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號 出走!各地演藝養份補給實錄    文章類別
【專題】出走!各地演藝養份補給實錄
倫敦音樂之旅
文:洪思行

2016年整年都待在香港處理不同的事情,因此老早便決定要在2017年來一次遠行,放鬆一下,目的地也很快便決定是英國。無他,一來因為未曾踏足英國;二來想看由當紅男高音Jonas Kaufmann在七月首次擔當主角的歌劇《Otello》(碰巧筆者剛在港參與此劇的演出);三來是有朋友在倫敦進修,可以寄宿在他的家,省下不少住宿費。

 

可是這趟旅行未出發便遭遇「滑鐵盧」:買不到Kaufmann演出場次的門票。我其實已經在預購階段登入Royal Opera House的網站購票,卻赫然發現所有場次的所有價位的門票均已沽清,雖然仍然可以嘗試在演出當日即場購買低價的企位,但最終還是選擇退而求其次,買了另一組演員的場次。

 

首次訪英,倫敦卻沒有給我很強烈「在旅遊」的感覺,可能因為四週環境與香港很相似:文字和語言都看╱聽得懂;不乏現代化建築,甚至連路牌的字款都跟香港相同(應該說是香港跟足英國吧);而令我感覺最熟悉的一點是英國人過馬路時大都跟香港人一樣,只要沒有車輛,就算是紅燈也照走過去。

 

音樂建築物

 

這次旅行參觀了不少地方,當中包括跟音樂有關的建築,首個是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 Drama,它是不少香港音樂系學生升學的目標,我的朋友便是其中一份子。Guildhall School位於Barbican Centre旁邊,入口頗為隱蔽,完全不像一間學院。在朋友的帶領下,我到了Guildhall School的內部參觀,那裡不算很大,練習房的隔音很差,學生在房中練習時,能在走廊聽得一清二楚。然而這裡最寫意的地方應該是天台,學生能申請在那裡自由栽種和打理植物(不過據友人說校方沒高調讓學生得知能申請種植的事)。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 Drama                                      Handel & Hendrix in London

 

後來我也抽空到附近的Barbican Centre參觀。它設有不同類型的表演場館,也有一個供小童玩樂的親子區域,亦是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的駐場地點。雖然是倫敦的一個重要表演藝術場所,但英國人似乎不太喜歡這座粗野主義(brutalism)風格的建築物,Barbican Centre曾「榮登」醜陋建築選舉的第一位,也許是英國人不太接受到混凝土的粗獷感。而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Sir Simon Rattle也覺得Barbican Centre的音樂廳太細,要求更改駐場地點。

 

儘管英國是文化大國,但奇怪地能在歷史上留名的英國大作曲家人數不多,韓德爾便是其一(德國出世,後入籍英國)。現時倫敦仍保留了韓德爾在Brook Street的居所,並與相鄰的音樂人Jimi Hendrix的住所合併為Handel & Hendrix in London。我首先到最上層參觀的Jimi Hendrix的展覽,那裡除了展出他用過的結他,還有他的房間。有趣的是這間房間是根據Jimi Hendrix留下的房間照片而還原,而非本身被保留下來。

 

下兩層是韓德爾的房間,最有看頭的是仿製的韓德爾睡床,從中不難看出他的個子不高。此外,那裡有兩座古鍵琴,參觀時剛好有人在調琴,據知有時會在那裡舉辦小型音樂會。那裡還放置古時的服裝和假髮,讓遊客拍照。不過說實話,整體來說這故居跟之前在維也納參觀過的眾多作曲家故居一樣,不算太特別,反而在附近四層高的Victoria’s Secret店鋪更有睇頭(但此乃題外話了)。

 

 

Abbey Road Studios及對出的馬路

 

另一處我到訪過跟音樂有關的地方就是Abbey Road Studios。這間錄音室在1931年啟用,啟用禮由英國大作曲家艾爾加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表演他的作品《Land of Hope and Glory》,自此無數著名的音樂家,不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的,都曾在此灌錄唱片,而錄音室也以「世上最知名的錄音室」(The most famous recording studios in the world)作口號。

 

從錄音室外面看像似不大,但當中其實有七間錄音室。由於是私人物業,遊客不能入內參觀,但錄音室的外面同樣有趣。首先是白色的圍牆上佈滿塗鴉。根據網上資料,塗鴉始於1980年John Lennon逝世的時候,歌迷到此塗鴉以紀念偶像。雖然當局不鼓勵這行為,亦曾清洗牆身,但很快再次佈滿塗鴉,情況跟布拉格的連儂牆如出一轍。另外一樣有趣的事是很多遊客會在錄音室外的斑馬線上,模仿The Beatles著名唱片《Abbey Road》的經典封面照拍攝,車輛不得不停下來遷就正在拍攝的遊人。

 

我在離開Abbey Road Studio時,不經意途經英國指揮家Thomas Beecham曾居住過的房屋(因屋外有一匾牌說明才知),他亦曾在Abbey Road Studio錄音的。

 

 

Thomas Beecham故居

觀賞演出

 

這次旅行當然少不得看演出,第一場正是在Royal Opera House看《Otello》。表演開始前趁機在歌劇院四處逛逛看,只見四處掛滿以前製作的宣傳海報、舊照片甚至一些製作的舞台設計模型,單是看到這些已能感受到陣陣歷史感。事前知道歐洲大音樂廳和歌劇院要求觀眾的衣著不能太隨便,故此有備而來。不過去到現場,即使坐在票價較貴的第一層,四週的人的穿著打扮比想像中輕鬆,起碼不及Salzburg Festival的觀眾般莊重。我坐在有蓋的位置,多部字幕機則設置在頭頂上。

 

  

Royal Opera House的大堂

 

中場休息時,很多觀眾到旁邊的Paul Hamlyn Hall享用食品,這亦是歐洲劇場的其中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我到了上層的部分,發現可走到室外,眺望附近的Covent Garden Market及夜空。而旁邊是服裝部門,當然觀眾不能內進。

 

後來我重回Royal Opera House參加舞台導賞(stage tour),雖然劇院太大而未能參觀整座建築物,甚至無機會踏上舞台或是後台部分,導遊依然帶了我們參觀多個地方,例如跟表演舞台一樣大的芭蕾舞排練室,好讓舞者習慣演出時的舞台大小。導遊也介紹了一些運作系統,譬如地下的儲物樓層,只要把物品放上輸送帶,再輸入資料,系統便會自動安排放置的位置並輸送過去,需要取回時只需在電腦輸入資料便可自動送出來,十分方便。

 

另一個令Royal Opera House引以自豪的系統是舞台的地板。由於劇院幾乎每日有不同的演出,換佈景的速度很重要,因此舞台的整個地板能夠活動至後台。即是說只要將下一場表演的場景設置好,便能直接跟舞台的佈景更換,全程只需二十分鐘。導遊說這個系統只有他們和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擁有,而他們是首先採用的劇院。

 

除了《Otello》,還看了Royal Opera House的《Turandot》,不過並非在劇院內看,而是在戶外看直播演出。Royal Opera House近年都會在全國多個地方安排數次戶外直播,作為推廣歌劇和芭蕾舞的方法。在友人的介紹下,我去了離開倫敦市中心約二十分鐘火車程的Alexandra Palace欣賞直播。去到那處時要出示事前免費於網上登記的確認信,並通過保安檢查才能進入欣賞範圍。

 

我到達時已經有過百人席地而坐,並且享用自己帶來的食物,或是到附近的食物站買東西吃。雖然熒幕不算大,但很清晰,音響設施亦不錯,最重要的是氣氛很好,天氣相當宜人,能像這樣坐在山坡上一邊看風景一邊看演出確是十分寫意,也是在香港難以實現的體驗。

 

 

Royal Albert Hall的內部與外部

 

旅英期間剛好碰上「逍遙音樂會」(BBC Proms)開節,當然順道參與這個一年一度、長達超過兩個月的著名音樂節。逍遙音樂會絕多數的音樂會在Royal Albert Hall舉行,這座音樂廳正面對著海德公園的The Albert Memorial,最大的特徵是呈圓形的。除了音樂會,各式各類的活動都曾在那裡進行過,包括乒乓球比賽、宴會,甚至是選美比賽!但要數最「有趣」的活動,想必是1909年舉辦的室內馬拉松,當時只有兩名參賽者,他們需跑524個圈,其中一名參賽者還因起水皰而在第482個圈退出,全場觀眾最後就是在看一個人在跑圈。

 

逍遙音樂會的另一特色,就是地下一層沒有座位,讓觀眾能自由走動,甚至躺下來欣賞音樂,而且觀眾能在場內飲食,感覺確實較一般音樂會逍遙得多,這是源於創辦人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欣賞古典音樂。事至今日,逍遙音樂會的確令全世界很多非樂迷慕名進場,所以音樂會期間,在樂章之間難免有不諳禮儀的觀眾拍手。

 

我在欣賞表演時發生一個有趣的音樂小意外,當時樂團正在演奏Hector Berlioz《幻想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的尾聲,即是代表遠方雷聲的定音鼓的一段,忽然從外面傳來救護車的聲音,頗配合意境,但也見Royal Albert Hall的隔音不太好。

 

來到倫敦不看音樂劇總覺得說不過去,畢竟這裡劇院林立,有著名的West End地區,地鐵自動電梯的兩側掛滿音樂劇廣告,就像叫遊客無論如何也應看一齣,因此臨走前一晚便購票去Dominion Theatre觀看《An American in Paris》。這套根據1951年同名電影改編的音樂劇在2015年才在紐約首演,到今年3月始於倫敦演出。

 

 

Dominion Theatre

 

觀演時坐在我身旁的是香港人,可見觀看音樂劇確是遊客的熱門活動。Dominion Theatre位於Tottenham Court Road地鐵站的上方,十分便捷,可是由於太接近地鐵,表演期間地下不時傳來地鐵經過時的震動和少許噪音。但不礙台上非常精彩的演出,演員們歌精舞勁,比起在香港看到的巡演演員技高一籌。難怪曾聽說巡演的卡士不及駐場的好,皆因較有實力的會嫌終日四處表演很辛苦,而且他們不再需要爭取那些機會,如此看來所言非虛。

 

 

London Coliseum                                                                    Wigmore Hall

 

以上就是我在倫敦一個多星期所去過跟音樂有關的行程。當然倫敦那麼大,一個多星期能去到的不多,一些著名地方如English National Opera駐場的London Coliseum和Wigmore Hall都只能「到此一遊」的經過拍照留念,期望將來有機會再訪倫敦,探索更多的地方。

 

作者簡介:洪思行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熱愛音樂與文字,遊走於琴鍵和紙筆上的黑白之間。本地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的成員,亦曾參與多個歌劇的演出,經常在各文字媒體發表樂評及評論,文章散見於《信報》、《立場新聞》、Arts Plus等。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 2014》。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