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梁紅玉的藝術風格與涵義
文︰陳哲民 | 上載日期︰2008年11月17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梁紅玉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李六乙新戲劇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5-16/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文章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統籌。)

 

《梁紅玉》一劇的大意(其實沒太多的「故事」)是梁抗金得勝回來後鬱鬱寡歡,包括她的「媽媽」和三個暗戀或單戀她的遊魂野鬼張三、李四、王五都無「人」知曉,縱想逗她一笑,也都無有辦法。到最後,倒是透過三段京崑戲寶裏的著名片段:《牡丹亭》「驚夢」裏春意蕩漾的杜麗娘、「坐樓殺惜」中欲藉宋江私通梁山書信脅迫宋江休她的嚴惜姣、和「霸王別姬」中願為項羽舞劍自刎的虞姬,梁似乎終於找到了心中鬱悶的結,然後自我解脫,與三隻野鬼輕鬆同游而去;不過梁究竟是「戲假成真」學了虞姬般自刎成了鬼魂,還是自由自在的不別而去,其實無關宏旨,因為戲的重點,在於探討或論述一位「英雄」人物──縱然或尤其是女性──內心裏的空虛,而這一切一切,其實只能回到人之為人的一個「情」字之上,才能有所超脫。

 

雖說《梁紅玉》這戲是編導李六乙「巾幗英雄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但只單看此劇,應也無損它的完整。這戲的獨特風格,是同時利用了傳統戲曲中的表演手段與經典場面,和傳自西方的「當代」劇場元素與技法來「搞活」或「顛覆」戲曲中的既定程式與價值,從而建構出傳統戲曲難以或少能體現的現代性,所以說它是現代化戲曲,固是可以,但既然它混雜了眾多不同文化的傳統及元素,說它是在雜味紛陳的後現代戲劇中另闢蹊蹺,也未嘗不可。但究其實,這些表面上的分類其實就跟「梁紅玉」這三個字一樣,基本上並不重要;事實上,無論李六乙選擇以哪一位具符號意義的女英雄名字來進行創作,大概也可同樣建構出他所想表達及探討的意義。

 

在一般人的模糊印象中,「梁紅玉」這三個字大概只能擴充為「擊鼓退金兵」五個字而已;對於她的出身,她的由來,她的後續或她的故事,可以說在滾滾歷史洪流中已被遺忘得接近一乾二淨。但話分兩頭,觀眾對英雄符號知得越少,編導的創作空間也就越大。可能正是缺乏像李氏前作《穆桂英》及《花木蘭》般較為家傳戶曉的故事作支撐的緣故,《梁》劇的開頭就由她的「媽媽」──其實是她的鷂母──解說梁紅玉的風塵出身、她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貴特質,以及她與夫婿韓世忠相惜相交進而明媒正娶的經過。這固可看成是傳統戲劇中自報家門的延伸,同時也具備西方戲劇結構中展示戲劇情景(exposition)的意義,點滴之中,也可看得出編導熟悉並交換運用東西方戲劇文化的能力。

 

往後梁的出場、她的化妝、她的衣著、她的步姿,以及場上的方形長條光區運用,都帶有強烈的日本能劇味道,對應梁紅玉面如枯槁的表情和她的心理狀態,當然還有後面三隻鬼魂的出現,以及結局梁亦人亦鬼般捨現實而去,這樣地借用能劇的感覺,也是靈活交換運用不同文化因子的體現;或許李六乙所悉心追求的正是這種兼有現代性與跨越文化差異的戲劇手法,無怪他的戲在海外的戲劇獎評中備受注目。

 

以自身的文化底蘊為基,靈活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處,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就以香港的戲劇界為例,就有不斷到國內邀請出色戲曲藝人來為自己臉上貼光的例子,名曰藝術交流或為傳統戲劇創造現代性,但結果卻是踐踏他人的藝術造藝與名聲來拉抬自己的藝術虛名,在假交流的幌子下,卻鮮能在創作的深度與層次上做到互相提攜、共創高峰。也因此,這些假交流假現代性的幌子只能像即用餐具般地用完即棄;或許受騙的一方在發現了這等虛名之輩的空殼後,也難以再甘心被利用,只是以大江南北人才之盛,車輪轉般地不斷更換賴以拉抬自己的藝人搭檔也是生存之道,這就好像祈福黨與補藥黨般,只要傳統戲劇的衰態存在一天,他們就有生存的一天,而最終以此矇騙那些毫無藝術修養的官僚,從而在建制裏撈點好處或一官半職,自不是難事。

 

若說要真正從傳統戲劇裏提取精華,首要的條件當是要有深厚的傳統戲劇底子,這點就像名畫家李可染所說的:先花個二十年打進傳統,再談花另外二十年從傳統裏打出來,這點先後秩序,一點模糊不得,因為缺乏藝術實踐的能力,任何偉大的構想也只是空想。大概是因為看《梁》劇前的一天剛看了另一齣「現代化崑劇」的緣故,這種感覺特別鮮明。縱然前一天的演員也不賴,演出也很賣力,但看上去總是有點輕浮浮的感覺,雖然與《梁》劇一樣以現代劇場手法嘗試更生傳統戲劇,但結果就是有出入。

 

《梁》劇甫一開始,當搖搖擺擺的媽媽(李笑非飾)豋場才走了一步,我從心底就不其然地浮起了一聲「好」!或許所謂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還得更正為「台上一步中、台下一輩功」。傳統戲劇表演講究的精、準、美就是那麼的微妙,我們或許能以確切的秒數或時間量度來做到「等量齊觀」,但舉手投足間的那一點點力度控制與「巧」別,就是能讓觀眾感到有高下。而爾後的梁紅玉(英子飾)、張三(韓劍光飾)、李四(年金鵬飾)、王五(孫雨生飾)的表演,也都各自各精采。雖然不算有太多的複雜身段,但其實這種併湊式的表演,時而川劇、時而崑劇、時而京劇,又時而話劇,林林種種的傳統同時並存,是更考驗演員的功底是否扎實,並不見得比演好一齣足本的傳統戲來得容易。

 

然而,當想到中國傳統戲劇現在所面對的沒落問題,就不得不使人憂心忡忡。誠如李六乙導演所說,健康的戲劇生態當是各家各派並存,才能帶來結合、創新的可能,但假若真有這麼的一天我們的傳統戲劇式微了,又去那裏找來像《梁紅玉》這台戲裏的扎實演員,來與李導演共同創作出這樣一齣傳承或顛覆傳統的戲?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所有導賞文章由參與本計劃之資深藝評人撰寫,旨在令各參與同學並大眾,能夠對該劇目及參與之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