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一對多樂趣
文︰傅瑰琦 | 上載日期︰2004年10月2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香港城市室樂團
演出單位︰香港城市室樂團 »
日期︰5/10/200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上次聽香港城市室樂團的時侯,己是一年半以前。今次十月五日晚聽他們演出一套名為「一雙一對多樂趣」的節目,選的全是莫扎特的複協奏曲,所以,獨奏者也有六位之多。

 

由客席指揮馬克‧戴迪(Marc Taddei)帶領下,開首的<C大調雙小提琴協奏曲,K.190>在整體的合作方面,樂團的技巧較為差。擔當獨奏的是城市室樂團的團長何紅英,及她的前學生、現正於紐約伊士曼音樂學院進修的張文蕊。

 

很明顯,何紅英和張文蕊的個人風格非常不同﹔何紅英著眼於莫扎特的風格表現、而張文蕊的基本功夫非常好,但卻欠缺了一些古典時期的風格。何紅英明亮而靈巧的氣質,對於這首作品較適合,但從不大沾光的張文蕊的表現中看出,她可能在大型的曲子中會有更佳的表現。可能是當晚的第一首作品吧,小提琴組的整齊度較為差,整個樂團的表現也較平凡。可是,擔任雙簧管的黎燕欣(Leanne Nicholls)卻演奏得很優雅。

 

令人不能置信的事卻發生於隨後的<降E大調交響複協奏曲,K.364>。樂團由一開始已表現出頗為成熟的技巧,而對於莫扎特風格的掌握亦非常優秀,一時間,好像成為了另一個樂團。檐任小提琴獨奏的是馬嘉蓮(Katrina Ma),而中提琴獨奏則是簡柏堅。

 

馬嘉蓮在第一個樂章中有不少發音、運弓的失誤,可是她卻表現出一種頗為瑰麗的風格。簡柏堅的基本功較弱,因此,一直都只是緊貼馬嘉蓮的步伐。幸而,在風格的思維上,他們算是一致的。

 

整晚最令人動容的時刻,卻在第二個樂章。

 

筆者第一次聽這首協奏曲,是十六歲時聽維也納室樂團的現場演出。自始以後,除了買過幾個不同版本的CD外,也盡可能會去聽任何現場演出。可是,這晚的第二樂章的演譯,卻幾乎可以叫人感動得掉下淚來。其實,自第二樂章一開始,己感受到團員們極其專注而感情豐富的氣氛,但萬萬沒想到,這股頗為淒美的氣氛,隨著團員們的近乎思想一致的感情變化,而漸次昇華到一個超乎了音樂技巧的層面。甚或可說,純以感情表達的真誠,以足以媲美世界的一級樂團。而最重要的,是真正能打動人心。團員們似乎也在不知不覺間,互相受自己的音樂所打動。

 

小提琴獨奏馬嘉蓮高貴而具有氣節的琴音,溫婉而光芒萬丈,實在非常適合演譯這首作品﹔而且,在風格方面她似乎也是下過一定的功夫。在第二樂章中,她差不多主宰了身邊的所有人,那份非刻意的感染力令整個樂章都出類拔萃。但正如之前所說,簡柏堅的技巧稍遜,所以並不足以與馬嘉蓮抗衡,可是,能夠一直地配合馬嘉蓮的音樂,也是令這個演譯成功的原因。在這個深沉的樂章後,獨奏及各人都能即時的跳進愉快的第三樂章,而且表現由始至終都很出色。圓號和雙簧管的短暫片斷也很優秀。只是在這個迴旋曲裡,馬嘉蓮和簡柏堅每次在一起把主題再帶出的時侯,都似乎太急,而指揮亦頗堅持在樂團加入的時候留有一小空隙,所以,合作效果似乎打了折扣。而簡柏堅在這樂章亦有拍子不穩的情況出現。

 

指揮馬克‧戴迪在整個作品都表現出他對於每個小部份都瞭如指掌,而且也能充份地引導樂團在音樂上的驚人表現。至於馬嘉蓮,除卻她的技巧問題以外,亳無疑問,她這個演譯,絕對可以媲美知名的一流小提琴家。

 

下半場由雙鋼琴好拍檔許寧和郭品文擔任<降E大調雙鋼琴協奏曲,K.365>。過往,筆者在她兩人之中是比較欣賞許寧的,但在這首作品裡,郭品文活潑而光采的風格似乎更合適。相反,許寧卻顯得太低調了。城市室樂團在這作品的風格,亦較接近郭品文。小提琴組在整首作品中都有很好的表現,而整個樂團在下半場技巧方面也不俗。至於雨位獨奏者的技巧,可謂完美。

 

整晚來說,最突出而水準保持得最穩定的,有中提琴組及兩位低音提琴。這一晚的演出,可以說令人非常驚嘆,原因是,單單在<交響複協奏曲>裡的表現,已是超乎想象,相信這種感染力,亦並非世界一流技巧的樂團所能做到。更何況,這裡竟然有一個極之低調、對莫扎特好像很有研究,但又心思細密的客席指揮。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