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在公園裏」) 觀後感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03年8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24 »
主辦︰香港藝術中心
演出單位︰在公園裏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從《24》(「在公園裏」製作)裏兩位創作人兼演員(劉天明和張慧婷)的言行,使人感受到整個演出是以各種比喻的手法(尤以隱喻居多),將二人眼中充滿競爭、權力操控的世界呈現出來,並誘使觀眾對「生活意義」有所反思。

 

演出中有些地方,是「創作演員」純粹向觀眾作有意義的表演──一男一女的舞蹈、形體動作表演,跳出了男女權力角力、競爭的意味;劉天明困在一個狹窄的(生活)空間內做形體動作,配合著電影片段(涉及登山隊勇戰險惡的雪山環境)播放,便使人具體地感受到令人窒息的生活,跟令人窒息得來又有挑戰性的生活之分別,再細味演出中其他指涉「生活意義」的錄像字幕及台詞內容,就能接收到人應該珍惜生活(大意謂「想親身製茶葉,卻不能離電腦而去」的一段台詞)、永不放棄(大意謂「被人遺棄的藝術品,過了一段時間,可能變成很有價值」的一段台詞)的信息。

 

演出中另一些地方,則是「創作演員」以能產生互動的言行來跟觀眾溝通──表現者把一些夏威夷花環送給觀眾,令觀眾感受到「放假、旅行」的開心感覺,但表現者旋即又沒收了觀眾的花環,令開心感覺戛然而止,這便彰顯了觀眾的每一個欣賞感受,其實都是經由創作者操控、計算(當然會有計算失準的時候);當唸藝術的劉天明以專業口吻來解釋一些抽象名畫的內涵時,也許有些觀眾會對該些解釋深信不疑,但也許亦有些觀眾會質疑該些解釋的真確性,認為「解釋」本身就是包含了權力的model answer(指定答案),這情況使人聯想起張慧婷派發試卷給觀眾,要他們作答「愛恩斯坦的邏輯謎題」,當觀眾還未把謎題思索得清楚時,便已聽到張提供的model answer,突顯出知識、藝術、劇場工作者本身,往往會使學習者、欣賞者、觀眾等受眾,變成被迫/盲目吸收model answer的「從屬」,看來這就是《24》要帶出的另一信息──受眾應該在看與學的過程中,多作獨立思考、想像才有意義。

 

《24》在信息傳遞、比喻運用上,都很準確、清楚,只是整個演出都以比喻的手法來處理,欠缺了變化和驚喜;假若有些場面能棄比喻而取直接、寫實的處理手法(例如將一些時事、潮流話題放進演出中),或許能跟觀眾產生另一層次的關係。此外,每場戲之間的轉場時間太長,令觀眾感到有點沉悶。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