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冬之祭——「詭異」加「感人」的微妙作品
文︰陳慧兒 | 上載日期︰2004年7月2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冬之祭 »
主辦︰羅靜雯、陳清華劇場作品
演出單位︰羅靜雯陳清華劇場作品 »
地點︰香港藝穗會劇院
日期︰20 - 25/5/200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冬之祭》是孫惠芳擔演的獨腳戲,也是由羅靜雯導演及創作、陳清華負責裝置藝術的「四季系列」第三炮。

 

故事講述一個七十歲老婆婆死後,她的靈魂細訴生前的一切。

文本方面,充滿吊詭的味道。

 

老婆婆死前患有老人癡呆症,記憶力應該不濟;但奇怪地,她死後卻能將自己孩提時代,少女時代以至年老時期各階段的經歷,娓娓道來,向觀眾細訴自己對家人的愛與關係,一切恍似記憶猶新。另外,老婆婆雖不曾提及自己有否宗教信仰,但她卻多次說人生是「七分運三分命」,令人聯想到她是個相信「人死如燈滅」的無神論者;但有趣地,她與其去世親人的靈魂,竟是一個個亮著的紅燈泡。這些吊詭的感覺,讓觀眾產生更多詮釋的空間。

 

此外,全劇結構所營造的氛圍,也是很微妙的。

 

戲開始前,陰暗的燈光加上帶點詭異的非洲鼓樂式音樂,營造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氣氛。接著,只見女演員孫惠芳藏身於舞台偏後地下的一個洞內,惟有光禿禿的頭部是露出地面,口裡講的盡是駭人的說話,例如「你唔駛驚,我都未驚過」「我的墓地、我挑的壽衣…」「我幾時出生、幾時死?今日係幾多號?」等等,不但逐步闡明她是一個老婆婆的靈魂,也同時製造出恐怖感。

 

但隨著戲的發展,老婆婆把身體愈多的部分露出洞外,「人性化」多了,說話也愈親切,猶如跟觀眾閒話家常,那詭異的氣氛也隨之而漸退。

 

不過到後來,象徵她丈夫靈魂的紅燈泡再次亮起,她開始拼命地將最後的一隻腳從洞裏抽出來,叫丈夫等候她,這開始製造了一點高潮 ── 因為觀眾不知道:這個靈魂離開了她藏身之所後,會有甚麼難以預料的舉動。(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腳拖拉了很久才出來,期間她也說了很多獨白,減弱了那股張力。) 然後,象徵她幾個家人靈魂的紅燈泡陸續亮起,她滿臉笑容,慢慢地走動著,指著一個個的燈泡,說出她已逝世親友的稱呼或名字。觀眾席上後排中間隨即亮起了一個較大的紅燈泡,她朝著這燈泡,從舞台走到最後排的觀眾席上坐著,說「這燈泡是我」,然後她凝望著亮起了多個紅燈泡的舞台,面露滿足的微笑,全劇結束。這個「鬼魂走到觀眾席上與觀眾共坐」的舞台行動,喚回最初那種詭異的氣氛;但與此同時,透過老婆婆「重遇」已逝去家人(即一個個紅燈泡)的場面,又流露出一絲絲感人的溫馨暖意,緊扣全劇中間的親切感覺。這兩種「詭異」與「感人」的元素,前者「冷」、後者「暖」,結合起來,很是微妙。

 

至於裝置藝術上,除了舞台三邊均掛有畫有枯樹的素描外,最特?者,就是舞台左前方,那件掛在大樹上的一件長長的白色婚紗。在戲的初段至中段,老婆婆給人的印象,是個極可能穿著中國傳統大紅裙褂出嫁的女子,似乎與大樹上的婚紗扯不上關係。及後,老婆婆回憶說,原來她拍結婚照時,自己借用了好友的婚紗,而丈夫則穿了一件貨辨西服。這件樹上的白色婚紗便有意義多了,它不僅概括了老婆婆當新娘子的經驗,也道盡了她經歷過中西文化衝擊下的早期香港,見證了大時代的變遷。而在感性層面上,老婆婆看著樹上那件無人穿著的婚紗,也象徵她即使死後也心繫她那仍未出嫁的女兒;或是觀照現代香港眾多女性,如她女兒一樣,擁有高學歷而遲遲未婚的情況。

 

最後,不得不談女演員孫惠芳,雖然她絕大部份時間都是藏身於舞台偏後地下的洞內,但她也能釋放足夠能力去演出整個獨腳戲,在那冷冷的劇場透出劇中人生命的火花,實在難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戲劇協會個人會員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永久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