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號 香港藝評廿五年    文章類別
【專題】香港藝評廿五年
世界大變 樂評不變——廿五年樂評雜憶
文:周凡夫

從廿五年前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中環藝穗會的成立大會算起,世界改變了不少,樂評世界的人與事亦在變,但樂評的本質卻沒有變。

 

人人可以發聲

相對於資訊世代結合著全球化的來臨,二十年前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實施一國兩制的政治上的變化,對香港藝術評論生態所帶來的影響,何者輕?何者重?不同人或會有不同的看法。如就樂評而言,前者的影響卻是明顯不過的,電腦化、網絡化為資訊傳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生活亦急劇發生變化,樂評發表的平台隨著網絡世界的成熟而得以擴大,樂評表達的手法方式更為豐富。

 

在現今網絡時代,最大的改變是人人可以發聲,人人都可以做「樂評人」,同時,樂評的「即時性」亦大大改變,在現場音樂會舉行後,便可「即時」在社交網絡上作出反應,這確是過去不可能有的事;儘管網絡平台大多欠缺編輯「把關」,這種「即時」的「樂評」會良莠不齊,但仍有其積極意義;今年澳門藝術節的主辦單位更設立「評易近人」的平台,鼓勵觀眾登入平台「自由發揮任你講」(鼓勵之法是「發言者」有機會獲得明年藝術節的門票);而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就更早運用社交網絡的現場直播功能,製作表演完畢後的即時評論節目「演後評」,在網絡上公開播放。這都是將網絡平台加以「把關」作為藝評發表的做法。

 

可以說,過去二十五年世界的大變,亦大大改變了樂評的生態,網絡與紙媒的影響力此起彼衰。過往設有音樂專版,用以發表樂評的報章,如華僑日報與新晚報的音樂周刊,亦隨著報章停辦而消失,儘管隨後出現的免費藝文雜誌,亦有部分篇幅可作樂評平台,音響雜誌中附刊的樂評仍然存在,但紙媒上的樂評就量而言是萎縮了。

 

後浪續推前浪

不僅如此,好些從事樂評的長輩,亦在這廿五年間騎鶴而去;隨筆寫來便有陳烈、東初、葉純之、黎鍵、陳浩才、邱少彬,在筆者心中,他們都是在過去數十年來,在樂評路上同行,亦師亦友的樂評人,他們的離去,都難免有雁行折翼之痛。不過,這種傷痛背後,亦正道出世界改變,地球在轉,人事變幻,後浪推前浪的不變定律。

 

香港電台3號錄音室與邱少彬錄音前攝

 

過去廿五年來,筆者於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的電話評論(Comment)節目「散場之後」,獲邀擔任樂評嘉賓的,便有劉靖之、劉志剛、劉偉霖、陳兆勳、廖原、黃健庭(塵紓)、傅瑰琦、胡銘堯、許翔威、畢永琴、周光蓁、洪思行……等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過去廿五年間冒起的樂評人,如加上暫時我仍未有機會邀請得到在節目中現「聲」的黃牧、蕭威廉、朱振威、楊偉傑、鄧蘭、李夢、李梓成……等人,亦可見出其中有不少是在過去二十五年開始投入樂評「陣地」的新一代。可以說,樂評的後浪續推著前浪,香港的樂評實力,不容小窺。

 

教育本質不變

但無論世界如何大變,樂評的本質並沒有變。對樂評的本質所在,隨著年代轉變,和不同的理解與切入面,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就個人而言,過去廿五年,藉著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活動帶來的刺激,有了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樂評的推廣,教育活動上,對樂評的本質亦有了新的理解。

 

樂評就樂評人而言,那是不會為自己,和為他人帶來財富的「活動」,卻能發揮教育作用,具體的體現在於樂評能讓人在邏輯整合、分析、判斷的思維上成長;樂評是一面鏡子,能映照樂壇,亦能映照到自己;樂評能讓別人,亦能讓自己在教育中成長,這才是樂評對樂壇,特別是對自己最大的作用和貢獻。

 

當然,樂評教育本質的感悟,樂評能發揮教育作用,前提仍是能持續地、用心地投入到樂評的活動中,這便不是容易的事了。事實上,過去廿五年來,有更多曇花一現,或即興式的樂評人出現,只有長期和持續的書寫才能發揮樂評的教育功能,能將樂評作為人生之路的伙伴,這種教育的本質便會讓你隨著不斷在改變的世界同步,或許,這才是樂評人從事樂評最大的收獲,此收獲的成果正是來自樂評的教育本質呢!

 

在此謹鼓勵更多人將樂評作為人生之路的伙伴,並與諸位樂評人共勉,堅持向下一個廿五年走下去。

 

作者簡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本地資深音樂評論人,1982年開始至今,一直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於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著有《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等書。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