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日記》豐富多變的文字處理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17年12月1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武松日記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2/10/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繼「中英劇團」於今年八月在大會堂劇院公演過《水滸嘍囉》後,潘惠森替「香港話劇團」編導的《武松日記》同樣是借施耐庵版《水滸傳》的角色框架搞二次創作並於同一地點公演,但兩者的側重點和強項看來不同,《嘍囉》活現導演盧智燊如何用他的執導功力將台上的表演元素呈現得夠豐富可觀,相反身兼導演的潘惠森於《武松》中是呈現出簡約得多的表演元素,因潘側重的是台詞、旁白的表現能力(包括強於文字的活潑度、美感)多於非用文字炮製視覺花巧,同是戲曲舞台般的空台,《嘍囉》是唱做唸打和現場音樂樣樣齊,而《武松》則是劇本寫角色走路便見演員走一段路,不會多加一個筋斗或做個浮誇/似粵劇表演的姿勢,亦見現場音樂(如琵琶演奏)是根據劇本的劇情(文字)需要才出現,不像《嘍囉》般遍布全劇。

 

相比潘惠森以前的劇作(包括今年的《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武松》少了迂迴的說故事方式和大量隱喻,反而用直白的方式將編劇要表達的東西呈現出來。李鎮洲以從容的心態把武松演得像個要勞碌「搵食」但保持樂觀的小市民,劇首既見武松於應徵清潔工時說自己做過各行各業(都是低微的職位)兼面試見工失敗,又見武松鼓勵處境比他更壞的乞丐,到「武松打虎」之事傳出後,武松只是得到一份「保安員」的工作而非變成《水滸傳》中的英雄,而觀眾看到「武松打虎」其實只是誤傳,老虎實為誤墮懸崖。至於武松跟隨眾兄弟(筆者會視為「同事」)走到京城阻止李逵(陳嬌飾)行刺皇帝,正是宋江(劉守正飾)指派給武松的工作,換言之武松於全劇中不是當失業者便是當任勞任怨的打工仔,尤其當他將「我沒有夢想,夢想只讓我惆悵」的心聲跟充滿藍調味道的燈光、音樂效果融合起來時,演繹上就容易使同樣欠缺夢想或感到夢想遙不可及的部分觀眾看得百感交集,並跟有領導能力、有大志向的宋江及有清晰夢想要追求的李逵構成鮮明的角色對比。

 

相比雖為「梁山大佬」但看來平凡的宋江,源自潘惠森前作《李逵的藍與黑》的李逵有深刻、精彩得多的角色刻劃。李逵坦言自己要當畫家,並說人生不能只有藍與黑兩種色彩,加上先後兩次提及有一座火山在心中(等於追求夢想的一團火),便見潘惠森重視讓觀眾感受到追夢者的熱血與決心。至於李逵為當畫家而做了或犧牲了甚麽?為何行刺皇帝會變成李逵追求夢想過程中的「幌子」(劇評人鄧正健的用語,見於他為場刊所寫的〈武松的退隱與執念〉一文)?劇本的處理則像中國畫的留白般省掉清楚的詳述,顯然是要觀眾集中體會「熱血與決心」比追求夢想的細節、波折(過程)更重要,劇中無論是屢次在武松面前現身的一隻貓(歐陽駿 飾)說要吃夾著魚的燒餅並指「一隻冇要求嘅貓同老鼠係冇分別」(這台詞明顯改寫自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中的經典熱血對白:「做人如果冇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呀?」),還是客棧掌櫃(吳家良 飾)得到武松贈予「武大郎燒餅」後蛻變成製燒餅專家,都跟李逵的戲同樣活現「熱血與決心」的力量並跟「我的人生/生活意義是甚麼?」的追求。這個《武松》的戲劇主題作了惹人反思的貫穿,觀眾可透過多角度的反思填補編劇沒寫出來的留白,如細想:我像武松般欠缺夢想嗎?如是,一定會比有夢想的人活得糟糕嗎?怎樣才能發掘自己的夢想?有夢想後又怎能持久維持「熱血與決心」而不被負面的際遇、情緒擊倒?

 

劇中三位風塵女子春花(郭靜雯 飾)、秋月(張紫琪 飾)和鴇母(文瑞興 飾)用講旁白的方式讀出武松所寫的日記,使觀眾能抽離一點地剖析武松是怎樣的人。讀日記加上由眾演員以各種場面演繹武松的日記,給予潘惠森很闊很多變的文字創作空間,劇中既有文縐縐或屬文言文的字句,又有挪用自地道香港流行文化的說話或用語(如前文提及的周星馳電影),無論是雅是俗,最令筆者著迷的始終是一些具視覺效果和能激發觀眾想像力的文字處理,如「老虎在我頭上飛過」、「金色的蜈蚣化成一條金線」便顯得意趣盎然兼有一份武俠小說的奇幻感,而「野果食得多,因住會肚痾」這種押韻句則似源自傳統的港產喜劇或粤語片;「風一吹變成千萬隻天鵝」、「我沒有夢,並遺失了身影」充滿著文藝小說或王家衛、劉鎮偉電影的味道,至於「捉著一塊夢」這說話和「哮喘溪」這自創地名就更厲害,皆因有著一份天馬行空、具哲學味道、可不斷細味的文字餘韻。

 

假如沒有了潘惠森那多姿多采的文字風格,《武松》便只是一齣寫追求夢想者與缺乏夢想者有著迥異心路歷程的公式、平庸戲,換言之好的文字功力和選擇能令一齣沒看頭的戲起死回生。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