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形式實驗有待改進
文︰吳俊鞍 | 上載日期︰2018年12月17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照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節目辦事處提供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她說創作單位 »
地點︰葵青劇院鄰近社區
日期︰2/11/201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8 »
藝術類別︰戲劇 »

時至今日,蘋果公司的iPhone也推出了逾十年,目下再說「智能手機愈趨普及」,似乎會被人冠以老掉牙一詞。不少劇場工作者開始熟習利用手機呈現藝術概念,例如使用聲音導賞/應用程式來建構劇場作品,著名例子有德國Rimini Protokoll的《遙感城市》(Remote X)。而本地劇場近年也不乏以手機應用程式主導的演出,例如「天台製作」的《行為淪喪》(2015)和《消失的海岸線》(2017):前者使用聲音導賞帶領參加者遊走新蒲崗;後者引導參加者探索油麻地,了解海岸線的變遷,在程式設計上,更容許參加者在跟隨演員前進或離群之間有一定選擇權,打破一貫線性導航的行程。凡此種種,有人會歸類為「環境劇場」、「沉浸劇場」、「漫步劇場」甚至三者兼有,都是希望發掘社區與觀眾之間的連繫,讓他們重新認識居住的地方。

 

新視野藝術節的節中節「微藝進行中」,作品向來比主節劍走偏鋒、在空間運用上甚至跳出鏡框舞台限制,更為突破常規,也許更能為上述作品提供實驗平台。來到第三屆,當中「她說創作單位」的《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繼前作《O先生與O小姐》(2017)後再用聲音導賞為作品主導方式,其文宣以「城市規劃模塑生活軌跡,六十分鐘環迴立體遊葵青」為題,一來似乎意圖讓參加者感受到資本家主導的城市規劃對人的物化,二來超脫劇院空間讓參加者感受社區身邊事物,並輔以「飛車黨」元素,令這種體驗方式產生變化。

 

參加者首先在葵青劇院對出空地集合,然後獲分派已下載導賞應用程式的手機,以及一個類似潛望鏡的VR投影眼罩(在適當時候把手機覆蓋上去就能看到畫面,可惜眼罩稍為笨重,整個行程只用了兩次)。從葵青劇院聽著電話指示坐上七人車,並沒有任何超越常理的事情發生,就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坐。但這種坐,又與日常生活乘搭交通工具相異。作品強調的這種「遊車河」體驗,比一般腳踏實地的聲音導賞加添了一份速度──約莫一個多小時的「演出」歷程中,參加者在「11號」(步行)和私家車之間互相轉換,就像參加了一個廉價旅行團,以車廂為主要場所、中途下車到達一個個「景點」。景點之一,是瑪嘉烈醫院對開山坡上的護土牆,地圖上有其座標,但不會標示名稱。地圖的繪製終究是一種權力呈現,具名之處,如錄音中所說的瑪嘉烈醫院、葵涌貨櫃碼頭和安老院,即表示合符資本主義的用途;反觀此刻站立之處,脫離了資本邏輯,甚至不能成為現實中廉價旅行團的景點,可說是一種資本主義中的剩餘。此時錄音徐徐播出港台節目《哲學有偈傾》一節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討論,意圖雖然頗為突兀和明顯,卻別有一番風味。

 

眾人在車廂中,又並非無事可做。程式中的問卷計有逾十條選擇題,當中設題更顯心思──譬如一題會問:若以一小時為限,步行、坐車與乘飛機,哪個選項對你來說路程最遠?另一題又問:與伴侶相隔兩地談論結婚、抑或面對面談分手來得最遠?這些問題皆沒有標準答案,但參加者屈縮在車廂回答時,就重新檢驗著自己對物理空間、以至人際關係的「遠近」認知。

 

在車輛風馳電掣時,手機傳來一個模擬音樂播放程式的頁面。沉浸在約二十首非自選、而且節奏不一的歌曲當中,你究竟會專注於其中一首,抑或聽不了多久就轉換下一曲目,務求把所有曲目都播放完畢?而當你shuffle完所有歌曲之後,又會否對手持之物興趣缺缺,轉而留意身邊的人、車與風景?在這裡,我理解到歌曲成為了工具,促使乘客在聽覺飽和時轉向視覺,重新注意周遭事物,但表達上似乎來得間接,如以問卷或電話錄音引導會否更好?

 

去年《O先生與O小姐》的上半部以聲音導賞帶領參加者漫遊跨性別者的成長屋邨,在我看來,其形式比內容吸引,漫遊在此成為理解跨性別者生活的「手段」;今次《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則沒有指涉特定對象,所以此作更為顯眼的是參與者在過程中獲得的感官經歷:坐進一個逼仄車廂的不安(觸覺);乘車途中看外面風景快速倒退(視覺)、車聲呼嘯而過(聽覺);行到麗都灣海灘時聞到海的味道(嗅覺)⋯⋯。在這個前提下,作品意欲探討「城市規劃模塑生活」這個命題,就只剩眾人到護土牆那邊的經驗能與之相關,使之褪到一個次要的地位;與之相比,「環迴立體」的漫遊反而同時成為了手段和目的。「她說創作單位」團隊是次在表達意念時稍稍予人力有不逮之感,但從《O先生與O小姐》到《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他們在形式實驗上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也算是強項,期望他們的新作能在內容上與之有更緊密的結合。


(原載於2018年12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現從事戲劇文學工作。文化和戲劇評論文章散見於《Sample樣本》、《三角志》、《立場新聞》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