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他鄉的一夜
文︰杜麗莎 | 上載日期︰2002年1月3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鄉心一夜 »
主辦︰灣仔劇團
演出單位︰灣仔劇團 »
地點︰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25 - 27/1/200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早一陣子尋找他鄉的熱潮過後,來一個尋根的故事,實在令人賞心悅目,而且, 對於在殖民地教育中長大又經歷回歸的香港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值得反思的命題。尋根,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踏上這個 旅途? 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持面對這片鄉心?

 

故事描述一位在香港出生長大的青年記者 May Lam,一次偶然的機會,獨自採訪從未踏足過的家鄉。無意中發現林家族譜失修,深感可惜,決定留下編修,怎料在編修的過程中,發現先祖種種的事蹟,包括家族險被滅門與不和,家鄉失火和自己在祠堂追憶祖父母決定離鄉的情境,由誤以為自己是林則徐後代、到後來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姓林,日復一日,軀使亞 May 由本 來打算 只留一晚便回港,到一年後仍對家鄉依依不捨,這一切都是亞 May 人生初次感受到的,她內心種種的哀傷、悲痛、興奮、感動和激動不斷交織著。在這段期間,亞 May 遇到只求教育鄉村學童而不問收獲的外籍教師 Miller、無法完成基本教育卻堅守信念 的少女朱菊、和有能力離鄉卻甘願留下改善家鄉的姪兒,這些人和事令亞 May 終於明白到自己是否姓林已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體會到家鄉親人那份親切溫情,感受到身邊美好的人和事,令她產生一份使命感,參予家鄉的抗旱工作,幫助鄉民共同擺脫困局的理想。到離開時,亞 May 遇見一班來自香港的義工,彷彿重遇昔日剛踏足這片土地的自己,感覺自己已重新活過來,並與家鄉緊緊連繫在一起。

 

女主角亞 May 黃碧芬 (Cast A) 對激動情感表達的掌握還有待改善,在發現自己並非林則徐後代和自己並非姓林時的過激表現,和後來在少女朱菊面前變得比朱菊還要小孩狀的表情,比較令人覺得突兀,而且第二場的演出還不斷念錯對白實在很難令人接受,但黃在 開場時面對鄉下人的不習慣和討厭,到最後一場在一班香港人面前表現得像鄉村人一樣則非常細膩。雖然普遍成員都是業餘,但在表現鄉民樸素真誠的一面卻淋漓盡至,尤其是王主任、林大塊。整體表現得 最凌亂的要算是第十二場林家先祖不和,很多演員在台上都欠缺一份投入感,以至表現時有點搞笑成份,影響了整體的氣氛。

 

劇本質素實在是近年原創劇難得一見的精彩,主角從一開始踏足家鄉的冷漠,愈留愈不想走,想在家鄉找到屬於自己的東西,到中斷發現與自己無關,和最後領悟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每一件發生在主角身上的事和主角內心情感層層推進,絲絲緊扣,即使沒有尋根的慾望,也會隨著這份推進感動起來。 加上資料搜集的認真,令兩個半小時的戲非常充實,毫無冷場。

 

佈景設計用心,簡單實在,適合劇中跨越時空的界限,又利用燈光加強主角內心的感受。只是,如果加進多些背景音樂,或是採用一首主題背景音樂來櫬托這個劇目,可能會更令人心動。祖屋失火一場的安排非常震撼和美麗,女主角穿插在三十多位踏腳踏車和奔走救火的鄉民中,那種抽離的感覺表露無遺,而且人雖多,卻有序,導演用心的安排實在令人佩服。

 

宣傳單張設計吸引,真實地提示著觀眾對劇的期望,這是一齣即使只被宣傳單張吸引進場, 也一定會大有收獲的話劇。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