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裡看人生 ——「生命無常,但我可以選擇愛你的方式」
文︰劉芍妍 | 上載日期︰2020年1月2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病房》(攝影:Henry Wong)
節目︰病房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11/2019
藝術類別︰戲劇 »

由李偉樂編寫的《病房》,故事簡單動人,結構心思細密,加上演員真摯的演繹,讓人在心中留下烙印。

 

故事以片段式敘事,講述女主角阿童自未婚夫世興昏迷後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在同一個病房場景裡,編劇以不同的元素去表達時間的流逝,例如以字幕顯示年份、阿童的獨白道出歷史大事、手機款式的不斷演變等。這讓觀眾能與故事人物同步經歷和感受在時代洗禮下,阿童看著世興躺在病房昏睡不醒、病況漸差的唏噓。

 

《病房》可謂一齣獨腳戲,由女主角張紫琪主演,呈現阿童如何渡過世興昏迷後三十年的故事。面對生命悲哀與無奈,張紫琪的演繹並非自怨自艾、叫苦連天,反而如以往一樣面懷笑容地與最愛的人聊聊生活日常。這種淡淡然的細膩演繹、痛在心裡的情感更叫觀眾為之動容。當然,要演活一個人物,她的演繹也隨著世興的病情和自己的歷練而起了變化。最初,阿童的樂天是因為對世興的病情好轉抱有希望,深信他們倆可重回往昔。但隨年月逝去,看著世興的病毫無起色,她有時會忍不住崩潰落淚,嘆息生命的無情。到後來她放棄等待世興下嫁他人,但不時亦回病房與世興訴說心事。可見阿童的心從始到終也沒有離開他,只是在現實迫人的情況下,她在不斷尋找另一個愛他的方式。

 

阿童對著一個不會回應她的人說話,本應可直話直說,毫不掩飾,但劇中的她卻總是想在世興面前掛上一副安好無恙的樣子。由此看來,她好像在尋找一種自我安慰,尋找在傷痛中的一絲釋懷。最教人深刻的一幕,是阿童結婚後與世興道別的一句話:「我現在活得很開心。」從張紫琪的細膩演繹中,可看到阿童心中所想並不如口中所說,她那種對世興的念念不忘、那種對現實的妥協,好讓人心酸落淚。

 

除演繹和文本細膩動人外,場景的設計亦花上不少心思。舞台空間虛實交錯,病床旁邊設置了一個小通道,代表著病房以外的世界。當中加入了阿童與友人在病房外傾訴心事、參加母親喪禮的情節等,給予觀眾多一層的想像。病床外圍設置的白色紗簾,除了可營造出一種詩意之外,還予以投放字幕和視頻用途,造就出一個多感觀的觀劇體驗。而劇中的時間線和世興的病情均由字幕表達,因此字幕設計在《病房》中甚為重要。年月的無情逝去,世興愈趨嚴重的病徵,都由大體字幕逐一呈現於觀眾眼前,充分發揮文字影像的力量,緊緊牽動著觀眾的惻隱之心。

 

此劇雖貫穿三十年,除了阿童的言談衣著漸變成熟外,她的外表和聲線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修飾。這種不經意的轉變使演繹方式更為自然,好讓觀眾化身為阿童的友人,與她經歷這三十年來的喜與悲。但在最後的一幕,當世興與世長辭,她卻換上了一件粉紅色長裙,這與之前的成熟衣飾形成鮮明對比。世興的離去,或許對她是一種解脫,一種不用看著心愛的人受苦的釋懷。粉紅色長裙也仿如象徵著阿童人生的一個新開始。世興雖不在人世,但她會以另一個方式去愛他,把他埋藏在心窩裡最特別的一個位置,永垂不朽。

 

時代雖變,情卻不變,《病房》讓我們明白,愛可以跨越年代、跨越空間,最後以另一個方式開花結果。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劉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