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臣戲劇手段出色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08年3月25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弄臣 »
主辦︰香港藝術節協會有限公司
演出單位︰帕爾馬皇家歌劇院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7 - 11/3/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看了第36屆香港藝術節由帕爾馬皇家歌劇院的《弄臣》的第二晚演出。

 

威爾第的<弄臣>以澎湃的音樂和濃烈的戲劇性見稱,人物極端,故事充滿矛盾衝突,盡顯人性的弱點。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一名卑鄙的弄臣,為娛公爵不惜把群臣妻妾獻予公爵,群臣讓弄臣在不知情底下綁架了其女兒並獻予公爵,弄臣仇恨公爵玷辱女兒名聲,故買兇殺他,但其女卻戀上公爵並甘願代死。

 

帕爾馬皇家歌劇院的《弄臣》有兩大特色,其一是導演與指揮均由女性出任;其二是戲劇的發揮。今次的演出是導演伊莉莎伯塔‧布莎建構於薩馬里塔尼之意念,加上一些戲劇元素完成的版本。

 

舞臺設計方面,這個三幕劇的<弄臣>跟前幾屆藝術節或近年趨向以一景多用的歌劇的最大分別是每幕都根據劇情的發展而設計了完全不同的佈景:第一幕的宮中別殿、弄臣的家和庭院,第二幕的公爵宮殿和第三幕旅館內外連小路。

 

場景的設計為這個劇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調度,不但讓演員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更能讓觀眾清楚掌握到時、地、人三者之關係,從而達到瞭解人物和故事發展的效果,這是傳統戲劇中不可忽視的元素。導演完全能夠把歌劇中的故事透過戲劇演化成合理和前後呼應的情節並展現在舞台上,處理手法十分有電影感。而一向在歌劇中不大被重視的演戲部份在這劇中也份量十足,發揮出歌劇中歌與劇的等量之勢。

 

或者第一幕第一場的處理仍然較大路,但由第二場弄臣家起,到第三場庭院內外,狹窄的客廳佈景一分為二向左右兩旁移走,然後出現由上移下的弄臣家的外牆庭院連院內小樓,窗內隱約看見弄臣女兒吉爾達的身影,群臣商議綁走她的情節,便因場景轉換流暢而增強了戲劇效果。又如第三幕的旅館內外中,在內則有樓梯轉上客房,外則有小路轉入旅館前後。佈景設計提供了不同景觀:遠至近、前與後和上下層的空間感,觀眾均感受到場面調度所帶來的戲劇感和連貫性,整個戲也變得一氣呵成。因為這個設計而出現的前與後兩對二重唱所組成的四重唱,演繹此劇著名的歌曲《善變的女人》,盡情表現出唱者不同的心境,達到了上佳的視聽效果。

 

演唱方面,幾位要角的聲線不錯,但戲劇性的變化不及戲中情節豐富。男高音法蘭西斯科的公爵聲底甜渾,但歌聲造形與性格過於老實,不夠花心輕挑。男中音阿爾拔圖‧加沙爾有一副雄厚嗓子,但弄臣的心路歷程,如初時像小人的卑恭,中段對女兒的慈父口吻,後來仇恨之心或終極的哀痛,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變化。女高音丹妮耶拉‧布魯維拉的吉爾達的詠嘆調比演繹天真純潔的少女出色,前部有些音域的控制有偏差,中段漸入佳景。合唱不算很突出卻勝在有氣氛。加拿大女指揮家凱莉琳‧威爾森在營造景象方面亦能配合劇中情節,為今次《弄臣》帶來精采的伴奏。

 

總觀《弄臣》故事發展脈絡清晰,表現出強烈的戲味,整個鋪排運用了戲劇中典型的起承轉合,讓觀眾掌握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每個細節。在欣賞美妙歌曲與音樂之餘,同時提昇戲劇層次,是近年藝術節歌劇節目中整體表現最好的一次。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