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號 如此時代的藝評策略    文章類別
【專題】如此時代的藝評策略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匿名劇評人
文:楊小亂

大概十年以前,中國的戲劇評論主要還是刊登在一些戲劇專業刊物,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一些比較知名的都市報紙上,讀者也相對比較固定。但是最近十年來,傳統媒體開始衰落,移動互聯網開始盛行,人們的閱讀開始從報紙雜誌改變到了手機上,而戲劇評論也因此發生了新的變化。

 

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這些社交平台上進行分享與閱讀也就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習慣。戲劇評論也逐漸在這些平台上進行傳播,開始有了新的存在方式。因為社交平台的用戶基數巨大,所以即便是戲劇這樣相對受眾群體比較少的形式,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受眾群體。而且由於依託於社交網路,只需關注即可收穫內容,便利性極大提高,所以也就有了更多人參與和閱讀。

 

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人情社會,圈子越小的話,大家說話就越會相互注意,批評的話儘量少說,相互不得罪。戲劇圈就是如此,所以很多時候的戲劇評論,經常會是儘量找合適的角度去褒獎,導致了很多劇評人並不是在評論作品,而是在稱讚作品,缺少了批評這一環節,這也導致了很多讀者對這類劇評開始抵觸。而在網路上的匿名劇評人也就開始應運而生。

 

「北小京看話劇」首頁

 

在2013年的時候,新浪微博上開始出現了兩位匿名劇評人,分別是在北京的「北小京看話劇」和上海的「押沙龍在1966」。所謂匿名劇評人,就是他們從來不公佈自己的真實身份,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可以說非常神秘。但是從他們的戲劇評論可以感受到,兩位都有比較出色的戲劇專業素養,有自己獨立的戲劇觀,而文筆也通俗易懂,大家都能看懂,但是言辭又犀利,敢於公開批評一些劇碼,並且精準地指出作品的不足。而他們所點評的作品,也都是當時最熱門的戲,比如《蔣公的面子》、《驢得水》、《喜劇的憂傷》、《活著》等當時的話題之作都被他們所稱讚或者批評過,所以這兩位也就開始有了各自的忠實讀者。

 

到如今已經六、七年過去了,大陸戲劇人交流戲劇評論的時候,依然繞不開這兩位匿名劇評人。如今「北小京看話劇」依然在繼續看戲寫劇評,每次也能收穫一定反響,並且依然神秘。而「押沙龍在1966」的帳號最近一次更新則是在2015年一月,之後就在也沒有見過他的動向了。

 

這些年來,想要去追查這兩位匿名劇評人真實身份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但是基本上大家誰都沒有真實答案。可能也正是因為追查來的太過兇猛,所以「押沙龍在1966」選擇了消失,而相對身份保護得更好的「北小京看話劇」則到如今依然活躍。

 

大多數時候,當很多人討論起這兩位匿名劇評人的時候,也都會以「敢言」、「說真話」這樣的話來標榜他們。而且前面也曾說到,他們兩位也都有各自的專業素養,相比起普通觀眾來說著眼點精巧,觀點也巧妙,每一篇劇評單獨拿出來依然是一篇行文出色的文章。

 

只是當行業及觀眾們開始推崇這匿名劇評人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提出,這樣的情況是否真的是好事。也就是說,當「說真話」、「敢言」成為他們的標籤後,大部分的讀者及觀眾就開始對這些劇評人的觀點有過分依賴的信任了,會覺得但凡是他們讚的就是好戲,而他們批評的就是爛戲。

 

但是每個人的觀點都會有差別,不同的戲劇觀及世界觀都會導致每個人看不同作品的觀感有差異。獨立的觀點和評論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當這種觀點和評論成為大家唯一推崇的聲音時,似乎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比如當我們去看一直在斷斷續續更新的「北小京看話劇」所撰寫的劇評,不難發現他對戲劇作品的評斷大部分是中肯和精準的,但是有些內容的觀察與判斷依然受制於他的個人經驗與戲劇視野,比如一些相對前衛當代劇場作品,他就無法比較清晰和精準地評價了。

 

能夠讓個別有匿名的劇評人給出精準而犀利的觀點,對於當下的戲劇環境來說,固然是一個難得且令人幸喜的現象。但是當所有人都對這些匿名劇評人的觀點都趨之若鶩的時候,似乎總能讓人有不好的聯想,而且對於當下這樣的環境來說,或許是往前邁了一步,但是卻未必是最好的狀況。

 

移動平台給了我們發表的自由及傳播的便利,但是匿名劇評人的存在,依然是對當下環境的一種諷刺,也顯示出當下輿論環境的尷尬,我們彷彿只能在匿名狀態下,才可能說出真話。這個環境如何更好地走出下一步呢?或許是有更多匿名劇評人的出現,讓聲音更多元。再或者,是我們的創作者可以更好地傾聽批評。

 

相比起來,可能後者似乎比較難實現吧。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廣州劇評人、戲劇推廣人、資深演出工作者。戲劇自媒體「劇場摩天輪」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