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藝術的中日版牡丹亭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10年11月25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9 - 21/11/2010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0 »
藝術類別︰戲曲 »

看了11月21日日場的中日版《牡丹亭》。此節目的特色非一般的中西融合或新舊文化來個jam一翻,也不算是跨藝種的新創作。成為今年「新視野藝術節」的壓軸,自然有其獨特之理。其之受注目主要是中國國粹由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女形」(男旦)大師坂東玉三郎參予演出,飾演杜麗娘一角。合演者有「江蘇省蘇州崑劇院」的演員,柳夢梅則由青年版的俞玖林飾演。

 

《牡丹亭》近年大熱,先有不同的青春版,去年又有「藝術節」的折子戲和「康文署」的青年崑劇演員滙演,觀眾記憶尚新,在各路名宿與新進的演繹下,誰優誰劣,孰勝孰平,相信觀眾早已心中有數。編排上,今次一氣演出《遊園》、《驚夢‧堆花》、《寫真》、《離魂》、《叫畫》、《幽媾》、《回生》,故事剛臻完整,亦甚足觀。

 

崑劇的細膩,唱做的極致,《牡丹亭》堪稱典範。杜麗娘一角因夢傷情,青春而亡,以鬼身託夢梅,後得回生還陽。人物心態迂迴多變,一般演者也專攻某些章節演出,是故演《牡丹亭》多由幾位演員分擔,初學者更多只演一兩章!今次焦點在坂東身上,而他也由頭演至尾(除了《叫畫》),實屬向難度挑戰。

 

有豐富歌舞伎演出經驗的坂東在八十年代曾跟隨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並將京劇的表演方式應用於歌舞伎作品《玄宗與楊貴妃》之中。2007年他開始向多位崑劇名家學習演出《牡丹亭》的杜麗娘。08年已在京都演出過《驚夢‧堆花》、《離魂》。中日版《牡丹亭》09年在日本首演,其後移師北京、蘇州、上海,同樣掀起熱潮。今回在香港只演3場,入座率亦高。

 

坂東的杜麗娘外型相當討好,甫開場已予人閨秀美之形神。全劇中以《離魂》演得最好,這場戲的感情表達非有相當人生經歷難以掌握,坂東的真切、深摯把病重、傷情、負母的鬱結一一從聲、情層層推送出來,加上他適當地把日本藝術的空靈灌注入杜麗娘的身段中都很有感染力!重點的《遊園》、《驚夢‧堆花》的形體動作和配套要求複雜,坂東演來也比想像中的好,當然每到要運用水袖和台步時就不難見到棱角。在與生角合演的章節中同樣的情形也是有的。在他個人而言,他的唱比做優勝。雖然他的唱不算完美卻聲帶纏綿和感情洋溢。在學崑劇的短短數年間便能演出此水平也是高手了。

 

其實今次的重點絕非在坂東演得好不好方面。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節目,這台中日版的崑劇讓觀眾和藝術家真正體驗何為新視野,那不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jam一番,又或者改變了某個藝術的特質來把其變成別的藝術的從屬。以坂東玉三郎在日本歌舞伎界享有的崇高聲譽和地位大可把《牡丹亭》改為日本歌舞伎的演出,但他卻切切實實地演出了崑劇原風貌的特色。由唱、做、音樂、服裝、舞台設計均是崑劇的格式,不加劇場化或戲劇化,原原本本地將崑劇的精練與簡樸呈現出來,這種精神和堅持遠遠超越了演出成績的好壞。在場所見也吸引了不同年齡的觀眾欣賞。新視野的定位其實也可以這麼簡單,就是看正宗而有份量的藝術!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