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舞台外的想像
文︰邵善怡 | 上載日期︰2018年4月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好日子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11/03/201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為何婚禮當天一定是好日子?因為「除了擺酒結婚那天,婚後沒有一天是好日子」,誇張的語調與顛覆固定看法的幽默感博來觀眾一笑,笑聲背後對婚姻蘊含濃濃的悲觀心態沒有被忽略掉。正常而言,我們認為結婚是人生大事,一生人一次,是兩個相愛相知的人結合的過程。是甚麼人會對婚姻不抱期望?是甚麼人把婚禮看作是場演出?是甚麼人在婚禮前夕不說祝賀說話,而是故意挑起種種矛盾?不理姐姐的反對,在姐夫面前揭穿他召妓的事情;故意用言語挑起母親的憤怒情緒;直言不希望父親出席婚宴。妹妹(郭靜雯 飾)的這些「反叛」行為,隨著事情逐漸披露,觀眾想像著她經歷過的創傷,可憎的行為變得可被理解。

 

「好日子」的詮釋空間

根據中國傳統,結婚儀式要挑選一個良辰吉日來舉辦,於「好日子」完成婚禮,二人婚姻才會幸福美滿。《好日子》是編劇鄭國偉繼《最後晚餐》與《最後作孽》後,又一家庭倫理劇,內容從妹妹結婚前的晚上,憶述父親對姐(黃慧慈 飾)妹二人先後的侵犯行為展開。由於母親(文瑞興 飾)的拒絕相信,侵犯一再發生,姐妹二人早婚,目的也只為盡早逃離這個家。場刊內的故事簡介曰:「好日子將至,新生活來臨」,完成婚姻大事,人生來到一個新階段,新生活當然值得期待。可是劇中的三段婚姻──母親、姐姐、妹妹,婚姻生活都不幸福,也不美滿。父母終日爭吵不斷;姐夫(邱廷輝 飾)出入旅館召妓;至於將要步入婚姻的妹妹,未婚夫是同性戀者,結婚只為替他掩人耳目,以及能擁有一個有獨立廁所的套房。若把結婚作為逃離過去的工具,能把過去陰霾拋諸腦後,「好日子」是否便在眼前?只是姐姐的早婚沒有迎來好結果,妹妹的結局可想而知。

 

故事結尾妹妹把整支紅酒倒於潔白婚紗上,姐妹二人陪同手拿枕頭的母親離開房間,配合討論過的弒夫弒父情節,三人離去後的行動充滿暗示。若真的把父親殺死,良心責備、法律制裁、悲劇陰影等,是否就能抹去?付諸實行與否,悲劇的命運都好像難以逃離,把新生活寄望在婚姻關係,或是通過暴力終結過去來取得新生,這樣的「好日子」又有何意義?三人行事與否的聯想空間甚大,但不論是那種結果都充滿悲傷。

 

缺席了的角色

故事由父親往日種種獸行引發,在固定的房間佈景中,他雖然從來沒有出現,但他一直被提及、談論,通過姐妹二人對往事的回憶,父親的形象被逐漸建立,同一時間,與他有關的資訊,隨著其他角色進出房間得到補充而變得完整。父親在廳中唱歌,音樂聲伴隨飄來;酒喝多了,在床上休息;休克了又醒來。缺席了的父親角色充斥房間,觀眾通過想像,感受門外禽獸不如、喜財、貪杯的邪惡父親帶來的陰影。劇中對父親的處理不只有厭惡一面,通過姐姐回憶兒時片段,曾經的父親也是充滿慈愛。他的形象當然不會因為一個短短的回憶感嘆而變得正面起來,可是這一個小補充,卻能令人想像他對姐妹二人做成的傷害之大。劇中沒有正面描述父親的性格、外形,但這一含混的角色在觀眾的想像中被逐漸建立,三個女性角色遭受的傷害也因為施害者形象變得完整而立體。

 

佈景的效果

《好日子》的舞台上只有一個寫實的房間,方正的房間其中兩面向觀眾開放。牆外的空間一方面通過房門打開,看到走廊上其他房門的邊角,而聯想到家中的裝潢格局,從而引起對房間以外發生的事情的想像;另一方面,佈景以外未有被充分運用的舞台空間全黑,觀眾視線聚焦房間內發生的一切。說是一個寫實的房間佈景,其實不盡然,房內的床、桌、椅等傢具予人真實感,但作為從小生活成長的房間,內裡卻全無雜物擺設,隨著情節推進,三人神情堅決地離開房間後,台上燈光變暗,鮮血色液體突然從門縫湧進,不合邏輯的劇場呈現,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之餘,也充滿荒誕意味。

 

三個角色在最初處理丈夫/父親帶來的陰霾時,行事荒謬而不合常理,由老一輩的母親視而不見,仍至刻意忽略,想盡力維繫婚姻;姐姐主動提出要丈夫召妓,唯一要求是妓女不可是未成年少女,怕的也是女兒重蹈自身覆轍;至妹妹為了一個廁所與上司假結婚,因渴望擁有一個不被偷窺的安全空間。三人舉動初看滑稽可笑,但想深一層荒謬背後的悲哀感緩緩滲透,一如結尾血紅蜿蜒流遍略為傾斜的房間的畫面。佈景以外的黑色陰影,也如父親帶來陰霾般,包圍眾人,揮之不去。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中學教師。2014年起參加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舉辦的「『新戲匠』系列 ─ 劇評培訓計劃」後,開始偶有發表劇評文章,並於2016年第八屆新視野藝術節中,入選「新銳藝評人計劃」。設有面書專頁「我作·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