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號 2019 表演藝術預視——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文章類別
【專題】2019 表演藝術預視 - 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2019台灣表演藝術預視——六個尋找關鍵詞的劇場人(一)
文:楊景翔

(編按:2019台灣表演藝術預視——六個尋找關鍵字的劇場人(二)

 

關鍵詞:合作、融合、深耕

在清邁舊城的西邊,有座無夢寺(Wat U Mong),那寺在洞窟裡,寺外是一片廣大的樹林,探訪的那天午後,微風輕拂,萎黃葉落,落在樹林裡一座座沒有身體的佛頭間,數十尊的佛頭身體已經佚失,卻依然頷首微笑,沒有身體的臉像一張張的面具,那樹林,成了天然的舞台,無聲的演出正進行著,有一棵樹上掛著一張告示牌:「A fluent talker makes a great liar。」

 

樹林成了鏡子,鏡射我的回憶,我想起一張張的臉,這些臉,或許經由書寫整理,能像佛頭一樣被保存,在不同的時代裡,頷首微笑。

 

「鳥聲沒有化石,這會是永遠的遺憾。」——吳明益《苦雨之地》[1]

 

劇場演出,像是鳥聲,能真正捕捉精彩的只有當下,然後消失,我想從一張張臉,化文字為石。

 

蔡佾玲,劇場人稱小俏,是近年台灣劇場跨國製作,歐陸重量級導演指定演員,從小是習舞,劇場表演啟蒙於陳偉誠、朱宏章,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後,進入倫敦金匠學院取得表演碩士(MA Performance Making,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後來陸續接受葛氏演員Zygmunt Molik以及鈴木方法(Suzuki Method)表演訓練,2011年因為台灣創作社劇團的《我為你押韻——情歌》為她塑造了一位能歌善舞,甜美靈動的喜劇角色——維英,而為劇場觀眾所矚目,一部戲連演六年。她演出最高量是曾在一年內參與五個全新劇場製作,擔綱主要角色。但真正的轉捩點則是2016年,國際戲劇奧林匹克主委——希臘名導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Theodoros Terzopoulos)與台灣兩廳院合作,導演《酒神的女信徒》(The Bacchae),她從三百多位演員中,脫穎而出,主演皇后愛格薇(Agave)。

 

《酒神的女信徒》在台灣兩廳院的戶外廣場首演當天,颱風過境後雨意蕭索,狂風卻未止息,愛格薇(蔡佾玲飾)最終登場,她雙手高舉著兒子的頭顱,一段哀歌式的獨白中,她對天呼喊,廣場上的鳥群齊鳴,起飛劃過天際,彷彿乘載著逝者的靈魂離去,留下手刃骨肉的悔恨與迷惘。

 

2017年,再拒劇團根據德國劇作家韋德金(Frank Wedekind)原著改編的音樂劇《春醒》,蔡佾玲演出艾莎一角。演後,表演藝術評論台劇評人許仁豪描述:「蔡佾玲的表演爆發力十足,不卑不亢,收放得宜」[2],跨齡演出叛逆少女再度受到討論。

 

2018年,特氏再度來台導演《葉瑪》,蔡佾玲、林子恆兩位酒神班底,再度擔任主要角色,二度遠赴希臘阿提斯劇院受訓。經過一整年「酒神的回歸」(The Return of Dionysus)表演體系訓練,蔡佾玲登上兩廳院舞台,並且成為全球六位該體系授證之教師。

 

2019年,法國重量級編導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在看過蔡佾玲演出的《女僕》後,邀請她擔綱其名作《愛的落幕》,挑戰長達五十分鐘的巨型詩意獨白。

 

演員:蔡佾玲(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同樣接受「酒神的回歸」體系訓練的林子恆,2008至2010年間師從菲利普.薩睿立教授(Phillip B. Zarrilli)研習身心合一表演暨訓練方法,畢業時以優異成績獲頒院長表彰獎,以其精準的聲音控制力、乾淨俐落的角色切換,自由進出於大、小型劇場演出之間,主演過屏風表演班《莎姆雷特——吉慶版》的李修國,同黨劇團《平常心》,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及台南人劇團《K24》、《金龍》,在扎實的寫實及喜劇的表演功底下,一而再創造出完全不同面向的角色風貌。

 

但近年真正關鍵的則是因為2016年赴希臘阿提斯劇院進修「酒神的回歸」訓練系統,於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酒神的女信徒》一劇詮釋酒神Dionysus為代表作,他的酒神,有古典的節制,癲狂的身體型態,新的這一年,即將穿梭於各種形式的演出。

 

演員:林子恆《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攝影:秦大悲)

 

蔡佾玲與林子恆的出現,標示了2000年後台灣表演者的培養軌跡,從學院出發,一路從西方古典、通俗喜劇、寫實主義、肢體劇場、音樂劇、新文本累積十餘年的劇場演出經歷,身體裡潛藏多元的台灣文化,真正在地的表現於融合並適應當前多重風格的表演語彙。

 

在編導方面,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碩士的陳仕瑛,她從西方轉譯作為起點,2011年以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卡瑞兒.邱吉爾(Caryl Churchill)的《心之所欲》(Heart's Desire)的新人新視野作品《三十而立》,受邀參加2013年第一屆北京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2013年獲選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執導《山地話》(Mountain Language, Harold Pinter)入圍2013年牯嶺街年度最佳作品前三名、第十二屆台新獎年度節目前15名,當屆「台新藝術獎」決審評審及日本「亞洲導演藝術節」評審林于竝評論此劇:「無論在導演作品上,或者在社會的敏感度上,陳仕瑛這個人物令人矚目。」[3]

 

隨後的幾年陳仕瑛陸續執導新文本:《費德拉之愛》(Phaedra’s Love, Sarah Kane)、《瞎拚幹》(Shopping and Fucking, Mark Ravenhill),在年輕的觀眾族群中引起極大的討論。

 

2017年是個她創作上重要的轉向,與編劇林孟寰合作《前進吧!方舟》、《地球自衛隊》連續兩年入選高雄春天藝術節徵選;這一系列作品扣緊反烏托邦式、科幻寓言類型,2018年首演的《地球自衛隊》以觀眾現場投票決定演出結局在網上引起熱議。

 

綜觀陳仕瑛作品,在不更動文本的狀況下,利用大量肢體,結構上的跳接,呈現失序、壓抑時代氛圍,以遊戲之輕,顧左右而言他,創造出思考的隙縫,並在觀眾參與後引發後繼效益,在演出之後持續發揮影響。

 

陳仕瑛(攝影:陳曉威)

 

洪千涵,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與英國倫敦大學中央與戲劇演說學院畢業,2015年與編劇馮琪鈞共同發想的《曾經未曾》,創作路徑從集體創作出發,在第三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中奪下首獎,並受邀至「關渡藝術節」[4],入選「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此部作品將「憂傷包裹於輕鬆幽默之中」,這個由創作者生命經驗串連,試圖以「劇場裡的元素都變成表達的工具,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邏輯」。這樣的意圖非常成功,故事內容台味十足,內涵則是共通的親情,在斷裂的結構中,融合得非常流暢,銜接的部分時時能在不言說的基礎上勾勒出時間流逝與生命消亡的遺憾。

 

2016年,洪千涵同步啟動了另一個創作路徑:與黃鼎云、張剛華創立「明日和合製作所」,將一個作品由三個作者以「現場展/演」(live exhibition)、「參與式計劃」(participatory project)、「沉浸式創作」(immersive creation)為創作發展核心,陸續推出《尚未指稱的對話》(剝皮寮)、《山高流水之空中》(中山堂)、《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等「沉浸式」(immersive)的限地展演(site-specific)。

 

洪千涵(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仕瑛與洪千涵的作品中,有一個共通的特質:「輕、快、準、顯、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隱約間遙相回應了魏瑛娟2004年的作品《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從「表演」的技巧逐步拆解,內化為展演手段與創作模式的融合。

 

作者簡介:臺灣嘉義縣人;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碩士,師從賴聲川及Lissa Tyler Renaud,現任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楊景翔演劇團藝術總監,曾任臺灣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2014-2017),TVBS戲劇中心編劇統籌(2013);2012年代表臺灣入選日本利賀「亞洲導演戲劇節」;劇場編導作品二十餘部,除原創及經典文本改編之外,形式亦橫跨歌劇、音樂劇及肢體劇場,2011年於客家電視台連續劇《阿戆妹》任戲劇指導及編劇統籌,該劇入圍第47屆金鐘獎最佳編劇、最佳戲劇等六項大獎,近年導演作品包含:楊景翔演劇團《平庸的邪惡》(聯合編導,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主辦,2019)、《失眠的人-莫子儀X黃裕翔 音樂劇場》(聯合導演,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女僕》(導演,2017)、《明年,或者明天見》(編導,2015、《在日出之前說早安》(編導,2013,第二屆烏鎮戲劇節),高雄春天藝術節─歌劇《魔笛》(導演,2015),創作社《四情旅店─蜜月》(聯合編導,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Holy Crab! 異鄉記》(導演,2016)、《愛滋味》(導演,2015),《檔案K》(導演,2013)、《我為你押韻─情歌》(導演,2011-2015),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X開心麻花《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A Gentleman's Guide to Love and Murder)音樂劇中文版(導演,2017)。



[1] 吳明益《苦雨之地》,新經典文化,2019年。

[2] 許仁豪:〈青春的味道是刺鼻而揪心的賀爾蒙《春醒》〉,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8498

[3] 林于竝:〈可見的暴力,與不可見的暴力〉,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lyp/2013091301

[4] 陳惠湄,「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理由」,網址:http://15award.taishinart.org.tw/content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