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號 抗疫的生活與思考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在城市中與觀眾擦身而過
2020「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評論與觀察(上)
文:陳明緯

「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是澳門城市藝穗節近年來文宣品的起手式,2002年提出全城舞台的概念、2009年由澳門藝穗節更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後,不免讓人對於藝穗節之於城市的意義和連結有更大的期待。這屆(第十九屆)以「搞作無譜,地膽帶路」為題,提出「由在地藝術家帶路,引領各地表演者遊走大街小區不同角落,一起遊歷充滿奇思妙想的旅程」,「貼地探索、創意離地」試圖讓跨國合作能在城市的脈絡中再展新意。

 

  

再訪澳門,從走馬看花的觀光客到試圖在街道巷弄中與不同文化邂逅的旅人,在澳門城市藝穗節中又多了一個觀眾的身分,共觀賞八個節目、一個展覽,參與了一個工作坊,其中包含節中節「穗內有萃: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作為這座城市的他者,從最具開放性的《LOOK@YOU》出發,談我在澳門城市藝穗節與不同觀者的相遇。

 

創造城市中的觀/演者  

《LOOK@YOU》就發生在區華利前地,周圍是人來人往的馬路與鬧區,過馬路拐個彎就是大排長龍的蛋撻店,經過的人其實很難不注意到這個演出進行,除了有現場DJ播放著熱絡動感的音樂之外,區華利前地散布著許多「眼球」裝置,有的懸掛在樹上,或置於灌木叢和草地上,哪怕只是因為好奇一瞥,都會有種反被注視的錯覺,然而裝置所營造出特殊的氛圍卻未在演出中,藉由表演本身延續反轉的觀看位置。

  

身穿黑白條紋服裝的三位默劇演員引導著觀眾的主要視角,一群人穿梭在公園間看著三人時而擺出model般的姿勢,夾雜著滑稽的肢體動作、或彼此似乎在商量著甚麼,隨後拿起「眼睛」貼紙,發放並邀請觀眾和一旁的民眾貼在身上,再加入兩個大型的眼球人,在公園裡走了一會兒,回到大樹下的空地開始舞蹈,亦邀請兒童、觀眾加入。過程中,參與的觀眾多將目光放在演員的表現,而非其所置的空間中,最大的原因是「觀/演關係」難以被改變:當演出是觀眾「圍」著演員進行時,雖然演員透過發放眼睛貼紙來打破這道界線,但點水般的互動沒有太大的效果,又有一群不知何來的攝影師拿著相機緊跟著演員移動,更加強「舞台」的存在,演員並沒有真正進入人群中;若作品想藉由表演來讓觀眾能用「眼睛」細看、發現與感受周遭一切,那麼表演者亦沒有達成引導的作用。儘管如此,因為《LOOK@YOU》選擇演出的空間和方式,使得作品所觸及到的不僅是因為演出資訊而特意前來觀賞的觀眾,更多的是與潛在觀眾產生新的連結。

  

有別於其他藝穗節中的節目或工作坊,需要事先購票或是報名參與,《LOOK@YOU》於一公共空間作公開展演,任何人可以自由參與並決定時間、距離與程度,而當作品的第一層表演主體(即被觀看的對象,此處為三位演員)出現、觀眾加入時,第二層(三位演員與觀賞的觀眾)隨即產生,而在區華利前地裡未隨著演員移動的一般民眾(平常即是公園使用者、或是經過的路人與遊客),在自己的位置看著演出進行,成為了第二層表演主體的觀眾;有趣的是,對於觀賞演出的觀眾而言,因為演員移動、互動而與表演產生連結的民眾們,在當下又成了表演的一部分、進入第一層表演主體;而在區華利前地之外,經過的行人與遊客們因為注意到音樂或演出、裝置藝術而有了觀看的行為,即又將公園裡參與其中的人們再推展到第三、四層的表演主體,而產生後續更多的觀眾。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提出公共領域的生活意義,除了讓眾人擁有共同場域,亦能走出個別體驗地的主觀性中,讓我們看見他人,亦被他人所看見。《LOOK@YOU》讓不同的觀者有意識地感受人與人之間,觀看、被觀看、看別人被看、再被觀看,這不斷發生與循環的日常行為,選擇在城市中展演的意義即在於創作者並非透過表演本身作為途徑,而是選擇「在區華利前地作一個演出」這樣的行為,讓非實際觀賞演出的觀眾能達成作品的目的,在此場域/作品中成為一個有權力觀看與被觀看的人。

 

作品進行中,我觀察其他被動觸及的民眾反應和隨口說出的心得,雖然選擇加入觀眾群久留的人不多,或許需要趕往下個原定行程、或引起興趣的程度不足為作品駐足,但多數人覺得有趣、驚奇(脫口而出的讚嘆),也願意拍幾張照片留念,或許這達到了創作者目的,也創造更多人在生活中即可接觸表演藝術的機會、在城市中偶然成為一位觀/演者,呼應城市藝穗節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的精神,但藝術家、策展單位更可以思考,如何透過開放性的作品所觸及到的民眾,與澳門城市藝穗節在城市中的定位和影響力,使得這些「偶然」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遊客對於一個城市的文化想像。

 

第十九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u Artfusion x 澳門才華學會《LOOK@YOU》

評論場次:2020年1月18日,下午3時 

地點:區華利前地

 

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第十九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