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號 表演藝術遺產之整存與應用    文章類別
【專題】表演藝術遺產之整存與應用
業餘者的練習——識讀檔案中的「非言語」訊息
文:葉杏柔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緣起

成立於1995年的在地實驗(ET@T)在頭十年拍攝相當多台北的另類文化事件,包含小劇場、實驗聲音、視覺、觀念、行為、科技藝術等藝術型式。此外,也拍攝了不少「文化行動」如1995年吳中煒主持的「台北空中破裂節」,以及1997-1998年間藝術家爭取「華山酒廠」保留。作為一個民間的小型藝術團體,這批影片特別之處在於其內容不僅是正式展演,也包含排演/佈展、場勘與會議討論(如爭取「華山酒廠」保留的藝術家1998年成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等唯有同儕、戰友等社群關係才能產生的影像視角與語彙。1998至2004年間,在地實驗將影片後製上傳網路,搭配報導文字,打造「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2014年底,本著「二十週年回顧」的想法,在地實驗開始細究歷年足跡,著手瀏覽數百卷DV影帶,將影帶轉數位檔。顯見影帶紀錄的事件值得完整公開,在地實驗於是進行影片授權、後製、內容辨識、基本資料查找與檔案摘要撰寫等工作。兩年後,「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ET@T Archive: http://archive.etat.com)上線,將多年保留的檔案逐批公開於網路,迄今已逾一千筆圖片、影片。

 

在地實驗於1995年拍攝《藝術的故事》,分別紀錄吳中煒、湯皇珍與黃宏德當年的創作。此為當年吳中煒主持的「台北空中破裂節」現場。(照片提供:在地實驗)

 

1997年華山酒廠爭取保留運動之一:「藝術上華山」遊行。(照片提供:在地實驗)

 

「檔案工作」的難題:以文字描繪影像

從辨認影帶內容開始,作為第一線檔案庫工作者,同時是初次見聞影片內容的我以及二十多歲的工讀、實習生們,主要藉「自學」完成工作:藉影片找文字資料,再撰文描述影片資訊。「文字」無疑是檔案管理者,也是使用者觸及檔案的唯一工具。然而,影像具現而連續,文字抽象且扼要,再加上藝術內觀、感性,如何以文字週全影像,對我們來說是相當根本、涉及專業的棘手問題。

 

隨著檔案工作一步步落實,我們反倒無意緊守「非藝術創作專業」、「未經歷現場」等學術導向的嚴謹研究方法,而是回到在地實驗「探索不明狀態」的立場,將檔案計劃視為一項指向當代、指向社會、長期性的議題開發工作。檔案庫上線後,如何促成檔案近用(accessibility)、如何勘誤檔案後設資料、如何細緻描述那些因朋友相聚、藝術創作當下的感性,以及如何借鑑歷史拋出當代議題等嶄新的課題,益顯重要。

 

近三年,在地實驗嘗試許多以這批檔案為文本的計劃,諸如「檔案放映與座談」、「展覽策劃」(包含視覺藝術創作委託製作,以及專文邀稿)、「線上策展」等,目的無他,正是希望讓檔案能被更多人閱讀,且是以不受限「正統論述」的角度閱讀。換句話說,如何「翻案」那些約定俗成的見解,轉而形成個人主觀詮釋(這亦是藝術評論的重要動機),是我們相當期待的事。

 

201612月,在地實驗與牯嶺街小劇場合辦「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活動現場。(照片提供:在地實驗)
 

2017年7月,在地實驗與策展人游崴策劃「破身影」展覽,邀請藝術家余政達、許哲瑜、蘇匯宇針對台灣九〇年代另類文化事件進行創作。(圖片提供:在地實驗)

 

在地實驗邀請評論人針對檔案提出觀點,發表於「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圖為郭亮廷撰文〈過於喧囂的孤獨--台灣九〇年代的文化轉型〉頁面。(圖片提供:在地實驗)

 

衡量我們擁有的資源,實則我們既難在短時間內評估上述嘗試產生的效果,亦明白「效果」勢必指向社會性的、百年樹人式的文化積累大業。與其致力「檔案庫」的典範位置(諸如史料考據,或是「典藏」更多檔案——這是學界與官方的本業),在地實驗認為檔案計劃必需以開發議題為主,研發檔案近用技術、開創檔案文本想像為輔。基於此,向來對數位科技抱持高度好奇的我們也思考表演者「身體語彙」視覺化與命名系統細緻化的可能,針對對藝文展演有興趣的使用者,一方面開發數位工具,一方面開創查找、識讀「非言語」檔案的方法。

 

連結語言與非語言、影像與非物質

「影像」檔案——影像是媒介,應說「藝術創作」檔案——內裡的資訊殊異,除了「基本資料」(人事時地物、作品介紹乃至劇本)、「約定俗成的評論」(風格、時代定位),對觀眾而言的直觀感性、對研究者而言的專業微觀的兩個層次,往往不易被檔案管理者認識,更難以在傳統的檢索系統中呈現。再者,如何應用日常語彙描述專業,並連結對應的影片段落,甚至如何高度擬真(例如全景影片、動態捕捉的模型骨架)該段影像中的動作、技法、力道與方向性等,都是值得研發的數位文化研究技術。

 

針對此,在地實驗與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合作「概念美術館」(Concept Museum of Art)計劃,以「典藏非物質藝術」如科技、表演藝術為初衷,發展在數位時代中,網絡思維與觀看、體感技術應具有的檔案格式,補充傳統類比式物質典藏與資料庫知識系統的不足,創造當代的數位敘事經驗[1]。在今年(2018)「概念美術館」首檔展覽「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中,展覽作品是數位藝術基金會根據2009年陶亞倫作品《終結歷史之光》裡觀眾感官經驗製作的VR,讓戴上頭顯的觀眾行走於虛擬的《終結歷史之光》展覽空間。展覽以虛擬實境的方式「典藏」作品給予觀眾的感官經驗,但亦是根據檔案「重製」的新作。即使VR與原作品媒材如煙霧、雷射光等殊異,原作所觸發的感官體驗恰是我們認為作品「檔案化」時應優先保留的部分。

 

2018年8月,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與陳禹先、林子荃兩位策展人啟動「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希望重新思考現代主義式博物館在典藏、展覽與教育上的功能劃分。首檔展覽選擇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問題意識上,邀請《終結歷史之光》創作者陶亞倫一同討論2018年「穿越光牆」VR作品中「被光所切割」的感官經驗有何異同。(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正因深知文字所述有限,最能實境呈現的影片亦有其侷限,「穿越光牆」展覽所補充的是傳統資料與媒材如照片、影片、作品論述、媒材文字,以及研究者的評論文字之外,訴諸身體感官的直觀經驗。除了身體感官,我們也正籌劃,將也是訴諸「直觀」的日常用語與專業語彙互相補充。未來,唯有在檔案庫的後設資料中增添日常用語,既平行於專業知識也與檔案連結,或許這才能實現檔案近用的理想。

 

作者簡介:「在地實驗」企畫統籌,以協力、統籌等角色執行展覽、駐村、檔案庫建置(archiving)、論壇、出版品編輯等工作。

 


[1] 摘自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網站「概念美術館」簡介:http://dac.tw/cm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