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傾城無方》
文︰冼國恆 | 上載日期︰2018年12月28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傾城無方》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1/12/201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進入劇場之先,我並沒有留意本劇的內容,直至開場一刻我才清楚,原來主題是抗日時期的香港保衛戰,其實並沒有心理準備是歷史劇,心裡已有點不妙的擔憂,擔心需要消化大量的歷史資料而偏向沉悶。

 

隨著觀眾席的燈光轉暗,音樂響起,一班穿著黑衣的形體演員從四方八面衝上舞台,使出渾身解數,做得一系列的形體動作,營造緊張氣氛,使觀眾看得賞心悅目,我是十分欣賞的,可看出台上的演員對身體的控制訓練有素,無論美感及節奏的掌握也十分不錯,當形體動作完結,演員以敘事者身份介紹故事背景,感覺辛苦營造的氣氛反而降溫了,接著他介紹劇中七個主要角色的身分和背景,並為他們的死埋下伏線,希望在這裡為觀眾埋下一個懸念,就是最後生還的是誰呢?

但可惜編劇最後沒有為此伏筆收筆,沒有為最後沒死的那位角色鋪墊他的作用及用心,致使作為觀眾有點被編劇欺騙之感

 

故事就是由這七個角色在這個大時代中的遭遇串連而成,他們沒有特別的交集,可以說是同為這個大時代而生的人,面對日軍侵略香港這一戰,這一場英軍注定要輸的戰役,在不可改寫的命運裡各人所做出的選擇,有大學生選擇參軍與日軍對抗,有原本只是來香港受訓的加拿大士兵緊急徵召上陣,有為戰士出錢出力的蘇格蘭商人,有幫助日軍甘願作漢奸的黑幫老大,有明知戰敗仍願意放手一搏的英軍參謀,有選擇保守作戰加速戰敗的英軍軍官,有自以為穩操勝卷孤軍深入港島最終戰死的日軍中隊長,同樣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角色選擇何去何從的故事。

 

本劇的形式為每個場景中間加入一段形體,中間加插由敘事者說出場景與場景間的歷史發展時序,再由演員進入角色演繹該場景的故事,形體的部份我是十分欣賞的,敘事部份可以看出編劇十分重視這段歷史,期望能讓觀眾明白該段歷史的用心,但卻稍嫌太長,以致作為觀眾難以在短時間消化龐大的歷史數據,難免神遊物外,在演員演繹角色的部份,要同時兼顧需要大運動量的形體演出並在其後即時進入角色,對演員的要求頗高,要致時有感到演員難以完全投入角色之感。

 

另一方面,此劇在選角方面,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此劇以戰爭為背景,所有角色主要是男性角色,但當中卻有兩位女性演員,要女性演員飾演男軍官及士兵的角色,難以令觀眾入信,容易令觀眾混淆角色的性別,而且對女演員來說也是十分困難,當中以英軍軍官的角色尤甚,其角色的重量及狀態皆被飾演其下屬的英軍參謀演員蓋過其上司的身份。

 

此劇形體的部份令此劇加分不少,形體動作的編排及演員對形體的完成程度也十分出色,形體對劇情的表達也助益不少,當中有一場導演運用形體形造士兵前赴後繼迎向槍林彈雨曦性自己的一幕尤為動容。

 

在劇本方面,可以看出編劇有借古諷今的意圖,借著二戰時期日軍佔領香港這一場明知是輸的戰爭映照現今香港的民主戰爭,就算明知是輸要如何堅持下去,明知不可為以為之?但可惜的是編劇太著重於歷史的描述,導演太著重畫面與形體的創作,卻忽略了角色的刻劃,沒有突出角色面對面對困境時的內心掙扎﹐以致令角色過於平面,加上主線角色太多以致故事線不能集中發展,難免令人有鬆散的感覺,而且角色與角色間的關係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素造和累積,難以令觀眾產生共鳴。

 

綜觀全劇,十分欣賞這位新進編劇對這段香港歷史的用心,可看出是做了很充足的資料搜集,及對當今時代想述說自己聲音的抱負,如能簡化資料描述,集中故事與角色的刻劃,直接道出心中所想,定能更打動觀眾。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冼國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