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號 表演藝術遺產之整存與應用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思考的碰撞:吳美筠《獨眼讀看——劇場.舞影.文學跨世紀》
文:鄭政恆

一般而言,香港甚少跨媒介演藝評論出版書籍,一來寫的人不算很多,二來難以在市場定位。吳美筠的《獨眼讀看——劇場.舞影.文學跨世紀》,就是鳳毛麟角之一例。

 

顧名思義,這本書是劇場、舞蹈、電影、文學的相關評論,共冶一爐,題材相當多樣,畢竟《獨眼讀看》收錄了作者三十多年來的評論文章,可以選取的材料應該相當多。

 

《獨眼讀看》由兩篇跟也斯相關的評論出發,一篇是談《回看也斯》的展演,另一篇是一九八六年蔡仞姿、也斯和彭錦耀「畫詩舞的對話」。從也斯開始,表明了吳美筠對跨媒介演藝的關注,至少可以追溯到也斯的越界對話,而另一方面,文學也是吳美筠一以貫之的著力點,最明顯的例子是,每一輯開首都是由詩作開始。

 

《獨眼讀看》主要分為四輯,讀者各有選取,由於吳美筠提到的不少劇場或舞蹈演出,我都無緣欣賞,所以我個人的關注焦點是第三輯「翻字過紙」。

 

第三輯「翻字過紙」的第一篇文章〈文字創作與自由公義〉,將我們帶回2014年失敗而回的雨傘運動,在佔領行動之外,吳美筠關注語言與文學的意義,詩人何為呢?吳美筠介紹了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在《詩性正義——文學想像與公共生活》(Poetic Justice: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Public Life)一書中的觀點。吳美筠在文中提出了「通過文學的呈現,使人擴展那種有助於公共生活決策的想像力,對於異於自己的他者的生活有所體味與同情,是一種『詩性公義』。」文學的詩性公義帶來人類美好生活的想像,有助於民主社會和公義。換言之,〈文字創作與自由公義〉中的文學觀念,建基於文學的介入和超越、獨立和獨創。

 

有趣的是,第三輯「翻字過紙」的第三篇文章〈本土已死?——新火對招之後的文學想像〉(在後雨傘的2015年發表),審視了香港年輕評論人對文學與本土論述的視野整合(主要是譚以諾2013年的論文〈本土意識高漲之時:試論香港近年小說創作〉),吳美筠似乎站在相對懷疑的一方,甚至在最終指出「若要為香港文學書寫找出路,始終不能不回歸文學的本質去論述,而且,文學不能也不應只能作為切入公共論述的文本,它既是行動,也是安靜的。」換言之,〈本土已死?——新火對招之後的文學想像〉中的文學觀念,建基於文學的本質自身,不假外求。

 

從〈文字創作與自由公義〉和〈本土已死?——新火對招之後的文學想像〉兩文,我們看到兩種文學觀念的二元角力,一方是工具論,另一方是本質論,工具論強調介入和效用,而本質論指出文學本身的自給自足。

  

在此提出兩文的觀念碰撞,不是說吳美筠自相矛盾,而是指出在不同時代和場景中,作者從不同出發點思考,而兩者不必然是全對或全錯的零和博弈。

 

除此之外,作者個人的來回思考,以至時代與作者的互動關係,在單一文章中,畢竟難以全方位揭示,但以書為載體(尤其是個人作品集),卻多少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因此書籍出版還是有面世的意義。當然,多人合著的文集,也許有更多思考上的碰撞。

 

平心而論,演藝評論結集並非易事,演藝評論的生命力難以長久,大量評論在信息過量的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中旋生旋滅,如今是網絡年代了,發表平台並不缺乏,但演藝評論的生態未免更好,存在感甚至更為稀薄了,在如此年代,更令人覺得《獨眼讀看》的出版,以至吳美筠對跨媒介演藝評論的推動,實在勇氣可嘉。

 

作者簡介:影評人、書評人,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金馬獎評審。2013 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

 

照片提供: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