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舞台劇──樓城
文︰方蕙珊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樓城》的確是一齣「新」製作,從舞台設計到演繹 的手法,對筆者而言,真的蠻「新鮮」。 巧妙的舞台設計。雖然《樓城》的表演舞台有限,但 台上的兩個透明且能靈活旋動的「大箱」,能隨時轉 變為校院、辦公室和天星碼頭等場地;甚至作螢幕, 讓觀眾即時解讀投影機的內容,舞台設計者十分善用 舞台的空間,再配合燈光的效果,突顯事物,從而收 窄觀眾的視覺範圍。另外,舞台利用簡單的道具、音 樂和多媒體,再配合演員的肢體動作、讀白,將事物 呈現。這類「詩化劇場」,有別於傳統劇場。前者把 具體意念,以抽象形式表達,再運用視覺技巧,刺激 觀眾的感官細胞;後者則把抽象意念,以具體形式表 達,多用實物,把事物重現。

 

有人說:「若果五句說話能表達五頁紙的內容,為何 我們不用前者?」在《樓城》的開首,幾位演員不停 穿插其中一個「大箱」,單靠肢體語言,便能表達香 港地之少、人之多的特色。演員又爬、又跳、又攀 等,使盡渾身解數擠進細小的入口,演員的動作,配 合「多媒體」的螢幕背景,既隱含香港「適者生存」 的意味,又見港人「走精面」的性格。《樓城》一劇 中,加入大量「多媒體」要素,最難忘的,是以「地 盤」為背景的螢光幕,演員裝挖地的動力,配上昏暗 的燈光,再加上打樁的音樂,亦能把現實重現。

 

「零」劇本創作。《樓城》以源於英國的「引錄劇 場」為創作方式,走訪香港不同界別的人士,包括: 地產商、保育人士、城市規劃師、政界人物、風水師 傅和建築工人等,透過一連串的訪問,引用受訪者的 內容,再加上導演與演員之間的集體創作,把意念集 腋成裘,積少成多,最後編織成香港故事,呈現觀眾 的眼前,確實有別於著重劇本和導演為中心的傳統話 劇,意念創新。

 

無可置疑,引用受訪者的說話,能加強說服力,不 過《樓城》的表演者有限,但創作人又想把大部份 「引錄」的聲音呈現,所以眾人扭盡六壬;李鎮州 一時是邵家臻,一時是陶傑;一時說中文,一時說 英文,一人分飾幾角。「引錄」的話過多,流於冗 長,令觀眾失去追看的興趣,尤其最後幾幕,真的 令筆者昏昏欲睡。

 

不一樣的生活態度。未看《樓城》之前,本以為全齣 劇是以香港的建築物貫穿,為低下市民發聲,尤其 是欠「議價能力」的工人。可惜的是,近期熱門的 話題,如天星碼頭、屏風樓、灣仔街市、皇后碼頭、 囍帖街等等,劇中都欠奉。有些話題雖有提及,但 無奈的是,創作人想表達的事太多;結果所有內容 描述得不夠專心,不夠仔細,令觀眾有點混亂。紀文 舜在台上曾說:「外國人的生活標準是learn, earn和 serve」;隨後,他又說港人應放低工作,到美孚攀 牆和郊外捉蜜蜂,享受人生。

 

試問每日為口奔馳的「打工仔」,會有這樣閒情逸 緻嗎?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應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