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奇佛妙音、如來盛會結祥雲
文︰Jonathan Ho | 上載日期︰2003年12月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14 - 15/11/200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由康文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傳奇藝術節」大部份節目及演出團體,比往年較多中國傳統藝術的呈現。如京劇、粵劇、梆子劇、佛樂、敦煌藝術、中樂、古琴等。可說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場饗宴,對於培育新一代中國觀眾實在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國傳統藝術當中,最缺乏青少年觀眾的當首推佛教音樂。

 

從宣傳海報見到「淨土梵音」中國藏傳佛樂音樂會的名字,身為佛弟子,當然務要入場親身感受法音一番。加上演出的是「甘肅甘南拉卜楞寺佛樂團」,一個傳承佛教音樂三世紀以上的樂團,與「萊比錫布業大廳樂團」不煌多讓。而且是次演出的法器(樂器)如法螺、筒欽及舞台上展示的法物,如唐卡、羅傘、幡等皆獲北京雍和宮借出表演,而雍和宮為紫禁城內慈禧太后進行佛教活動的宮殿,可說是皇室宮庭的宗教中心,直可奐美英國的「聖約翰大教堂」,就算只是為了瞻仰這一批佛教寶物而入場,亦值回票價!難怪「淨土梵音」門卷早已售罄。

 

兩場音樂會康文署特意安排,請兩位喇嘛師,即席(live)在觀眾前用彩砂繪畫三朵祥雲,以代替原本預先設置(preset)的安排,的確別具心思。此舉不但可讓觀眾有一個熱身的引子,更為這場音樂會的驚喜!說是驚喜,除了指這個安排本身之外,兩位喇嘛師徒手砌成的三朵祥雲,不論準繩、大小比例、相距的無誤以至完成速度之快,實在令人驚嘆!是技巧,亦是修行。而整個砌砂過程亦是佛教對世間現象的觀點。所謂世間法的示現,同樣的彩砂,置於布袋中祗是兩袋不同顏色的彩砂而已。砌成祥雲後,彩砂則變成祥雲,而演出後,工作人員把彩砂掃走倒進垃圾袋,此時彩砂則變成垃圾!台上彩砂消失,祥雲不見!彩砂,祥雲如是,世間有那樣東西不是如此的變化萬千,生滅無常?其實佛陀教化,佛法妙理,就如這彩砂,祥雲的例子一樣,直接,簡單,客觀,如實,而絕不如一般人誤解的深奧難明,故弄玄虛。

 

至於台上所有演奏的法器(樂器)亦是佛教所說「因緣」的示現,以法螺為例,法螺本身不會發聲,要令其發出聲音,則需要把空氣吹進,配合指法的不同動作,再經過空氣的傳播,法螺才能發出聲音,而且各種令法螺發聲的條件有任何一種缺乏都不能令法螺發聲,而以上條件,任何一項有所改變,如吹奏的力度,指法的按音等都會令法螺的發聲產生變化,可見凡事,都要靠「因」--條件(cause)及「緣」--環境(condition)兩者配合才能成事。這是佛教所說「無我」觀,亦是佛教對萬物構成原因的發現,而不是甚麼造物者創造而成。法螺吹奏的成因是樂理,亦是佛喻,更是真理,佛陀教化之活潑生動,又豈如外教所言的迷信、老套?

 

當晚的節目安排,亦別具藏傳音樂的濃厚色彩。包括傳統佛教法事的音樂、佛經誦念、古典佛曲、佛事儀仗、更有藏戲音樂、唱誦與及喇嘛娛樂活動時的彈唱。節目豐富。盡現藏傳音樂的斑爛色彩!可惜有部份觀眾投訴,這不是「完全」的佛教音樂會!!說也奇怪,台上所見,全是喇嘛上師,各人手持法器,口誦佛曲,台後又有唐卡羅傘莊嚴法物,那兒不是佛教音樂呈現?祗是節目安排單位,為令節目更具色彩及吸引更多不同界別觀眾,才作出如此巧妙的曲目安排而已!若連如此安排都不能接受,那麼當晚的所有樂曲在那些觀眾心中跟本沒一首是佛樂!心機算盡,胸襟窄淺,哪有空間欣賞佛樂?其實祗要放下成見,開敞心靈,不論是小犬吠春星,雞鳴啼破曉,鳥語鬧門前,又有哪一種不是佛音、法音呢?

 

筆者每次習誦佛教經典,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妙法蓮花經或藥師經等,都會讀到,每當釋迦世尊開講佛法之前,必有天賴妙音蔓天而來,一眾比丘(出家人)亦會豎立法幢,吹起法螺吸引一切眾生,前來聽佛法,至於參加佛陀講學的眾生,則包括大比丘眾、菩薩摩訶薩、神天人眾、四大天王、國王大臣、健達縛(音樂家)、大聲聞(學者)、婆羅門(貴族)、居士、天龍八部、鬼王藥叉各種眾生,盛況空前,環顧音樂會的觀眾,除了佛教徒外,亦有中外人仕,既有長者亦有Hip Hop少年,筆者更碰到不少音樂界及文藝圈的朋友,如陳國平,陳明志等音樂家,與經中所說不謀而合!另外佛經更記載每當佛法盛會進行其間,天上必有吉祥雲結集。前文不是提及過音樂會開始之前有喇嘛師用彩砂砌成祥雲嗎?整晚音樂會各位喇嘛師都是站在三朵祥雲上演奏、唱誦;說明這是天界梵音,凡夫眾生又那有幾回聞?

 

今次有幸能親身體會佛樂梵音之盛況莊嚴,實在非常感動。期望康文署或有關文化節目部門多舉辦相類節目。更希望那些祗會「吸取教訓」的官員和他們的愛將門徒可以從「中國傳奇」藝術節的優異成績中學習到舉辦大型表演節目的基本常識ABC!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釋迦世尊、霍達昭、Phillippe Gaulier 學生,達賴喇嘛、蘇軾、Leonard Bernstein Fans, 人材培訓與品牌形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