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裡的生命教育
文︰Obi | 上載日期︰2013年10月7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香港失明人互聯會、L plus H Creations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葵青劇院
日期︰23/8/2013、23/9/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過去一個月內,看了兩齣有失明人士參演的音樂劇,分別是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的《音階起跌》和L plus H Creations主辦的音樂劇《震動心弦》。在劇場內上了兩節寶貴的生命教育課。

 

《音階起跌》的生命教育

 

 

香港失明人互聨會的音樂劇《音階起跌》,雖然一眾演出者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演出仍十分專業和萬二分精彩。故事簡單勵志:主角阿宏因失明被遺棄於孤兒院外,性格變得孤僻反叛,後來因孤兒院院長的循循善誘,和院內工人蘭姐的愛護而改變,並放下對父母的怨恨。幾位主角如飾演阿宏的李軒,孤兒院院長的唐蓮娜,和演阿宏太太的梁明善也唱得很好,演蘭姐的麥月萍更生鬼搶戲,小演員也演得出色,尤其是演童年阿宏的潘皓賢,希望他會繼續踏台板。想不到麥月萍只餘下一成視力,不能閱讀劇本要靠聽錄音,還要學走台位;還有幾位演員也有視障,當中要刻服的困難難以想像,要知道劇場是個危險的地方,健全人士也要適應更莫說視障人士。導演鄭至芝當然功不可沒,一台演員超過二十人,年齡最少只有五歲,還有視障樂隊現場伴奏,大伙兒齊心協力完成一齣大型音樂劇,導演要兼顧的實在不少,沒有心誰可以完成。

 

《音階起跌》從幾個不同角度為觀眾以至台前幕後的參與者進行了生命教育:1)故事-以視障人士作主角,如阿宏的父母因生活所迫而棄養視障的兒子,阿宏因被家人遺棄而性格變得孤僻,院長因個人經歷而反對阿宏跟健全人士戀愛等。均讓觀眾對視障人士及其家人面對的困難有更多瞭解。2)視障人士的親身參與-幾位主要演員也是視障人士,如前所述,視障人士參與舞台演出所作的付出,要比健全人士多百倍,通過演出能讓他們對自己的價值作一個重要肯定,也讓其他台前幕後以至台下作觀眾的參與者對他們作一個肯定。3)演出以外的周邊活動如演後座談會和視障人士作品義賣等等。座談會讓演出者親身跟觀眾溝通,讓觀眾知道在台上行動自如載歌載舞的幾位演員原來眼睛並看不見。而場外售賣的視障人士作品,既能為機構籌款,亦讓觀眾對視障人士有更多認識-原來只要有指導,他們也可以畫畫。

 

《震動心弦》的隱藏課節

 

 

而L plus H Creations主辦的音樂劇《震動心弦》,聯合三間「機會貧窮」的中學和心光盲人學校的學生演出。說那幾間中學「機會貧窮」,因為學生並非沒有能力,欠的只是機會,而安排學生參與這個大型音樂劇,正如監製兼編導何力高所言,要訓練學生的四個D:Discipline紀律,Dedication投入,Delight喜樂,Discovery自我發現,讓他們從中學習,而且像其他有豐厚資源的中學生一樣追求卓越,敢於夢想,整個過程是校內任何周會講座,課堂內任何課文討論也望塵莫及的實戰體驗。「震動心弦」以排演音樂劇進行藝術以至生命教育,而心光盲人學校的參與,則是將整個生命教育課堂提升的隱藏課節。有點無心插柳:演出原來只有三間中學,但原為高級毛衣時裝公司的L plus H負責人何靜瑩到心光派發毛衣,剛巧看到他們的學生表演,像我們一般觀眾一樣,驚訝於盲人也有表演能力,才邀請他們參與。心光參演的學生只有幾位,而且只是擔任群眾角色,觀眾未必能察覺他們的存在,但他們於整個排演過程所引起的震撼,跟故事中的一場地震大概不相百仲。

 

看的是因超級颱風延期的尾場演出,謝幕時一位學生分享體驗:原以為演音樂劇只是「威吓」,只會「hea」住做,但當首次練歌所有學生仍在看歌詞時,心光學生已背好歌詞,面對這樣二百分投入的參與者,一眾健全的學生怎能不急起直追?還有幾場大型歌舞,留意到那幾位盲人學生在大群學生中一同走位舞動,謝幕時又隨大隊走到台前──記得《音階起跌》的舞台邊緣有一列背向觀眾席的燈光,讓視障演員看到邊緣不至於掉下舞台;但在《震動心弦》演出的盲人學生,須要的是導演和編舞的巧妙安排和其他演員的協助。每個舞步,每次走位,盲人演員旁邊也有人用手輕輕觸摸其背部,走位調度後由另一位演員補上做其「盲公竹」。這樣的合作,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要達成目的,互相接納互補長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音階起跌》由失明人互聯會的傷健人士一同演出,互相扶持的一群對視障總不陌生;但參演《震動心弦》的中學生有多少個曾有機會跟視障人士合作?五個多月的綵排與相處,一同付出一同努力,一同克服困難,從而互相瞭解建立關係,真正的以生命影響生命,是所以參與學生畢生難忘的一次經歷。

 

中英劇團將演出《海倫凱勒》,又盲又聾但克服殘障並學會講話四出演講的名人經典,是多少學生必讀的勵志故事。讓學生看故事在舞台上活生生呈現,固然比看讀物吸引,學生亦必有得著。但若果你問參加《震動心弦》的中學生對殘障人士的看法,相信他們要說的更多。戲劇教育有多個層面,為學生演出具教育意義的劇目是劇團較容易掌握,而又能夠滿足較多受眾的方法。但像《音階起跌》那樣讓傷健人士一同在台上發光發熱,甚至像《震動心弦》那樣以生命影響生命,受眾固然較少,但被觸動的心靈郤深刻得多。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