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在乎甚麼,在乎創意——專訪龔志成
文︰文化九公 | 上載日期︰2019年8月1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Hong yin pok, Eric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伊利沙白體育館表演場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現在好多時混淆主流與獨立樂隊的分別,除了有錢無錢之外,音樂上都是那幾個chords和旋律,風格十分相似。當你在藝術上談論獨立性,最簡單就是無人干涉你的創意。創意才是獨立音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創作人的獨立聲音,表達自己的個性。」——龔志成

 

龔志成,人稱「阿龔」,相信你有留意香港獨立音樂,他的名字絕不陌生。今年世界文化藝術節,以北歐五國為策展主題,阿龔受邀策劃閉幕音樂會。除了北歐五國代表樂團演出外,當中更有你意想不到的另類音樂工作坊。

 

策劃的使命感

當你以為策劃音樂會只是普通找幾個表演單位,總之現場簡單有聲即可時,其實策劃音樂會是一項非常特別的專業工作。不同於商場演出,也不是公園大媽廣場舞,更不是街頭唱K大匯演,策劃一場有質素的音樂會需要一份推廣好音樂的使命感。「自己做藝術、做音樂創作時,可以好個人,是一種個人的藝術表現。但作為音樂策展人則需要考量很多,既不能放棄自己的音樂品味,亦要客觀平衡音樂會流程的起承轉合,這本身是策展人一個最大的挑戰。為了培養大眾有好的音樂品味,你安排甚麼音樂單位上台演出,正反映你想以怎樣的音樂語言與聽眾溝通。但不論是自己表演抑或策劃音樂會時,最關鍵仍然是與觀眾『分享』與『溝通』。」

 

「揼石仔」推廣非主流音樂

論到大眾的音樂品味,或者是主流媒體與流行音樂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中寡頭壟斷的成分太多,讓普羅大眾以為香港就只有流行音樂。在流行音樂以外,非主流音樂更有待大眾發掘。

 

「雖然香港是一個繁榮的現代城市,但音樂發展都幾單一。第一固然是『音樂壟斷』。當你打開報紙雜誌、看電視及收聽電台,有關音樂的資訊差不多清一色都是流行音樂。其實在資訊、知識、文化上,這正是一種壟斷。第二是『資源分配』。你看看政府大部分資助都是以古典音樂、傳統音樂為主,獨立音樂、爵士樂及實驗音樂從未被重視過。最後就是『音樂生態』,大部分的正統音樂教育都偏向某一種風格,除非你有心上網自學實驗音樂、爵士樂等,否則唯有自食其力,說得難聽點,自生自滅。我覺得香港音樂教育及相關資源上,應該平均分配,而不是獨沽一味。作為一個音樂策展人,我希望從兩方面推廣非主流音樂,除了帶來其他類型的音樂,讓公眾聽到都真心覺得好『正』外,早前亦透過賽馬會資助的『賽馬會街頭音樂系列』,將大部分的資源舉辦音樂工作坊,志在培訓年輕的香港音樂人。」

 

北歐樂團特色

若不是近幾年冰島音樂發熱發亮,北歐音樂也不會大行其道,適逢今年世界文化藝術節亦可介紹更多北歐音樂給予大眾認識。在策劃的過程中,阿龔自己也大開眼界。「過往世界文化藝術節都是以藝術音樂、民族音樂為主,今次則以獨立流行音樂角度出發,所以便促成了這次合作。除了自己主動做資料搜集及詢問冰島的音樂朋友,看看哪一隊北歐樂團值得邀請,我甚至聽了過百隊北歐樂團的音樂,尤其是獨立音樂圈子,發覺女性主導較多,而且她們在當地音樂圈子也頗活躍,不單是主音,更是作曲。我估計是北歐國家社會開放,重視男女平等,令女性有更多空間發揮音樂才華。」

 

「另外,我留意到很多北歐獨立樂團會加入古典樂器,如手風琴、大提琴等,特別常見於冰島樂隊。他們的樂器演奏法不限於傳統的四件式,或主要的鐵三角組合,即套鼓、貝斯、結他,這樣令樂曲的節奏變化更多樣。加上北歐樂手大多有古典音樂教育或訓練背景,因此在曲風上不受搖滾樂的概念所限制,而能夠從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和聲語言出發。」

 

另類音樂工作坊

難得邀請北歐樂團來港演出,自然亦會有香港樂團同台獻技。但同台演出以外,原來在阿龔的構思當中,已經有一個「搞鬼」的想法。「我特別邀請了冰島音樂人JFDR,一連三日與香港音樂人進行一個實驗性工作坊。前年,Jófríður(JFDR主腦)在紐約的公寓與一位澳洲音響師做了一個音樂實驗,邀請附近的音樂人,即興『jam』音樂即錄。這件事非常有趣,所以我會特別邀請某幾位香港獨立音樂人與JFDR『困獸鬥』。當大家討論到有一些構想時,便即興『jam』即錄。最後一日晚上計劃作一個公開發表,並邀請公眾一同討論這些即興音樂作品。」

 

傳統的音樂工作坊大多從培訓音樂技藝出發,像是大師班,那為甚麼要舉辦這一種另類音樂工作坊呢?「獨立音樂沒有這一套訓練傳統,人人都自以為是(笑),我希望透過Jófríður的工作坊,大家的音樂性可以互相刺激。我對音樂的sensitivity(感受性)挑戰你的creativity(創意),反過來也是這樣。要打破大家創作音樂的慣性思維,最好就是有一個外部專家帶領,然後大家在音樂中盡情交流。」

 

不同北歐樂團的演出,固然令作為冰島迷的筆者熱切期待,但更令人著迷的是JFDR的工作坊,不知她與香港獨立音樂人將會擦出甚麼火花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玩音樂是興趣,寫作是修行,讀神學是天職。夢想做一位獨當一面的神學家,卻誤打誤撞從事了音樂工作。閒時喜歡訪問音樂人及撰寫反思音樂前景,周遊列國去大大小小音樂節,文章刊於《號外》及《三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