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四十四》第三章〈關於虛無〉——懷舊僅作包裝,舞蹈借題出神
文︰肥力 | 上載日期︰2013年10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Quist Tsang
主辦︰不加鎖舞踊館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06/07/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不加鎖舞踊館」及導演陳志樺利用舞蹈及文字,創造了一個連續劇,縱有清楚的故事性,卻因故事不嚴密,令舞蹈能越過文字,變得輕鬆。編舞王榮祿利用舞者在一至三集重複舞步及扮演,把三集繫上一種非關時間線性的橫向連結,呈現一份似曾相識的印象,堆疊出懷舊氣味。

 

所謂懷舊,乃指第一集〈關於記憶〉,不論舞者造型、富德樓佈置及舞蹈,也充滿七八十年代味道。來到第三集〈關於虛無〉,延續第一、二集舖陳的故事,時間是2044年未來,從故事線看來要懷的「舊」是前兩集的情景,即圍繞女兒(陳敏兒)在已破落的房子中回憶父親,回憶這座大樓(城市)的舊時面貌,及她看到似曾相識的新鄰居時,憶起從前(第一集)在大樓內遇到的幾個住客。如觀眾觀賞過第一集,便也會和她一起與將第一及三集的人物扣連。也就是說,從一到三集,雖然故事時間不斷推進,但其所要懷的舊永遠沒離開五十年前香港的光景。即便〈虛無〉人物奇形怪狀,衣衫詭異,但也是從舊時代的衣衫上加幾個肉瘤;破舊場景中又可窺見「階磚」片片,盡現舊時風光;配上爵士等從前的時麾舞步,令緬懷過去的情感一直存在。只是,即使幾位鄰居舞者的形象及舞步與第一集有相似或發展,〈虛無〉又重播回第二集女兒假扮外星人的片,及王靖唱回上集的歌,藉以增加三集的連貫性,但其舖陳的懷舊情調未有變得深厚,或者在女兒等待父親的單薄故事上,縱然畫面上令人對舊時代產生興趣,但沒有太多內容豐富觀眾對「舊」動容,最終懷舊只能成為一種搔不到癢處的視聽效果,未有與故事發展有很多化學作用。

 

反而在舞蹈上,「懷舊」題材令舞者有很多發揮空間,舞者混合標準舞及街舞,從中加上很多現代元素,令幾位鄰居的舞步既舊又新,有時惹笑卻盡見心思。當中值得一提,鄰居舞者柯志輝從第一集跳出一些八十年代香港明星愛耍的誇張動作,與富德樓住宅的狹窄成對比,已夠令人眼前一亮,到今集來到一個地方較大的壽臣劇院,他把形象改為炸彈狂人,讓之前大開大合的活動,配合鎖鏈延伸成拋擲炸彈動作,使填滿更擴大的空間,雖有時看似重心未穩,但很有心思。反之曹德寶從來如是的泰拳形象,平板而沒驚喜,有點浪費了他那柔軟而很有線條感的身體。

 

最終故事輕薄還是致命點,令懷舊未能昇華至感動,僅止於包裝,作為連續劇,有點失色,但也因此編舞有更多借題發揮的可能性,且相當可觀。猶如最後一段,王榮祿裸身塗墨,在台後只有一盞燈的空間獨舞,一輪光線伏在濃煙之上,王沉於霧內,無聲地張合,剪開了光,這場寂靜的狂舞把之前一直吵鬧的場面收儉,也令之前觸及的,既豐富又混亂的懷舊及不同社會議題淨化,化成幾許舞蹈形狀,一切回到觀照玉身,與主題虛無對照。


(原載於2013-10《藝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英國倫敦金匠學院創意及文化企業(劇場及表演專業)碩士,現為藝術策劃人及監製,成立跨界藝術事業 FELIXISM CREATION公司,從事劇場、媒體、設計、市場策劃等工作,疫情期間更致力推動新形式表演藝術節目,一年內策劃超過十個不同類型的網上及跨媒介活動。同時,以筆名肥力創作藝評及插畫,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曾獲荷蘭、澳洲、北京、台灣、廣州及香港等藝術節及政府藝文單位邀請為駐節藝評人,及為不同機構撰寫專題研究文章。2020年獲荷蘭藝術節邀請為全球六位藝評人之一,撰寫有關疫情後藝術節、藝評如何展望未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