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展現建築背後帶來的深意
文︰黃淑雅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建築一詞,彷彿只跟建設高樓,家宅有關。《樓城》 透過嶄新的表演方式,在台上拼綴出一幅城市百家 布,企圖展現建築背後帶來的深意。

 

《樓城》糅合影像與演員演出,為此劇帶來眩目效 果,特別是序幕令人深刻。將斗小的空間比擬為魚 缸,實際是呈現香港的境況。人們帶著寄望來到,卻 受空間所限,終究想法如箭號,即使能擠身其中,亦 不過亂成一團在急游。無用言語說明,演員的肢體動 作和撩亂人心的影像所帶來的張力,讓人渾身感到此 地的壓迫感,特別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感受更為強 烈。起始已營造緊湊沉重的氛圍,令人瞥見往後將道 出的城市哀歌。

 

奪目的開端,卻在後期無法承接這種渲染力,甚至 出現冗長和沉悶之感的場面。緊接序幕以傳教士 述說五十年代香港房屋背景,交代資料和數據,畢 竟,台上的開端就是台下的起點。可惜,以外人述 說時代背景,難以呈現出當時人們生活的模式和情 感,以突顯當年與今日的居住環境與人的關係。唯 有當中反映出政府部門推卸責任等處事手法,成為 串連成現今的一點。

 

同時,全劇引用不同界別受訪人士的對話,匯聚成相 同的觀點。雖然演員表達受訪者身份稱職,如課室點 名一幕見其心思。然而,單以演員朗讀受訪者答話則 略嫌單調,若以投影播放受訪者的錄像,相信會更為 切合此劇的賣點──引入錄像。

當中穿插的受訪者涉及建築界、文化界和政界等人, 當中建築界的階級愈下,利益愈受剝削最為詳盡演 繹,設計師的群戲亦最為搶眼。以肢體動作表達薪 酬下調幅度,同時亦表明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境況。 至於其他受訪者的對話皆是浮光掠影,尤其對於建築 工人提及沒有自豪感,那中大學生對圖書館裝修成酒 店大堂的看法,雖然不足以代表所有人的觀點,卻沒 深入解構他們為何有此感受,勾勒出民眾與建築的關 係,建築對他們的意義是怎樣?在此略去沒談,令觀 眾可伺機了解這些聲音的想法。

 

加上此劇由不同訪問者的話語片段組成此劇,沒有傳 統故事連貫感情和劇情,感覺零碎,焦點亦容易分 散。及後將零碎片段匯聚,才漸露當中寄意。颱風一 幕呼應開端的亂闖,身處香港的人,想走自己的路, 卻在昏暗的拜金城市包圍下,不斷受到迎面衝擊,以 致舉步艱難,內心的掙扎聲此起彼落,卻無處排遣, 為人帶來共鳴。

 

往後終見此劇以建築之名,實為引領人們思索自身與 空間的關係。空間從來不一定以數字衡量,當然發展 商對此應不盡認同,但劇中一幕,眾人仰臥在灑落陽 光的地上,那刻就如劇中作家所感,甚至觀眾亦會認 同,即使只有一撮陽光照射在人身上,那個不用計算 面積價值,個人成就的大自然,就是人們最好的生存 空間。

 

環顧四周,香港此地對我們的意義何在?有人說過香 港是一間大型公司。依照這說法,北海道旅行團是否 意味著我們不過視處處商廈的香港為拼搏地?每當假 期至此,人們紛紛逃離樓城,往北海道感受色彩斑駁 的花野,遺忘了本土的綠林。這是否表明建築與我們 關係疏離,是隔絕我們與自然悠閒生活的牢子?最起 碼,保育人士一席話告訴我們,還有不是功能用途, 不是振興經濟之用的建築物存在,令我們能從中反覆 深思歷史痕跡和未來路向。

 

《樓城》透過各方感想匯聚,雖未曾深入探究建築底 層以顯露更多,然而所點出的生活方式能否切合實況 則引人反思。與人們千絲萬縷的高樓堆砌出的城市, 使建築不再單純是我們的家、辦公大樓,而是一個個 使人墮入迷思的空間。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應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