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香港人」的身份建築
文︰鄧蕊明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最近看畢「進劇場」的《樓城》,此劇於宣傳單張上 寫道──「一個有你有我的香港城市建築故事」。的 確,《樓城》不單是一個關於香港建築的文本,更帶 出如何「建造」關於「香港人」身份塑造的過程。

 

劇中運用的「引錄劇場」,以廿多位受訪者的訪問內 容作藍本,並直接引受訪者的說話為劇中對白。對 白,便成了此劇創作至關重要之處。同時利用形體、 舞蹈元素貫穿整個劇。劇中演員透過不同的對白反映 很多不同的立場,以至不同社會階層的角色。這亦正 正呈現了香港一個混雜性很強烈的面貌。在劇中你不 難發現風格各異、甚至對立的觀點出現:邵家臻與天水圍居民的對話,建築工人與保育人士的觀點已可見 一斑。個人而言,十分欣賞這樣的表現手法,因最能 映照出混雜多樣的香港形象,我相信亦沒有必要刻意 把香港塑造成一個單一和諧的景象,事實亦非如此。

 

塑造身份,歷史/時間自然是必不可缺的條件。劇中 因引錄了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來港或在港生活人士之 訪問,零碎的時間片段就拼湊出香港由殖民地轉移至 今天的歷史。由杜葉錫恩一段五六十年代對香港居民 居住環境的描述,到近年朱凱迪等的「天星皇后」保 育事件。不同的時代,有著非常不一樣的論述。

 

除了時間,空間/所屬地亦是身份建構的重要因素, 此劇強調為一個「香港城市建築故事」,正是空間建 構的描述。開始時一個漂浮的立方體在螢幕呈現,越 來越多的箭咀湧入,如此景象令我想到西西〈浮城 誌異〉的描述──一個漂浮、不知所屬何處的石頭在 半空。似乎香港身份中一種不穩定、虛幻、無根的 感覺,在回歸前後依然存在。而這裏更呈現了這空間 內的壓迫感:劇中有好幾場皆以演員的形體動作呈 現,如開場時演員不斷湧進房間內,互相擠壓、爭取 一個更好更舒適的空間。在個「空間」內,大部份人 又無意識地順著一個主流而行,由居住、甚至乎「去 旅行」,一個被認為是出走、離開、排斥固有空間的 行為,也不過是另一個順流的模式。其中一位演員更 說道,我們不能在香港建造一個不像大型商場的圖 書館,因為這就是香港。此劇也探討了更深一層次的 「空間」意義。如其中一段邵家臻不斷強調時間停 下,空間便會出現。同時另一邊廂演員們一個一個 的加入,站或坐在椅上呼應著那「空間」的建造。 似乎我們需要的「空間」,除了是實質上的,還可以 有更多。

 

那麼在上述的時空基礎下,香港人怎樣建構自己的身 份?劇中引錄了一名地盤監督的話:「這裏太久了, 有感情了,像你的父母一樣,你父母肯定也有不好的 地方,但你也不會不喜歡你的父母。」在一個空間待 了一段長時間,紮根於此,原來已經不能不愛。甚 至,是「part of something」,已經成為這地方的一 部份,這些對於「根」的想像,或許就由於我們所 處的空間、地方,留下自己的痕跡。每一件物件的擺 設,一個空間的建構,呈現的,是一個身份的構造。 對於異鄉人,他們似乎看到更多此地有趣的地方,不 同人在香港不同角落的生活、不同的城市風光、由難 民史到海岸保育,他們的觀點給予觀眾更多樣的香港 風光。

 

作為一個「香港人」,身處在這一塊南海上的石頭, 我們被塑造/自行塑造了一些怎樣的故事?是單一的 主流論述,還是更多的碎片拼湊而成?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嶺南大學 文化研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