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觀眾多留點空間:評水中之書
文︰李心怡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水中之書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7-28/3/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水中之書》場刊當中《導演的話》有這麼一句:「這是一齣香港製造,為香港創作的劇目」。話雖如此,劇中所顯示的香港形象卻始終走不出定型。就幾個角色的設定所見,家住半山的金融才俊,八千元五堂的「快樂學」精讀班導師,「一世一千」的通靈師傅,難道香港就單單只有拜金、即食、迷信的文化嗎?演出後座談會當中,賴導演提及劇中Vivienne所說,中環街頭之上,行人臉上通通流露不快樂,憂愁煩惱的表情。的確,這或者是種實況,但更實在地,中環並不代表香港的全部。這齣劇既是由賴導演和本地演員互動所生的作品,本地演員能夠相對地投入更多意見,這種對本土形象和文化的表現和處理未免顯得輕忽。

 

「香港話劇團」的新聞稿如此描述此劇:「《水》劇淡淡然暗示出,快樂不是依賴外在因素,而是往內找,尋回柔軟如水的心」。此劇對快樂的探討是顯而易見的,女主角甫出場便把觀眾當作學員,落力十足地開始她的「快樂學」演講。可是,我認為整體處理之上與新聞稿所寫的「淡淡然暗示出」相差太遠,也許正因如此,表現效果也有點強差人意。

 

探討快樂,作為一個嚴肅的題目,觀眾需要一種沉思的空間。沉思的空間不等於完全的安靜,利用喜鬧劇的胡鬧元素作引子更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劇中其實有不少具玩味的細節,叫觀眾忍俊不禁同時反思再三,Jason與回音巴哈的角力就是一例。由喜鬧過渡到沉思,觀眾情緒隨著劇情發展而起落,過渡本該自然順暢。此劇中心繫於女主角與其本身無知的家族過去的關係,再由此領悟自己起初只懂死記硬背的快樂大道理。自從女主角明白小女孩就是其母開始,母女二人的對白就顯得過於繁複、淺白、甚至多餘。此情況亦出現於女主角的獨白之上。這些快樂真締,一而再、再而三被反覆表述,大大破壞了觀眾的沉思空間,更無異於女主角開場時浮誇教學所表達的反諷。過份刻意的表述,太過著跡,太過吃力,觀眾被迫得喘不過氣,效果適得其反。

 

劇中轉換場景甚多,雖用上旋轉式舞台,轉景大大加快,可是,來回於教室、半山的家、坪洲老屋、命相館、船上、麥當奴、遊樂場等多個場景,轉台頻繁,所費時間甚多,演出的流暢度大大減低,整體表現效果亦大打折扣。尤其是運用旋轉台,雖然方便,可是一轉運牽動繁多,撇開噪音不顧,視覺上也不大可取。對於採用實景,於場景繁多的此劇,我實在有保留。技術上越複雜,所接收的越多,觀眾要作沉思以至有所得著就更難。

 

舞台的力量,其實是感官的力量。觀眾待在席上兩小時,把聽覺、視覺都交給舞台上的表演。不同的感官同樣重要,同樣有力。結尾時兩母女的眼神交流,無聲,但卻比整個演出任何一句台詞更深刻,更具餘韻。觀眾如我,走進劇場,就正正為了這些深刻的體驗,好作思考沉澱。可惜,這次《水中之書》整體而言用力太猛,濺起水花甚多,未能甘於恬淡,讓觀眾一嘗箇中韻味。

 

 

「尋索戲劇和生命的多角度賞析──主題作品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話劇團合辦及統籌。


(原載於2009年5月3日《文匯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