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案發現場——清新可喜的美點雙輝
文︰梁美玉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城市當代舞蹈團
演出單位︰城市當代舞蹈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7 - 19/4/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下一秒.案發現場》是「城市當代舞蹈團」兩位新進編舞黃狄文及龐智筠的兩個作品:《下一秒》及《案發現場》,讓觀眾在同一個晚上看到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編舞。可喜的是整個演出絕無冷場,極盡視聽之娛。

 

下一秒

 

《下一秒》編舞黃狄文談及創作概念:「一向都很喜歡望天空的白雲,看著雲兒的飄動,會產生很多聯想,今次的作品,將與錄像藝術家合作,每一場都有不同的影像配合。舞者將展現白雲虛實相間、疑假似真、時聚時散的不同形態。」

狄文的即興計劃是讓舞者於台上如浮雲一樣,隨感覺自由發揮,忽聚忽散。為了表現雲兒的飄動和瞬息萬變,作品以純舞蹈動作為主,較少敘事性的肢體語言。舞者純熟的轉動、騰躍,都給觀眾悅目的享受。其中女舞蹈員像上了發條般不斷轉動,還有高難度的「疊羅漢式」群舞,都吸引觀眾屏息靜氣仔細欣賞。

 

狄文說這次「很貪心」,因為演出結合了現場音樂、舞台裝置、錄像等不同媒體,而且利用「吊威也」(綱絲)營造不同的視角,讓觀眾時而仰視,時而平視,甚至俯視白雲。狄文最初的構思是讓以上元素即興地結合,例如邀請邱立信作現場鋼琴演奏,只告訴他要爵士味濃的音樂,還有舞段的長度,然後讓他隨心炮製「菜式」。這即興計劃聽上來是不容易駕馭的。

 

由於音樂和錄像都比預期遲了完成,因此狄文買了一個保險,把要演的舞段先排好了。這個保險是買對了,讓部分即興創作在排演期間先發生,去蕪存菁後,把菁華展現給觀眾欣賞。相比一些完全實驗性的即興舞蹈劇場,把舞者和觀眾當成白老鼠,舞蹈動作可能與音樂配合,又可能不咬弦,純看大家的運氣,狄文的做法是較恰當、可取的。這種既尊重創作自由,又尊重觀眾感受的做法,反映狄文是一個能控制全局、對觀眾負責的編舞。

 

在眾多配合舞蹈的多媒體元素中,筆者最欣賞邱立信的現場鋼琴演奏。邱立信的音樂帶給觀眾很好的聽覺享受,也令整個作品緊湊有致。由於以雲為主題,不是一個敘事性的作品,故事性不強,音樂和舞蹈一旦處理不當會令結構鬆散。現場所感,邱立信能夠緊緊抓住主題,創作悅耳的音樂,讓舞段接續下去,環環相扣,令演出緊湊、完整。

 

筆者也欣賞阮漢威機關重重的佈景設計,能幫助舞者運用舞台空間,表達雲兒每分每秒的變化和忽隱忽現的個性。又利用「吊威也」營造不同的視角,讓觀眾時而仰視、平視甚至俯視雲兒,饒有趣味。

 

至於錄像設計,狄文最初構想這次的錄像是些不太實在的東西,讓錄像設在每場試做一些不同效果,給觀眾不同的感覺。但以作者所欣賞的一場( 18/4/2009 , 8 時)所見,錄像的效果卻是實在得有點過份,如「卷雲是最漂亮的雲……卷積雲最難以捉摸的雲……」的長卷軸式錄像,最初是有氣氛的,但後來就有點喋喋不休;再後來更變成一大篇文章,像一張「法被」(寫滿經文的被子,古裝片常見)蓋在舞台上,其法力把舞蹈也淹沒了,連習慣閱讀文字的筆者也有點吃不消。始終舞蹈劇場是以肢體表現為主的,文字宜退到一個較低調的位置,否則會把舞劇處於要靠語言文字說明的尷尬境地。加上這次演出有不少外籍觀眾,為照顧他們,建議還是不要有太多的文字吧。

 

雖然多媒體的元素組合起來仍有待改善,但我認為狄文絕不貪心,既然「 CCDC 」給他一個平台去嘗試,觀眾又支持,他絕對可以懷著無限的好奇嘗試不同的組合。不挑戰極限,怎能知道自己可去到多高多遠?即使這次未能每個媒體能充分駕馭,但不要緊,還有下一站、下一次……大家都期待他一次一次的創作。

 

「望向天,下一秒,雲就出現了下一秒的景象,畫面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很有趣。」演出前的宣傳以「浪漫」、「異想天開」來形容作品,演後藝人談上也有觀眾問狄文是否通過作品表達特定的訊息。看罷整個作品,筆者感到狄文的角色是促進者 (facilitator) ,提供一個場景/情境 (context) ,讓觀眾或坐或臥,或站在高高的天際,看著白雲的變化,自由聯想,自行領略不同的感受。

 

既然狄文沒有把特定的想法加諸在作品或觀眾身上,大家似乎不必自我設限,你看到甚麼,想到甚麼,感受到甚麼,可以各適其適,就像天上各據一方的雲朵。

看罷狄文的作品,筆者的感受是:雲知不知道自己是雲?汗水知不知道自己曾經是雲?卷積雲知不知道自己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捉摸?我非雲,也非汗水,我不知道它們知不知道,也許不必想太多、太深,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就行了。

案發現場

至於龐智筠的作品《案發現場》,創作靈感源自上一個作品《最佳男女主角》,當時以上世紀三十年代黑白片為題材,因而想到下一次有機會的話,就繼續以四、五十年代的電影為題。而這個時期的電影,令她想起曹達華的電影,於是便創作了這充滿探案懸疑氣氛的作品。她這次的作品中並不是敘述一個偵探故事,而是把偵探小說中一些經典場面片段組合起來。「那是我讀了多本偵探小說後的最大啟發,看偵探故事最享受的,是中間追查線索的過程,到最後揭發兇手是誰,反而沒甚快感。」

 

不過,曹達華並不是龐智筠真正那杯茶,她腦海中的偵探故事,是 Dick Tracy 那種以紐約為背景的百老匯風格,因此《案發現場》雖以兇案為主題,但不是渲染血腥暴力,而是以百老匯式樂曲、華衣、閃閃發亮的水晶吊燈、優雅的沙發、燈光,配上戲劇性的表演手法,帶給觀眾一個賞心悅目的舞蹈作品。

 

《案發現場》的序幕,舞者以舞蹈動作扮演樂團演奏。智筠說:「我看見芭蕾舞劇,很多時都是先由樂池上的樂隊和指揮演奏,但現代舞沒有這個形式,於是我便找舞者充當樂團,作為序幕。」這個安排頗有趣味。

 

舞劇在序幕後分為多節:「遇害、發現、遺漏、跟蹤、目擊、追查、確認、尋找、反跟蹤、迷失」。不過每節並非順序敘事,作品的重點也不是引領觀眾一步一步對案件抽絲剝繭,而是呈現當中追查線索的過程,而且到了最後,大家也不會知道兇手是誰。話雖如此,每節卻是緊密扣連,作品的首半段是百老匯式的華麗場面,熱鬧過後,慢慢過渡至一個較簡約的現代舞部分。這樣的轉接不易處理,但智筠很想把兩個不同的元素呈現給觀眾,花了不少心思構思和整理,筆者覺得兩種元素銜接得很細膩,給觀眾很高的視聽享受。

 

智筠在作品中既是編舞,又是編劇,創作出一個又一個有趣情節,然後把它融入舞中,演變成一齣百老匯式偵探舞劇。「我還要像導演一樣教舞者如何演戲,可是自己卻從未接受過任何演戲訓練,現在唯有晚晚在家看著玻璃窗的影子,練習『拿刀仔』動作惡補。」相信在場觀眾完全感受到她的用心。

 

好的音樂與舞蹈相得益彰,《案發現場》每節的選曲都十分悅耳,例如 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Cha-Cha-Cha d'Amour, Preludio 等經典名作,激發起筆者在看罷演出後找回這些歌曲再三細味。

 

智筠擅長用肢體語言刻劃人物性格和感情,編出細膩好看的舞段,具備圓熟的編舞技巧,已有條件獨當一面。「 CCDC 」的舞者也跳得出色,使整個作品流暢生動。舞者的演藝細胞也甚豐富,《遇害》、《發現》、《目擊》、《追查》等都演得絲絲入扣,推動著情節的發展,《確認》一幕更令觀眾笑破肚皮,極富喜劇感。

 

是次演出的成功,燈光、道具和服裝應記一功。燈光的運用能營造懸疑氣氛,幫助觀眾投入作品之中。道具師很有心思,水晶吊燈和沙發帶出華麗感覺;號碼牌子靈感來自美國四、五十年代兇案現場的調查實況,穿插在舞段之間,出現得極其巧妙,大大增加案發現場的懸疑氣氛,實在是神來之筆;《確認》一段的六大武器:手鎗、破瓶、粗繩、鋸子、刀子、棍子,在舞者的舞動下,非常精彩惹笑。

 

值得一讚的還有服裝設計孔德瑄,設計了配合作品時代背景的服裝,其中尤以男士服飾最令人印象深刻,《確認》的偵探和六大漢子衣著各有風格,配襯合宜,突顯每位舞者的性格、氣質,更難得的事七人的衣飾沒有重複,筆者本以為男裝變化不大,但在孔德瑄的精心安排下,卻是變化萬千,令人大開眼界。

 

在金融海嘯和疫症蔓延的陰霾下,《下一秒》和《案發現場》就像美點雙輝,前者是清新怡人的青檸特飲,後者則是甜美精緻的「心太軟」,給觀眾停一停、歇一歇的機會,紓解心中的鬱悶。看罷這美點雙輝,筆者看到的不獨是兩位新進編舞者才華橫溢,對創作富有熱情,還看到「 CCDC 」有出色的舞蹈員、音樂人和幕後製作人員,他們都付出努力和誠意,並樂於支援新進的編舞者。今年適值「 CCDC 」三十週年誌慶,舞團以「永無休止三十載」為口號,編選了不同的節目,從黎海寧的戶外舞蹈劇場《 K 情城市》到黃狄文、龐智筠的《下一秒.案發現場》,都是精彩的演出,沒有令筆者失望。個人認為,「 CCDC 」在本港三大舞團中最有活力的一個,能容納不同風格的創作,也對新進的編舞鼓勵和支持,因此贏得了觀眾的認同。

 

筆者期待狄文和智筠下一次的創作,忽發奇想,若二人把《下一秒.案發現場》的主題交換來編,由富演戲經驗的狄文編《案發現場》,善用肢體語言表現情感的智筠編《下一秒》,效果會是怎樣?

 

「看舞‧析舞‧論舞——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舞蹈聯盟合辦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梁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