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珍秀大師級演繹
文︰傅瑰琦 | 上載日期︰2003年2月1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莫扎特的魔力 »
主辦︰香港管弦樂團
演出單位︰香港管弦樂團 »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15 - 16/11/200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香港管弦樂團桂冠指揮艾德敦(David Atherton)今年回港的第一套節目「莫扎特的魔力」,於十一月十五及十六日演出了莫扎特的《C小調木管小夜曲》、《降B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及《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筆者欣賞了十六日晚的演出。

 

擔任木管小夜曲的分別有雙簧管的黃錚及高揚、圓號的韋麥克(Mark Vines)及李少霖、巴松管的金瑞及崔祖斯(Adam Treverton Jones)及單簧管的史安祖(Andrew Simon)和簡博文(Michael Campbell)。論風格,他們幾位的合作確實很一致地保有莫扎特的典雅,這在第二樂章中清晰可聞。其他三個樂章中大家在層次方面的合作亦相當不俗。黃錚在好些時候領導方面十分出色,風格的掌握亦較其他同事優勝;金瑞的巴松管在底層的襯托,特別是急促的音符中表現出色。其實幾位的合作是不能分割的,能夠欣賞到木管組這樣優秀的演出亦實在令人高興,水平方面不容置疑,起碼以大路子的基本水平來衡量也令人滿意,只是圓號的失誤較多。

 

而《第四十交響曲》在艾德敦手裏,也是合乎規矩的大路子風格,但依然令人滿意。不過,在第三樂章中的trio段落,木管組似乎愈奏愈徐緩,氣氛亦愈來愈靜,真令人想睡著。但回到主題時已被弦樂組即時收拾情緒,所以樂團的靈敏度可算是相當高。其實整首曲子在表現上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可批評的。

 

港樂的團長金珍秀,當晚換上了一襲黑色唐裝上衣,演奏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這首作品很少被演奏,但卻十分典雅、動聽。金珍秀對於莫扎特的風格有深切的瞭解,對句子的分析亦極為優秀,這主要是由於他在運弓的速度,與少許力度上的改變所達至的。當晚他大概是用了另一把小提琴吧。那琴的E弦相當清甜、而低音亦極之厚渾。金珍秀在應用上亦很得心應手。而他在揉音方面的處埋亦屬於「典雅」,與弓子的配合所產生的音色因而相當漂亮。

 

在第一樂章開首時,在快的句子中還是有些音準上的失誤,但往後此問題就不再復見。他的上弓連頓弓亦是十分出色的,力度與音色的控制都沒有破壞句子的優美。

 

第二樂章可說是相當迷人。金珍秀並沒有因為要表現優美而約束拘謹,依然很自然流暢地去歌唱。對於整個樂章的主次結構的表達亦很明確,在美的深度方面的確表現出色。只是在第三樂章稍嫌不穩定,但在活力方面的表現依然十分優秀。樂團在艾德敦手裹處處表現寬廣的美態,與金珍秀不拘束的風格正好配合。但是小提琴組在第三樂章可能太興奮了吧,所以有些不整齊。由於反應太熱烈,金珍秀與中提琴首席黃鴻偉及大提琴首席鮑力卓(Richard Bamping)一起加奏了一首巴赫的曲子。兩位同事都默默地不敢喧賓奪主,但合作是非常和諧的。金珍秀優美而冷靜的琴音更是感人。

 

在香港四年而得到目前這些成就,的確很了不起。但在個人長遠發展方面,四年可能是一個耽誤。雖然國際音樂圈的不景氣是事實,但香港是否就能取代其他地方呢?香港能有金珍秀這樣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確實是樂迷的一點福氣。但金先生是否應想想,香港到底還能給予你些什麼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