面背後都有「暗影」(Shadow),屬於意識自我的潛意識投射,部份屬於個人,部份屬於集體潛意識。陸帕對瑪莉蓮.夢露的精神分析建基於榮格的假面暗影理論中,作為公眾人物的瑪莉蓮.夢露於自己房間中暗影不停出現,如她的精神科醫生  Ralph Greenson、戲劇導師 Paula等,也如在門中出現的祼男一般,透視著潛藏於內在的意識。

 

東歐戲劇史當中,鑽研心理和精神分析的流派源源不絕地帶來新動力。由奧地利的莫雷諾(J.L. Moreno)開展的心理劇(Psychodrama),到葛羅托斯基(Grotowski)「貧窮劇場」的從身體出發,達到神聖演員的性靈狀態,再到陸帕著重演員對角色的創造和心理分析。此等具地域色彩的母題風格,像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學準則,為美麗而哀愁的東歐國家帶來持續不斷的新鮮感。然而,陸帕對於葛羅托斯基的劇場美學抱有極大的質疑,更於華沙當地的訪問中以 “a fake” 來形容葛羅托斯基,更表明對葛羅托斯基的見解將會於下一集的「假面」系列中提出。如對比二人的美學風格,的確存在不少相異之處,如葛羅托斯基對希望把舞台裝成簡化到極至的空間,而受嚴謹美術訓練的陸帕卻善於掌控舞台設計的細緻。葛羅托斯基重演員的肢體語言淨化,陸帕則重於人物性格的創造。相對上,兩人母題關注點也在於人類的存在狀態,而非有關思辯式的劇場美學。

 

陸帕的美學精緻細膩,在佈景的設定上與剖析夢露的心理細節絲絲入扣,簡單至樓梯和進出口的門也經過精心設計,滿地佈滿符號供觀眾慢慢解讀。《假面.瑪莉蓮》整場演出只於一個場景演出,透過進進出出的人物帶動角色的讀白,更把玩著劇場內的時間觀念,以實時對比著劇本內的時空變化,在虛實之間流露出角色的內心落差。除此以外,更實驗有關電影與劇場的緊密關係,以攝影棚的空間轉換為瑪莉蓮.夢露的假面和暗影的關係昇華。有關夢露的傳說,有人質疑她銀幕下比電影上更懂得演戲,有人質疑她連字也不懂得串,如何了解文學作品。但通通有關夢露歷史的真偽也毫不重要,因為陸帕已經建造了屬於他和演員間的夢露,一個在假面和暗影間不得自處的人物。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本地實驗劇團HerStory創團成員之一,熱愛劇場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