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樂概述
文︰梁冠麗 | 上載日期︰2009年7月29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佛樂展演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絲綢之路藝術節)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日期︰6 - 8.11.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向廣大群眾推廣和普及佛教,經常採用的弘化方法有:經文的朗誦,梵唄的歌唱,經文敷演成的通俗故事。

 

在這三種弘化的方法中,前二者就是現在大眾所知道的音樂。傳統佛教音樂稱為「梵唄」,可遠溯於印度文化中的「吠陀」。梵,清淨之義;唄,意譯為止息、讚歎。梵唄,就是以清淨曲調讚頌十方諸佛菩薩的真理法言。雅正和諧的音聲,對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馬鳴菩薩作戲曲《賴吒和羅》,就度化了五百位王子出家;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用銅鑼、皮鼓、橫笛、螺貝、弓形豎琴等作為樂器,推廣佛教音樂,以陶冶人民的性靈。

 

傳統佛教音樂一般可分為「供養音樂」、「佛事音樂」兩大類。佛陀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所行之處,皆有弟子在佛陀面前進行現場音樂供養,形式有歌詠、有奏樂、有歌舞並舉;有不具明顯佛教內容但清淨和雅的音樂,形式以樂器演奏居多;另一種是讚佛功德的音樂,具有明確的宗教內容,形式以歌詠居多。佛事音樂在佛經上稱為「音聲佛事」。《維摩詰經》說:「以音聲語言而作佛事」。音聲語言就是帶有韻律、旋律的歌唱性語言。古印度的一些語言具有天然的音樂特性,可以很自然的與音樂結合,無論是佛經正文,還是偈誦之類,都可以歌唱。

 

漢哀帝元壽元年時,佛教傳入中國,由於漢、梵音韻結構不同,為利於弘法,故有中國梵唄之創作。相傳三國時,曹植在漁山聽海潮音,譜為佛教音樂,稱為《漁山梵唄》;南齊晉陵王蕭子良,請高僧造《經唄新聲》;梁武帝為推動佛教音樂,融合傳統的中國宮廷音樂與佛教梵唄,形成了特殊的宮廷雅樂,並創立了《梁皇寶懺》、《盂蘭盆會》等重要佛教梵唄唱儀,為佛曲增新曲調以及演唱的場合。從此梵唄與中國傳統的音樂互相融和,寺院因而成為傳統音樂的保存與發揚中心。佛教在中國的唐、宋、元各代的寺院漸漸發展並流行一種應用梵唄歌調來宣講佛法的「唐曲」,是一革新的唱說,名為「俗講」,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聆聽,首開中國佛教音樂民歌化的風氣。近代太虛、弘一兩位大師合作《三寶歌》;黃自亦譜有《目蓮僧》等多首;2009年香港佛教聯合會委約流行音樂人顧家煇、林夕創作《佛誕吉祥》為香港佛教界的官方佛誕節歌曲,邀請當紅流行曲歌星合作演唱,卡拉OK也可望成為弘法場所。

 

在藏傳佛教的宗教儀式和法事活動中,音樂是很重要的一環,能渲染宗教氣氛、增強弘法的效果,有單旋律之齊唱與樂器之伴奏。較為常用之樂器有長型喇叭、屬於敲打樂器之鈴、鈸等,另外有遺自苯教以人頭骨作成二面鼓及以人類之大腿骨所作成之縱笛。此外另有「道得兒」,即佛殿樂,較純粹的宗教音樂活潑,僅限於為寺院活佛起居、迎送、在佛殿舉盛大佛事活動時演奏,是嚴格的、程式化的佛樂曲目,具有專門的樂隊和訓練有素的專職演奏員。佛殿樂的最初演奏,僅以嗩吶為主,後來建立了具有多種樂器的法樂隊:管子擔任主旋律的演奏;笙吹出含有和聲因素的音符;雲鑼則強調骨幹音和強拍音;樂鼓和小鈸一拍一音地配合全曲。目前,藏傳佛教各寺院的樂隊編制,大體與清朝宮廷的「中和清樂」編制相仿。

 

南傳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主要分佈在亞洲南部,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中國的雲南,一般採用巴利語的佛教經典。目前雲南南傳佛教梵唄,主要存於寺廟僧侶用巴利語唱誦的早晚課經腔套曲,用傣語唱誦的儀式經腔套曲等。在雲南與東南亞周邊國家,佛教安居節、潑水節等節慶期間,將會在傳統佛教儀式中使用本地語,如傣語、緬語等唱誦一些經腔套曲,例如《獻經節》時誦唱的《佛教本生經末篇》套曲,因此這類儀式經腔也具有較明顯的本地音樂風格。西元九世紀初,緬甸已自印度傳來樂器及佛曲,同樣使用印度的七音音階法。泰國的傳統音樂並非印度式音樂,是以中南半島吉蔑族的獨特民族音樂為基礎,再佐以傳自中國的樂器,而形成其特殊的佛教音樂。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文化藝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