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錢歌劇︰一場歡樂的盛宴
文︰陳楚珊 | 上載日期︰2011年5月1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三毛錢歌劇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柏林劇團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日期︰24 - 27/2/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帶來了很多值得讓人引頸以待的節目,其中包括聲、色、藝俱全的《三毛錢歌劇》。如果說藝術節另一重頭節目《崔斯坦與依索爾德》是十九世紀歌劇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的話,《三毛錢歌劇》必定是二十世紀音樂劇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華格納到布萊希特,音樂劇場在舞台上的探索不斷,為的不只在於尋求劇場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在於喚醒觀眾,劇場並不只是娛樂。

 

這次演出由布萊希特創辦的柏林劇團製作,有美國著名的前衛舞台導演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助陣,演出陣容不容置疑。三小時的演出歌舞連場,由於劇中多首作品已是家喻戶曉的名曲,觀眾很多會跟著和唱,有如一場歡樂的嘉年華。既然故事、音樂都經已耳熟能詳,導演明顯在表現手法上花了較多的功夫。舞台設計簡約是意料中事,線條與光線的對比豐富了整個舞台空間,黑白色雖為舞台設計的主調,但效果卻是變化多端,是一場很豐富的視覺盛宴。演員的造型也絕不馬虎,再配合演員非常格式化的演出,觀眾有如在看一齣舞台劇版的添布頓(Tim Burton)電影。

 

演員格式化的演出可說是布萊希特著名的疏離效果(alienation effect)表現手法之一,導演在此再多加一層︰音響效果。幾乎每位演出都有各自的特定動作,在現場音樂以外,每當做起動作時,便會配以特別音響效果。第一次出現,也是最令人開懷的,就是一位新乞丐把金錢上繳到皮丘姆,然後皮丘姆把錢幣放進褲袋中。這些特定動作和音效無疑能夠在刻劃角色上起作用,把角色變得更誇張更不真實,但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演出內重覆數遍,未免變成了過份形式化的表演,不單失去了原本誇張失實的本質,更讓觀眾感到了無新意。

 

《三毛錢歌劇》演了接近九十年,絕對是套歷久不衰的作品。整套作品最深刻的地方在於它毫不留情地諷刺資本主義的虛假面,還有為了讓觀眾有批判思考的疏離效果。但庫爾特.魏爾(Kurt Weill)的音樂恐怕已比莫札特更要深入民心,再加上導演刻意把敘述(narration)的元素淡化,只用一把聲音輕輕交代(場刊把「A Voice」翻譯為「說書人」,筆者認為翻譯略有不當),角色也未見有深刻的自我陌生化的表現,作品變成了一套接近純粹為娛樂的製作,在場觀眾大都快樂地離開,算是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搬演經典並不是容易的事,在保留原作韻味之時,或許也需要考慮作品在此時此刻的意義,畢竟劇場不同電影,劇場是實時實地的藝術。究竟我們只樂於從「經典劇目」中抽取經典來看,還是願意更深入去認識經典?我相信這是製作人和觀眾均需要做的思考功課。像這次進場看布萊希特,我們是否如布萊希特批評從亞里士多德一路承傳下來的觀戲文化︰「睜著眼睛,在瞪著,卻沒有看見;在聽著,卻並沒有聽見」?


(原載於2011年4月《藝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現於香港大學修讀音樂學(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