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之書──快樂非為目的
文︰頂爺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水中之書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7-28/3/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起初聽說「水中之書」源自佛家的「大圓滿」,意指「於水中寫書,一寫即化」,比喻「念頭一起,便立即放下」。曾幻想戲劇會被處理得艱澀嚴肅,怎料此劇不但讓人忍俊不禁,而且讓人反思:我們該先尋找自己、還是先尋找快樂?

 

你真的認識自己嗎?

 

四名演員 兩位主角

 

這部戲劇,看似四位演員擔當主角;然而在戲劇角色上,卻只有兩位主角,其餘二人,則附助了另外二人的角色變得更立體而完整。男主角Jason明顯是和他的回音「巴哈」成對,女主角Vivienne則與她母親的童年水兒成對。Jason和巴哈,是一個角色的兩個對抗性面向,至於Vivienne和水兒,則可以理解成,水兒不是一個真實的人,而是協助Vivienne成長的角色。

 

配合得太巧妙的齒輪,是無聲的,就像一心來說教的節目;而這兩個不對稱的戲劇角色,擦出來的火花,擲地有聲。這聲,源於Jason與巴哈的互動表現,與及Vivienne和水兒的對白交流。

 

對六歲喪母、從未見過父親的Vivienne來說,尋找母親、探視父親,是她了解「我是誰」的重要過程;在祖屋中遇上童年時的母親,Vivienne與她結成友伴,見證了她如何被困在家,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連自己屋外面的海也沒見過,連雪糕也沒吃過,對面海的香港也不知道,更遑論麥當奴和迪士尼;Vivienne於是帶著水兒四處去,由海邊去到香港迪士尼。她們這段短暫的關係,有很珍貴的交換在發生:已被「社會化」(Socialized)的Vivienne開拓了水兒的現實世界,水兒同樣帶領Vivienne進入另一個屬於心靈的、細小而奇妙的世界。

 

擁有快樂 與 覺知快樂

 

兩人的互動讓人反思之處在於,一個大人跟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孩談「快樂」這件事;而本身快樂又容易滿足的小孩,其實連快樂和不快樂的概念都沒有。Vivienne目中甚可憐的水兒,其實一點都不憂鬱,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一點點接觸就讓她滿足快樂。

 

到底,我們是先認識「快樂」,還是先認識「不快樂」?水兒在騎「旋轉木馬」時忽然想到,木馬最終都要停止,而第一次表現了悲傷。談及被父親禁固,不能隨便出家門玩時都沒有流露悲傷的水兒,壓根兒是不知道人生還有其他選擇的,她對父親充滿體諒與同情,卻在窺見花花世界的時候,明白木馬終會停下而不捨的剎那,突然感受到悲傷。

 

「你不能因為要失去,而不敢擁有它。」水兒的悲傷竟引發了Vivienne的勇敢,悟出即使沒法掌握命運,都不能阻礙我們當下的快樂。這場戲靜悄悄地牽引出導演的說話,猶如一場協調適度的交嚮樂,令人回味無窮。

 

兩個面向 一個角色

 

相反,Jason和巴哈的角色不但不是共同進退的,更是互相排斥的。他倆的激烈,剛好與Vivienne及水兒的和諧來個反照。他們是一個人的兩個部份,Jason代表了「成就者」(Achiever)、巴哈代表了小孩(Child),他們各自看對方不順眼,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永遠只能背對背:一個講計劃、一個講隨心;一個追求成就事情、一個關注人的感覺。二人走在一起,經常都像鑼鼓喧天,吵耳不堪。

 

Jason在失意的人生時刻,看見了一個神出鬼沒的人,一直跟著他,不斷重覆他的說話,卻只有他一個人(及通靈師傅)看得見。通靈師傅聲稱他是Jason的一部份,而他(即Jason的前前生)的前前生是著名音樂家巴哈。Jason被巴哈日夜跟著弄得極不耐煩,後來巴哈更反過來主導了他,換成別人看見巴哈看不見他,由他學著巴哈說話。

 

Jason和巴哈的互動好看之處,在於他們二人同場時的行為對比。Jason主導時,巴哈雖重覆他的話語,說起來卻一副「軟皮蛇」的不在乎模樣;即使說著慷慨激昂的話語,而且別人也不會見到他,巴哈仍會情深款款地看著女主角說話;即使Jason叫破嗓子罵巴哈,巴哈都能輕輕地把話反彈過去,像極一個氣壞人的小孩子。但當巴哈主導時,Jason立即力量大減、頹廢不堪,在地上翻滾、眼鏡掉下鼻樑、一副冷壞了的露宿者模樣;如果沒有這個對比,單憑談Jason前生是那個想把海都圍起來擁有的外祖父,就沒法彰顯Jason代表了一個人因過度控制及追求一切身外物的不自由;而巴哈,則代表了一個人對自由、活出自我的呼喚。

 

我們習慣生活在對Jason這種典型趨之若鶩的社會中。在香港,Jason大概會被正面定義為:有目標、有追求、上進(等於要賺更多錢)、有計劃的人。滿腦子成功與失敗的比較,追求海景房子、百萬年薪的物質生活,Jason是活在未來的代表人物。

選擇做Jason的人,就得把巴哈收起來;直至一些意外(劇中為金融海嘯),發現原來人生並不必要都在掌握之中,而我們還是要學習接納與順從,巴哈的聲音就被聽見了。《水中之書》裏,Jason和巴哈加起來才是男主角。此劇上演的,正是男主角讓「Jason」和「巴哈」相會之時,並在學習如何讓他倆和平共處而掙扎,最後(多輸掉三百萬之後)「他們」終於能夠擁抱對方。

 

兩相融合 漸趨真實

 

戲中最後呈現的男主角,是以Jason的面孔扮巴哈──即「扮」街頭音樂家!這處理實在非常貼題!如果劇終以「巴哈」作真身,Jason從此消失,就太不真實了。我們每個人都有「Jason」和「巴哈」,真正更貼近自己的人,不就該讓Jason和巴哈和諧共處嗎?而那個貌似瘋狂的女人,曾捉著Jason說:「我都係咁架。」,後來重遇扮拉琴的Jason,輕輕關掉他的收音機,卻對他報以掌聲,都很有點題作用,是這戲的神來之筆。

 

《水中之書》的劇本,由導演與演員一同創作,角色通過演員內化而立體起來,再透過戲劇呈現了兩名主角人生中的重要情節。這不得不提一個配角的作用──失憶通靈父親「流師傅」。流師傅本人並不被觀眾關注,也不在主體「尋找快樂/自己」之內,卻是推進此劇前進的催化劑,而且擔當了極富娛樂性的角色。通靈不但增加了此劇的荒誕感,還帶出了「前世今生」這觀點;前世以「禁錮」來愛女兒的父親(水兒的父親),今生還在紅塵俗世為「控制」與「追求」而受苦(Jason);前生守護在女孩狹小的生活空間側的一片海水(Vivienne的前生),今生成為了她的女兒,繼續守護弱小的母親──彷彿上一世未修完的課題,留待今世繼續。

 

整部戲劇的角色互動和發展,雖沒有長足可見的成長在眼前發生,但還是能細緻地觸動在尋找路上的觀眾;唯獨一件令筆者耿耿於懷的事,是女主角開場不久說了一句:「坪洲那間祖屋代表了我不敢面對的過去」。而戲裏面的她,明明是勇往直前的;一聽鄰居說起外祖父和父母便拼命追問,毫無畏縮之情。那句對白在心頭顯得有點大刺刺,有「畫公仔畫出腸」之嫌。

 

自己才是目的地 快樂卻是禮物

 

筆者認為,《水中之書》表達了,我們都只能尋找自己,快樂是旅途中生命給你的禮物,而不是目的。因此,Jason直接追求金錢物質生活以獲得快樂並不成功,Vivienne教快樂學也不見得能自救,二人卻最終在尋找自己的路上有所收獲。

當幽雅的交嚮樂遇上熱鬧的大鑼鼓,我們方知,悅耳的交嚮樂和氣勢如虹的鑼鼓,自有各自的表演場地與效果,沒有誰比誰的好。詮釋向來都是個人的,誰能為他人的人生給出答案?戲劇不須說理、也不必言明,甚至沒所謂「成理」,只有縱橫交錯的故事,只要讓每個人都看到屬於他自己的笑意與感動、失望或反思,就夠好了。

 

「尋索戲劇和生命的多角度賞析──主題作品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話劇團合辦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