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喜出望外的馬捷爾與愛樂管弦樂團音樂會
藝PO人︰吳宇恆  |  2012年5月8日

3月份的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分別有兩位美俄元老級指揮家到訪:蘇俄派的羅傑斯特汶斯基(Gennadi Rozhdestvensky)客席指揮「香港管弦樂團」,和美國派的馬捷爾(Lorin Maazel)帶領英國「愛樂管弦樂團」(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進行亞洲巡迴演出。他們兩者都是各派別現存的最具資歷指揮家,香港樂迷有幸在短短的兩周之內欣賞到兩者不同的風格,實在是機會難逢。


年過八十的馬捷爾縱橫古典音樂界七十多年:他是一位音樂神童,自八歲首次登台指揮後一鳴驚人,十一歲時便獲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垂青,邀請他指揮「NBC交響樂團」。長大後的馬捷爾仕途光明,成為首位登上拜魯特音樂節指揮台的美國音樂家,多年職業生涯中幾乎與世界所有知名樂團都合作過。近年他最為人稱道的是於2008年帶領「紐約愛樂樂團」訪問北韓平壤,演出德伏扎克的《新世界》交響曲和朝鮮民俗音樂《阿里朗》的歷史性演出。馬捷爾來年更將出任「慕尼黑愛樂」的音樂總監,可見寶刀未老。


這次馬捷爾再度訪港,與愛樂樂團音樂會聯同港產大提琴家李垂誼演出海頓大提琴協奏曲,以及被視為重頭戲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


音樂會上半場先以海頓大提琴協奏曲開始,對獨奏家李垂誼和樂團來說這曲目可謂是駕輕就熟之作。雙方都表現出明快和充滿對答性的協奏曲式互動。而李垂誼與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手之後加奏一曲《紅樓夢》二重奏,帶有中國風的特色之作為聽眾帶來第一個驚喜。


下半場愛樂樂團全軍上陣,演出戲碼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交響曲是馬勒年輕時代的作品,曲中結合他早年的藝術套曲《少年流浪者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的主題之外,在第三樂章亦借用了童謠《馬丁君》的旋律:即我們熟悉的「打開蚊帳」兒歌。


第一首交響曲作品就如此主題豐富,是因為馬勒認為交響樂要有如世界,包含一切 (A symphony must be like the world, it must embrace everything)。的確,馬勒的音樂世界包羅萬象,給不同時代的聽眾有不近的想像空間。就以這次演出的第一交響曲開端為例,馬勒自己形容這是大自然發出的聲音,然而音樂理論家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則形容,這段聲音有如一台古老蒸汽發出的聲音,馬勒寫出的是工業革命後的新樂章。第一交響曲在當年首演後譭譽參半,難以想像百多年之後成為被演出次數最多的交響樂作品之一。


馬捷爾從第一樂章的開端,就將現場的氣氛屏著:最初全場屏息靜氣,細聽馬勒描寫清晨中的大地緩緩甦醒輕快活潑的旋律。然後突然而來的高潮,將聽眾都也甦醒過來,迎接樂曲一幕幕接踵而來的強烈齊奏。馬勒交響樂是近年香港管弦樂團的招牌級熱門曲目,而愛樂樂團這次表現則更勝一籌,示範了世界一流樂團的水準:音效上克服了文化中心音樂廳為人詬病的空洞感和不利弦樂表現的特性,反之更展示出弦樂聲部的豐富度,以及飽滿而帶有光輝的銅管樂。相對於馬捷爾早年與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一交響曲錄音,在詮釋上兩次演出都保持相近的特色:整體保持速度平均和流暢感,而高潮部分則以力量型的爆發力為賣點。這次與愛樂樂團在港的現場演出,比前者優勝之處是有更豐富和強勁的敲擊樂表現,而現場貫穿全曲的低頻聲部亦非錄音版本能重現。


奏畢馬勒之後,觀眾準備離場之際,突然響起加奏安可曲。到奏出第二個音符的一刻,部分觀眾不禁再起掌聲:因為馬捷爾要奏出他最擅長的華格納曲目!馬捷爾加奏整首長達十多分鐘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成為整場音樂會的第二個驚喜。筆者覺得這首加奏曲目甚至比之前的主菜更為精彩和喜出望外,因為能夠親耳聽到當今最有資歷的拜魯特大師現場演繹華格納音樂,可謂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