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火辣的「傳統」
文︰張展鴻 | 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日本和太鼓倭 »
地點︰見文末
日期︰見文末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04 »
藝術類別︰音樂 »

早於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年青一代對「狂言」這日本傳統表演藝術開始發生興趣,對某些狂言師的追捧和熱愛程度,更不遜於對偶像歌手的熱情。這可使我們聯想到日本的傳統藝術似乎未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被遺忘,但實際上,有些看似傳統藝術的,又有多少文化的傳承呢?近年以輕津三味線的演出成名的吉野兄弟更一次證明這「傳統」的彩衣不但沒有脫色,而且更能在不同的現代社會環境中適應,隨?文化的變遷而加上新的元素再舞動起來。中國大陸的美女二胡樂隊不就是另一個例子?

 

「倭」是在1993年由現在的演出總監小川正晃在奈良組成,以明日香村為樂團的根據地,演奏和太鼓為主。1993年由神社的祝祭演出以至現在,樂團仍然堅持每年在奈良明日香村進行大型演出作為推動地方活動。成立了10年多,「倭」的足跡更遍及世界各地,演出超過一千場之多,觀眾多達一百萬。小川指出雖然樂團從名稱到表演的題材,都使人聯想到日本的傳統表演藝術,但實際上「倭」的舞動和震盪,簡單來說是日本年青一代的動力,和傳統的和太鼓表演是兩回事,重要的是促使我們通過了解和太鼓這一種樂器來製造出生活上的「緣機」。依小川總監所言,這種緣機可以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接觸,產生興趣,從而發生一種求知的念頭,特別是對戰後成長一代來說,傳統文化已不再是生活文化的必然部份;另一個緣機也可以是我們從音樂的節奏和傳達中感受到的人與人溝通的喜悅。

 

「倭」的演出,一開始便使觀眾感受到其輕鬆活潑的特點,加上通過和觀眾的融合,使場內氣氛加添了熱鬧。從演出的技巧而言,這確實能做到那種與民同樂的大融和境界;但在感情的傳達和精神世界的探討方面則有些欠缺,這大概由於在編排上沒有借助故事性表達有關,演出有點流於表面和受制於形式上的追求。最後,正如小川所說,現在日本國內大概有15,000個大大小小和太鼓的樂團在各地以不同形式活動,這可能在某程度上反映出日本社會對傳統沒有完全忘記,反過來不時給予這「傳統」的彩衣加上新的演繹。

 

演出日期及地點

 

12/11/2004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14/11/2004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