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藝術新角度
文︰朱映霖 | 上載日期︰2019年1月2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城市︰上海;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幾乎同步分別在兩地舉行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及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均薈萃世界各地與本地的藝術表演團體一同參與。集合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藝術文化,各單位亦盡力展現出獨有的魅力。

 

從兩個不同的藝術節走過來,發現已有多年籌辦藝術節經驗的上海市,依然保留著傳統穩健的模式,選取劇目雖五花八門,但並沒有太大突破。除了在大型製作的主板節目裏,找到有來自羅馬尼亞的當代改編舞台劇《俄狄浦斯》、澳大利亞的古典芭蕾舞劇《睡美人》等,亦有被列為「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的非主板邀約節目,如上海本地話劇團的改編話劇《小馬駒》、來自新加坡的肢體劇《一封信》等,兩類不同規模的製作都給予藝術創作人員很大程度的發揮空間,至於有多少個團體可以真正透過其作品表達到他們想傳遞的信息,則要視乎各項因素有否配合得恰到好處,例如主辦單位所提供的場地、劇本審批過程中有否遇到阻礙、主辦單位與參演團體之間的溝通和時間上的配合、藝術創作人員的編排、表演者的經驗與技巧、資源和經費上的支持、還有各種技術上的問題等,都會影響到每個節目以及整個藝術節的質素。

 

只在上海觀賞表演數天,雖然未能判斷整個藝術節有多大程度的當代性,但從入場觀眾的反應可見大眾對於當代藝術的眼光和定位其實都有較大的差距,想渴望接收新思維的同時,一般觀眾都依然不能拋開舊有的概念,而有些傳統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令所謂當代藝術作品停留在一個既尷尬又矛盾的位置,在此到底要花多少個歲月才可衝破故有的框架,真正能夠跟國際的當代藝術接軌,仍有待各方面的努力。不過,上海市民對於藝術表演的支持,的確非常普及化,觀眾的出席率亦相當高,很多節目都幾乎座無虛席,比較其他地方這是難得一見的現象。即使仍有部分不懂藝術的觀眾,但他們依然願意花費在藝術節目上,願意嘗試欣賞新編的當代藝術表演,起碼可以令藝術界保持一定的士氣,籍此傳承欣賞藝術表演的文化,再進一步將當代藝術慢慢邁向國際化。

 

回到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的節目内容大有不同。不一樣的是這個藝術節一開始的定位已經讓人知道是新創作的東西。「藝術」二字本身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範籌,由一本小小的場刊設計開始,平面設計是屬於美術作品的一種,已經可以構成當代藝術新視野的開端。我特別欣賞用心設計過的新視野藝術節場刊,令人有意無意之間仔細翻閱每一頁,精美的印刷和優質的紙張會更為吸引,有這樣微小的開始,才能夠把新視野藝術節内的節目推廣開去。現實的說,票房收入按年統計,能夠維持到超過穩定以上的票房總收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有高水準的劇目,亦要有高消費的觀眾。香港人本來在各項日常開銷上已經花費不非,不同種類的娛樂節目從世界各地不斷擁入,要從本地人的荷包裏掏錢購票,就必定要有新構思。貪新鮮的香港人大多數見識甚廣,地理位置優越亦令香港人有較多機會容易接觸到海外的各式各樣,對不同新創意、新思維已經視為理所當然,所以對藝術節目同樣亦要求高。

 

在新視野藝術節的演出節目內的「微藝進行中」這一部分,列為實驗性藝術表演的一類,會發現到許多新嘗試的製作。用舞台燈光的轉換技術幻化成一個以光為主題的節目《光‧舞‧動》,在劇院內,觀眾不再是坐在觀眾席上,而是可以踏上台板,在舞台上隨意走動或拍照,看著不斷轉變的舞台燈光,配上音效就成為一個既以光做主角,又同時讓觀眾都成為舞台表演者的特別製作。這個節目可以令到每位觀眾在不同角度下感受到屬於自己的藝術空間,而且節目時間不過三十分鐘,適合每日都行程緊密的現代都市人可以有一個喘一口氣的機會,而又不會對自己的時間表有太大影響。來自法國的《牛頭撘馬嘴》是只有一位女演員運用一部手提電腦,找來數十段網上影片再由演員配合演出。這算是運用電腦科技的藝術,可惜演出不算得上可以令人有很大驚喜或啟發,而且一小時的演出時間略為長了一點。來自法國的劇團改編了《狂人》,雖有令人發笑的小部分,但其實可以放得更大。例如開場時四位演員所穿的毛毛衣,可以運用多一點去營造跳脫的效果,或者穿上踢躂舞鞋演出,令全劇有更強的聲效。至於完場前的一幕,有點莫名奇妙趕緊收工的感覺, 而全劇演員穿了另類衣服去表演,就單是感受到只有表面功夫的當代藝術感。同樣只有表面的當代藝術節目還有來自泰國的現代舞《碰上碰》,其實又不完全是現代舞,因為夾集了傳統的泰國皇室舞蹈,在編舞上和處理舞台空間的時候,一些漏洞令整個表演無法完全連接當代藝術的角度。另一實驗節目是要在戶外進行的《六十分鐘直播現場》,值得欣賞香港年輕製作人的心思和概念,但所有旅途中遇見的問題都感受到他們在技術上的幼嫩和需要有更充足的資金支持,軟硬件的配合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且在節目簡介內,應該多加提及觀眾要因應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是否適合參加。

 

大型音樂會《慈悲頌》被納入新視野藝術節的主版,原因只是參演的都是知名的音樂家、聲樂家、樂團、合唱團和指揮,其創作人以西方的宗教角度去改編了佛教的故事內容,雖然可以令外國人較容易明白,但卻扭曲了佛學本身的意義。只當作一場中西文化合作的古典音樂會去觀看,可說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在編曲上可以改變得生動活潑一點,而這場音樂會表達出悲鳴一面的曲風較多。

 

總括而言,滬港藝術的創新其實不斷在努力發展中,兩地的潛力其實同樣很大,當代藝術的創作靈感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思想上需要足夠開放才可革新。同時,要先推廣及教育大眾,將欣賞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才可以令藝術文化普及化。當然,保留傳統藝術文化也是藝術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使命。要傳承傳統的藝術文化,就要用最原著的所有版本,包括故事、佈景、道具、服裝和表演者的演繹方式,才不會令人對傳統藝術的文化和當代藝術文化之間有所誤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幼喜愛舞台藝術與寫作,特別對於舞蹈作品擁有專業的知識,近年曾參與「世界文化藝術節2013:東歐芳華」演後開評-藝評寫作導領計劃、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2018)、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2019)等藝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