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號 活在「後新冠」時代 : 病毒教曉我的事    文章類別
【專題】活在「後新冠」時代 : 病毒教曉我的事
疫間隨筆
文:林倩嬌

新冠肺炎的緣故,《不貧窮藝術節 X 香港》取消。

 

(一)

 

朋友問:大大小小的藝術節相繼取消,這會否成為業界的新常態?

 

然後,世界各地的藝團紛紛拿出戲寶,在社交網絡上公諸同好。藝術界的軟實力在這個封閉期間,為世界打開了一扇門;在燥動不安之時,為大眾提供了心靈和精神上的醫治及安慰。在洛杉磯的早上,看著暴動罪成的新聞,一個人在床上呆呆劃著手機,淚流滿面。傷春悲秋之時,看雲門的《水月》成為了安慰。《疫情下的戲劇人日常》的短片陸續在社交平台分享,一個個熱愛生命的創作人用自己的「新日常」來告訴你:日子再難過,我們還是要勇敢生存。最近我們協助美國的基督徒戲劇協會向香港的藝術家送贈超市禮劵,數目雖不多,但協會希望能為香港業界送上祝福。

 

或許在病毒面前,生活的質地被打擊,計劃被改變;但病毒再可怕,也只是生活暫時的不便,它所釋出的是更多的愛與關懷。

 

 

(二)

 

在時鐘停擺的日子裡,我們學習擁抱與聆聽。

 

《不貧窮藝術節》的初心是要「服侍」藝術家,我們希望藝術節不止是一個讓人創作的平台,而是一個可以與藝術家同行的起點,盼望有天我們能轉化業界的系統性貧窮。看似說得偉大,但新冠肺炎一到,停節停工,始發現我們是多麼的被動;我們只能等待實體藝術節的恢復,而在等待的過程中,原來我們也在等待救援。

 

其中一名參節者得知藝術節取消時,告訴我們她如釋重負。她笑著說這樣她便可用多出來的時間奢侈地創作,更好地計劃。新冠肺炎讓我們的腳步停下來,要我們重新審視每一個生命與細節。多出的一年,再沒有趕不上的計劃書及項目。在被迫靜止的時間裡,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可以如何緊貼藝術家的需要,與他們同行同笑,同哭同悲。

 

疫情之下,資源共享成為大趨勢。又或者「共生」的概念應該一早存在,後知後覺地需要病毒推波助瀾。共生的概念雖然像烏托邦,我們亦沒辦法要求資源平均分配;但「共生」的概念是希望一起興旺與同行,並非只是競爭及求存而已。《不貧窮藝術節》也在這段疫情中,每天重複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能如何栽種屬於藝術行業的生命樹,供應業界的需要?特別是自由身工作者,疫情下我們能如何成為別人的依靠?那怕只是心靈上的祝福?我們的團隊在不斷禱告中,努力想像一個不消費藝術家,而且同時可以讓藝術生態茂盛的藝術節。病毒並沒有使人與人的關係隔絕,反而驅使我們與台灣、英國和美國的伙伴更緊密的聯繫,希望結合大家的策展理念去思考如何繼續前進,重新構想一個新的藝術常態。

 

(三)

 

藝術節團隊也在慢慢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再重新學習如何呼吸。

 

同一個天空下,戴著口罩,保持六呎的社交距離;小劇場的觀眾人數不再是合法。病毒讓人更期盼那一天,我們都能除下口罩肩並肩,在黑暗中重新看見光明。越黑,光就越亮。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香港人。不貧窮藝術節(香港)及三木劇作藝術總監。美國基督徒戲劇協會及Global Good Tree Advocacy董事局成員。現已隨丈夫移居洛杉磯,並於福樂神學院修讀道學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