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繁華中的靈性
文︰小西 | 上載日期︰2011年11月9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Felix Chan
節目︰十牛圖 »
主辦︰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演出單位︰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
地點︰台北市蘆洲李宅
日期︰17/9/2011
城市︰台灣 »
藝術類別︰戲劇 »

九月中旬,有幸到台北市蘆洲李宅,觀賞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全新創作《十牛圖》,並就「劇場與修行」的題目,出任其中一節演後談的嘉賓。

 

我們知道,《十牛圖》是禪宗的「圖文誌」經典,以牧童與牛的關係來比喻禪修的進程。在《十牛圖》中,牧童代表了修行者,牛則代表了本心,並以「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入廛垂手」(此乃根據臨濟宗廓庵師遠的版本所作之區分,而《十牛圖》的演出亦以此為藍本)十圖,比喻在禪修過程中,修行者跟其本心的不同關係。

 

生動熱閙的禪宗ABC

 

事實上,《十牛圖》的演出便主要根據原《十牛圖》,把演出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圖到第七圖是第一部分,演出地點是蘆洲李宅的前庭,演員則通過不同的戲劇場景,由戲中戲、李家的家族故事、台灣歷史、繁華都市中營營役役的商人的成敗故事到一對戀人的苦戀與追逐,從日常生活的經費出發,點出/破追尋與放下的主題,也就是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第二部分則由第八圖「人牛俱忘」出發,通過舞蹈、吟唱、頌缽、多媒體裝置等非語言與非戲劇的藝術形式,在蘆洲李宅的歷史空間,展現「空」的無限妙有。這是「見山不是山」境界。第三部分(第九圖至第十圖),演員們則把觀眾引領到蘆洲李宅門外的大草坪,重新回到生活,並通過「莫比斯」最拿手的擊鼓、櫻桃阿姨的原住民山歌、葉文生老師的月琴彈唱,小點與茗茶,在落日池畔,讓觀眾切身體味「見山還是山」的境界。

 

其實,原《十牛圖》中牧童與牛的關係,由追尋、見跡、見牛、未牧、得牧、忘牛存人到人牛俱忘,本來就具很強的戲劇性,要改編成具趣味的演出,應該不難。但問題是,原《十牛圖》要展現的,是禪修的進程,對於修行者來說,固然不難找到共鳴,但對於佛門以外的非修行者來說呢?這會否有點嚇人?可幸的是,《十牛圖》演出的第一部分並沒有變成另一部立體互動版的禪修指南,反而從李家的家族故事、台灣歷史、繁華都市中營營役役的商人的成敗故事到一對戀人的苦戀與追逐,以生動活潑的手法,不厭其煩的,跟大家仔細析解「執著」、「放下」等佛教的基本義理,可謂劇場版的禪宗ABC。或許,佛教義理真的是過於精妙了,創作人也弘道心切,現在第一部分的演出倒是有點過了頭,略失禪宗簡約之美。

 

不用神仙真秘訣

 

於演出的第二部分,我們知道,《十牛圖》演出第一部分的主題是「框」, 框讓故事得以生成,讓文明得以滋長,但也是框框限了我們的視野,遠離實相,誤會叢生,小則戀人吵架,大則烽火連天。可以這麼說,《十牛圖》演出第一部分對「框」的反覆拆解,正正為觀眾在第二部分進入李宅,體味「空」的無限妙有,提供了必須的知覺準備。換言之,《十牛圖》不單企圖在內容上弘道,更希望通過整體的空間與演出經驗設計,由熱閙(第一部分)到寧靜(第二部分),讓觀眾能夠用另一隻清明的眼睛,回頭觀照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所以,相比於第一與第三部分,《十牛圖》的第二部分演出,無疑是恰到好處,盡得妙有。

 

至於演出的第三部分,或許因為「莫比斯圓環」是年輕劇團,尚在摸索自己的藝術風格與路途,演出的第三部分總給人一種「大集匯」的感覺。「莫比斯圓環」的拿手好戲擊鼓,自然少不了,但再加上櫻桃阿姨的原住民山歌、葉文生老師的月琴彈唱與海潮的沙畫,就似乎有點過頭。雖然,第三部分的眾藝集匯,頗能營造出一種眾樂樂的氣氛,以擊鼓把演出帶向高潮,並以此作結,亦順理成章。但我總在想:日常固然有節慶,但更多的時候,沒有節慶才是日常。《十牛圖》的結尾很熱閙,但或許太熱閙了,容或多留一點白,「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