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感謝你》新企業文化的衝擊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18年9月14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公司感謝你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2/07/201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歐美國家諸如搞手機科技、遊戲程式的企業,都會安排員工享受彈性上班時間及一大堆福利,不用遵循僵化的工序,甚至將工作環境設計成可任意吃喝玩樂的遊樂場,以刺激員工的創造力。

 

由台灣人唐薇翻譯及李國威作粤語改編、導演的香港話劇團新劇《公司感謝你》(Lutz Hübner與Sarah Nemitz合編)是德國翻譯劇,劇中的企業於大規模的人事變動後便引入上述提及的歐美企業文化,有趣是此企業沒立刻辭退慣了遵循舊式企業文化的資深研發部主管Krusenstern(辛偉強 飾),所謂「舊式企業文化」就是有大量公司規矩要遵守、工時長兼要無薪加班、工作壓力巨大的港式工作文化,故此香港觀眾看《公司感謝你》時自然深感共鳴並易代入Krusenstern的處境中去感受這角色如何承受新企業文化的衝擊,當Krusenstern責怪九十後新老闆Sandor(盧嘉能 飾)於別人講說話時插嘴、於辦公時吃串燒和以「狂妄自大,毫無經驗」批評Sandor時,辛偉強的口吻就像家長教訓處事不成熟的小朋友,相反Sandor指Krusenstern依程序開會和為工作而忽略家人和玩樂是很奇怪,盧嘉能的口吻則像個質疑上一代傳統做法的年輕人,易使觀眾聯想到不少香港上一代/家長日忙夜忙卻對政治、社會公義和年輕人的想法向來忽視。筆者相信《公司感謝你》的創作原意並非只是寫辦公室人事衝突那麼簡單,劇中的兩代人事衝突其實是個縮影,彰顯任何事情引發的代溝、世代之爭於世上是相當普遍,如何分辨兩代的誰對誰錯?如何處理這些代溝、世代之爭並使兩代人產生更好的溝通?正是這德國諷刺喜劇要觀眾笑完後多思考的生活課題。

 

《公司感謝你》的強項在於以寫得精警的台詞和處境刺激觀眾就人的心理、世事不公、代溝/世代之爭等課題作思考。Ella(陳煦莉 飾)直接向Krusenstern追問:「你對公司有冇復仇嘅感覺?」、「你有冇焦慮症?」等問題,反映的是要在職場生存就要虛偽一點,以及將自己的毛病、心裡真正的感受隱藏起來,就好像新上司John(王維 飾)戴上墨鏡對被解僱的Krusenstern說了句「深表遺憾」,可以感受到飾演者語帶虛偽,偏偏現今頗多年輕人喜歡以坦率、正視毛病的態度去待人待己,「哪種才是好的生活取向?」值得兩代人多加探討;在Krusenstern情緒失控地摑了Sandor一巴掌後,John說要即時解僱這老臣子,Sandor卻說要Krusenstern 繼續於公司工作,因被掌摑令他想起1968年向 Andy Warhol(安迪華荷,普普藝術代表人物)開槍的女權份子Valerie,Valerie與Krusenstern的率性、瘋狂同樣教Sandor欣賞……觀眾看此段戲時很可能感到大惑不解,然而對同一件事產生正常反應(John的決定)和非理性的離奇反應(Sandor那種),於現今的網絡和現實世界其實屢見不鮮,編劇只是用 Sandor的浮誇例子來反映現實以刺激觀眾反思自己是否活得非理性吧?

 

Krusenstern為搵食便要融入新公司文化,當他像Sandor與John般戴假髮墨鏡扮 Andy Warhol時,可感受到辛偉強流露的神色是既不甘心又須強裝下去,彰顯的是沒權力者大多數要活得身不由己和任何世代的人都會重視潮流(或會因此喪失自我);Ella指「Sandor已經喺事業嘅高峰,即使佢嘅事業未真正開始」,這番話的潛台詞看來是於讀書、事業發展上,有錢人總是比窮人來得有優勢,除了窮人的個人努力外,「如何協助窮人脱貧?」亦是值得社會上每個人關注的事情;Ella提醒 Krusenstern要「將你的忠誠視為弱點」,此言對港人來說似是香港年輕世代給上一代人的忠告,因有很多上一代人會盲撐破壞人權法治的獨裁政權,要擺脫盲撐(盲目忠誠)就必先要抱著開放的心去多分析見到的人與事;劇末Mayumi (Sandor的年輕女助理,岑君宜 飾)以鏡頭拍下並即時播出Krusenstern在公司的狀況,除了是向Andy Warhol的錄像作品或藝術生活致敬外,更似員工的一舉一動受公司監視,筆者覺得這監視畫面易教香港觀眾深感共鳴,一來發生於大陸和香港的政治監控事件看來愈來愈多,二來「被監視」背後象徵人們活在别人(包括家人)的眼光/期望當中,喪掉真我。

 

時空地域模糊兼題材具全球化色彩的《公司感謝你》劇本,固然使觀眾易將香港的各種生活狀況跟劇中的台詞和處境結合起來,使看戲過程能發掘出很多有意義的訊息、感悟,可是《公司感謝你》也有一大缺點,就是編劇不但沒寫出劇中的公司業務種類(估計是「科技研發」),更重要是Sandor與Mayumi一起穿浴袍、玩情慾遊戲和唱歌跳舞的情節,就跟Sandor等人模仿Andy Warhol一樣,都使台上的渡假屋處境似派對而寫不出跟工作、生意和老闆/員工的創造力有何關係,問題是世上哪有公司的經營方式單純是為了玩耍而非賺錢?現實中,不少大公司安排職員到渡假屋玩遊戲,其實是為了訓練團隊精神,《公司感謝你》卻少了一份能使戲更細膩的真實感,導致觀眾看戲時感到欠情理、難以投入和感染力大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