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麻甩一個騷》:賣點的藝術與藝術的賣點
文︰黃漢樑 | 上載日期︰2013年2月4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日期︰27/12/2012 - 1/1/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藝術,還是商業?

 

這個讓無數藝術工作者永恆彆扭的問題,無時無刻入侵著創作者的生命,令他們在兩個極端中來回往返而不得出口。在工廠大廈排練室租金日益上脹,百物持續通脹的大環境之下,種種生活帶來的壓力更催化成為整個行業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三個麻甩一個騷》的出現,可說是如實地呈現一眾藝術工作者與自己靈魂拼鬥的辛酸歷程。

 

《三》內容主要講述兩位劇壇前輩(一位代表最前衛,另一位則代表最賣座)各懷私心地聯手提攜後輩,為一位新晉導演擔當顧問並協助創作,更為他找來了淵源甚深的資深女演員當劇中主角。兩大前輩各自在協助創作期間道出關於純粹藝術的執著與追求,和關於吸引觀眾的種種商業考慮,拼湊成一場藝術與商業角力的對話。

 

四位年青的「編、導、演」同樣作為現代藝術工作者,正正是切身處地感受著藝術與商業決裂的煎熬,劇中多重層次的隱喻亦滿懷著強烈的第一身感受。例如劇中著色甚重的炭燒雞蛋仔(甚至出現於宣傳單張上),借助導演前輩對燒焦部份的執著與了解排隊者心理的不同取態作出對比,同時更帶出新晉導演連享受雞蛋仔的機會少之又少的悲哀處境。又以劇中女主角為例,與最賣座導演十年前曾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緣。然而再次相逄亦未能改變賣座導演重拾藝術追求的過去。唏噓和落寞的殘酷現實滲透著一代理想主義青年夢的幻滅。

 

藝術,可以為我們做甚麼?

 

觀演期間,此問題反覆地出現於筆者的腦海,久久未能散去。二十世紀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在其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說明過去的作品,在神學的帶領之下擁有靈光(aura)。但在機械複製年代的來臨時,藝術的宗教的價值同時減退,緊接而來的是藝術指向政治。演出文本中有一句為︰「如果一場演出沒有觀眾,就只係物理上存在過」。歸根究柢,放棄了宗教價值後,與觀眾溝通的價值成為唯一出路,而溝通必須雙方對話,帶有語言的傳遞和接收,是以帶有政治性。帶政治性的戲劇又是否能夠代表藝術的全部?

 

要面對政治性的藝術,大概可以參考班雅明另一意念︰彌賽亞時間(Messianic time)。現代理性計劃進行摧毀,以丟棄過去的方式最終走向生命的終點。(亦即線性時間)但班雅明認為歷史在起源之處就完成了自身,隨後在時間的綿延中碎裂、解體、變形甚至被組合、重構,以至遺忘了自身的起源。由此觀念開始,摒棄理性的前因後果直接關連,藝術不再只是創作者與觀眾的單純對話,而可發展至與真理對話的境界。所以藝術與商業之間的矛盾亦不再構成問題,反而創作者在藝術本質與觀眾、商業、名聲等等的考慮當中所呈現出的軟弱無力更突顯出理想主義只是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陷阱。套用演出內對gimmick的詮譯,商業演出gimmick應該是娛樂觀眾,《三》的gimmick可說是演出真人秀,藝術的gimmick可能是藝術家出賣自己的一生。的確,這是一個玩命的遊戲,同道者共勉之。

 

(原載於2013年2月《藝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本地實驗劇團HerStory創團成員之一,熱愛劇場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