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柏軒的音樂細胞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11年6月1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香港管弦樂團
演出單位︰香港管弦樂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日期︰20-21/5/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五月二十日看了「港樂」的《幻想.蘇柏軒》。除了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節目還包括由樂團和女中音麥丹娜演繹的拉威爾《天方夜譚》及林丰的《解》。

 

整場節目的編排確是十分豐富,卻並不輕鬆。《解》比一般青年受委約創作的作品長,足有二十分鐘,《天方夜譚》又約二十分鐘,再加下半場近約五十分鐘的《幻想》,真的少一分精力也不易接收,何況是演出!本來時間長些、演多些曲目,應該更值回票價,不過是夜曲目不屬悠揚樂韻之類,而是具探索思想兼富戲劇性的,樂隊稍不在狀態便很容易會mess up,而觀眾亦會lost。

 

如此冒險的編排驟看似是吸引,其實甚艱辛。這任務落在助理指揮蘇柏軒的手上是個考驗。雖然豐富的內容肯定吸引觀眾捧場,但若不能證明實力,那便糟糕!

 

林丰的《解》的結構與內涵要慢慢咀嚼,從很簡單開始,化出龐大驚人的複雜細節,他自己也說:「我想樂曲開首是簡單的,然後逐漸加入更多細節,發展成較複雜的作品……」拉威爾的《天方夜譚》相對而言是較易接收,女中音麥丹娜的聲線夠強,比一般女中音有較強的高音,若明白內容便不難欣賞。不過下半場的《幻想交響曲》更需要觀眾的耐性。五個樂章中的鋪排可以說甚具戲劇性,卻不緊凑,雖然最後兩章〈受刑進行曲〉和〈女巫安息夜之歌〉起跌變化大,但首三樂章〈白日夢〉、〈舞會〉和〈田園景致〉加起來很長,每章的變化不算大,足以把人推入夢鄉。

 

然而在不易討好的曲目上,蘇柏軒最終還是令人驚艷。在平凡的曲章中不大玩縮短加快,而集中營造樂曲的結構。無論快中慢板,熱切投入的模樣總有令人振奮的動力。《解》的平凡開始和《幻想》的平靜緩淡的上半部就因他的真摯的領軍,讓觀眾(至少筆者)一次又一次重新調整思緒,集中精神聽樂團的演奏。當兩曲進入下半部的高潮時刻,蘇柏軒指揮得愈見激烈奔放,舉手投足都充滿音樂細胞,由身到手都散發出驚人的力量,樂隊亦展示出如日中天的光芒,愈衝愈有力,最終令人驚艷喝采!儘管他的用心經營不是一開始已能鎖著觀眾,卻有條件把「遊走」了的筆者叫回來,明顯地,他的眼光並不在於個別的造句上而是整章的鋪陳。

事實上在這節目之前一天,「港樂」一一至一二年度的新樂季招待會中,藝術總監兼指揮迪華特未能出席,全場由蘇柏軒助陣,帶出新上任不久的行政總裁麥高德及藝術策劃總監韋雲暉;而在整個新樂季中,迪華特除了指揮季初兩套節目,只有明年四月指揮另外三套節目。在新藝術總監兼指揮未有眉目之前,以及迪華特行將卸任之間,「港樂」實在需要造就一人成為樂團焦點,蘇柏軒正是最佳人選。

 

零八年勇奪俄羅斯聖彼得堡第五屆「國際浦羅歌菲夫指揮大賽」冠軍及特別獎;同年加入「港樂」為助理指揮,一零年九月起升為副指揮;也是「洛杉磯愛樂」首屆「杜達梅駐團指揮計劃」指揮之一。年紀輕輕便有機會與不少國際知名樂團合作,只要把握時機繼續虛心學習,憑著渾身的音樂細胞和熾熱的能量,這顆明日之星應可為「港樂」甚至香港帶來光輝的一頁!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