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9+1》看彭秀慧
文︰星池 | 上載日期︰2013年4月2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Kearen Pang Production
演出單位︰彭秀慧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日期︰11-21/4/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觀賞《29+1(8次方)》,「次方」代表上演次數。看過三、四及五次方,來到宣稱是本地最後一回公演的八次方,曾欣賞四遍。錯過在小劇場的首兩次演出,僅目睹此女生獨腳戲,從四百座位的劇院,搬上過千座位的大劇院。是次甫開場,身兼編、導與演的彭秀慧,訴說這是一個屬於二零零五年的故事,即首演年份。劇本沒作大修改,一路走來,我察視到的,其實是這名女子的成長。

 

《29+1》即三十歲,被視為女性的關口。開首不久即與台下觀眾互動,談護膚,說年近三十的身心行為怎改變,及與年輕人存在的代溝等。台下反應熱烈,共鳴處處。不過,當故事真正展開,兩名出生日期相同兼將近三十歲的女子於不同時空相遇,林若君憶及父親剛去世,與男友從無言到分離,以為可操控一切卻感到無力,此劇呈現的關口,非鎖定三十歲女生,實是所有感到不安而在迷路階段的人,不分男女。由彭秀慧分飾的另一名女角黃天樂,得悉患癌仍樂觀面對,林若君受其影響而逐漸想通一點,生命影響生命。提醒觀眾毋忘笑,回憶美好時光,以不同角度觀看世事。

 

自首演至今,劇本改寫的地方不多,仍屬當年的故事。僅是隨場地愈大,觀眾愈多,劇初與觀眾互動交流的時間愈長。是次最終回,則於劇末加播一段剪輯八年來難忘片段的錄像,背景音樂配上林一峰的新歌〈鏡子說〉。「鏡子說」源於文藝復興時期,本指藝術如鏡子反映世界,現林氏的歌詞看似寫成映照出自我的世界,為自己打氣。這種堅守,恰如創作人彭秀慧的心聲。此劇經歷八次公演,舞台效果及出色的形體動作日益豐富及細緻,尤其初段一場夢魘及結尾巴黎鐵塔下的飄雪畫面。褪去這些,演變的是彭秀慧這名女生。二零零八年觀看「四次方」,開始由女子坐在椅上輕說土星三十年環繞一周的故事,劇末更清晰表達事情有不同角度,沒外事可改變自己的世界,在乎選擇及怎樣看待,相較二零零六年的「三次方」,全劇的感覺稍作放輕了,更能配合劇中播放的歌曲〈Across the Universe〉,當中不斷重複的一句歌詞「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可見她在兩年間的體會及領悟。「五次方」上演,別忘懷曾發生的美好時光,此信息的感覺較過往強烈,更感受到黃天樂在「早班火車」的初戀與眾多集體回憶,以及林若君在父親病逝前的數段童年往事。甚至這次「八次方」,回憶更為重要,在時代變遷間別錯失更多。透過舞台及同一劇目,觀看一名女子在成長路上的心態演變。

 

彭秀慧首部獨腳戲《29+1》,由當年不足一百座位的藝穗會O2劇院,從「七次方」起跨上過千座位的演藝學院歌劇院,甚至曾於北京及澳門上演,連「八次方」在內共演出九十一場,達數萬人次。謝幕時,她請首次來看的觀眾舉手,為數不少,是題材吸引,或是口碑。每個人也曾迷惘及不安,碰上關口,需要回望及重整,踏出新一步。這並非一種計算,是觀眾恰好從彭秀慧身上覓得共鳴。

 

觀賞場次:
(8次方)2013年4月20日8pm,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5次方)2008年9月15日3pm,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4次方)2008年2月29日8pm,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3次方)2006年8月20日8pm,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用文字把欣賞的演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