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文︰朱振威 | 上載日期︰2017年4月24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照片提供:澳門樂團
主辦︰澳門樂團
地點︰玫瑰堂
日期︰15/4/2017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音樂 »

澳門樂團今年原本以《彌撒曲》為題的復活節音樂會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就宣傳邀得台北愛樂合唱團再度訪澳,由樂團音樂總監呂嘉指揮布魯克納《F小調第三彌撒曲》,豈料先在三月二十八日宣佈呂嘉未能演出由廖國敏頂上,再於四月七日宣佈曲目更改為一系列小品,也確認了台北愛樂合唱團不會赴澳。結果一心以為繼2011年復活節音樂會上演布魯克納《E小調第二彌撒曲》後可以再看「呂嘉X澳門樂團X台北愛樂」演第三彌撒曲的機會就此落空。正當台北愛樂合唱團如期在四月十日在林勤超指揮下演出了同一曲目且頗見好評,更覺惋惜。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門票上仍然寫有原來音樂會標題《彌撒曲》,不過場刊上並不復見。轉陣後的曲目似乎以輕巧為主,五首作品(連加奏在內六首),有兩首弦樂作品,一首管樂作品,餘下的才是全團上陣的管弦樂。

 

音樂會以巴伯《弦樂慢板》(澳門樂團譯《為弦樂而作的柔板》)開場。這首弦樂隊作品本源自作曲家的弦樂四重奏(作品11),首演近八十年,幾乎成了悼念逝者場合或節目中最熱門曲目,如此背景下,在復活節音樂會作開場,卻又頗見契合。廖國敏的處理大方流暢,適中的速度並沒有大灑狗血。淡淡哀愁,令人沉思而又點到即止。在玫瑰堂的殘響幫助下,弦樂音色豐滿華麗,甚是享受。第二首作品是艾爾加《E小調弦樂小夜曲》。廖國敏維持輕盈的處理方法,一開始中提琴的引子「sf」及斷奏都是蜻蜓點水,隨後作曲家的大量swell也是處理得克制,是一個精緻而冷靜的演出。

 

演奏者換場,接下來的是古諾《降E大調小交響曲》。稱之為《小交響曲》是因為編制與篇幅俱小。這部為木管而作的作品編制是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管、圓號各兩支,再加一支長笛,如此編制既因為作曲家在1885年創作時是為了長笛演奏家Paul Taffanel及他的管樂組合而寫。古諾作品中的輕巧自在,在廖國敏的指揮下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玫瑰堂的音響不利低音而強調銅管的特色在全弦樂演出時尚可接受,未有大影響,可是在管樂合奏則帶來困擾。長笛、單簧管及雙簧管聲音都能恰當傳遞,然而巴松管的低音聲部卻一直出不來,最嚴重的時候如第三樂章,一個依次為巴松管、單簧管、雙簧管、長笛輪流進入的段落,聽覺上卻似是由單簧管開始。更不用說圓號長期覆蓋巴松管,當晚演出圓號與巴松管分別在舞台正中靠左及靠右,位置上算是勢均力敵,也許在樂手位置上再花心思演出會有更佳聲部平衡,讓九位演奏出色的樂手可以完整展現樂曲的魅力。

 

弦樂手加入後開始最後的聲樂作品,由四位原訂在布魯克納擔任獨唱的韓國歌唱家擔綱演出。舒伯特《聖母經》(Salve Regina,D.676)由女高音洪珠英獨唱。洪氏聲音有著典型歌劇演員的力量,但同時有精緻幼細的甜美音色,而且顫音控制得宜,聽得舒服。只是偶然音準稍有偏差,未能完全融入和聲。

 

莫扎特《安魂曲》(也算是《彌撒曲》吧……音樂會終究沒有離題)兩首選段。〈號角響徹四方〉(Tuba Mirum)由男中音孔炳宇獨唱,長號獨奏則放在教堂樓上近舞台位置,無論聲響上及視覺上皆是聰明的安排,雖然長號與舞台上的樂隊及獨唱個別地方稍有時間差,惟對整體影響不大。孔炳宇音量十足,只是聲音略嫌粗魯,吐字亦不夠清晰,這與玫瑰堂的音響特性不無關係。而在全隊管弦樂團演奏時,樂隊的低音聲部也比之前的曲目來得混濁。到四重唱的〈慈悲的耶穌〉(Recordare),新加入的金正美雖說是女中音(mezzo-soprano),但低音的厚重可媲美正宗的女低音(contralto),只是吐字方面與孔炳宇同樣傾向含混。還好男高音金石喆的表演帶來驚艷,他有著極具穿透力且帶光澤的音色,唱來也聲情並茂,是當晚四位獨唱家中最令人滿意。

 

加奏了一曲巴赫《善牧羊群》(史托高斯基編曲),不知此安排是否廖國敏從費城樂團去年亞洲巡演得到靈感?此曲不少段落讓木管表現實力,澳門樂團木管聲部樂手也不辱使命,奏得漂亮。

 

臨時轉陣,失去經典鉅構,至少穩打穩紮的廖國敏與澳門樂團仍為一眾觀眾帶來一個輕鬆愉快的晚上——歡呼與起立致意的觀眾已說明大家都非常享受。說到底,仍是美事一樁。至於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台北愛樂合唱團與澳門樂團合作?從當晚見到包括杜黑與古育仲一眾台北愛樂要員抵澳出席音樂會,想必後會有期。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首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一直飄泊於各式文化事業:從唱片公司數據庫主任到電台客席主持到男性雜誌編輯到中學教師不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同時擔任多家學校之敲擊導師及樂隊指揮。自中學起筆耕多年,樂評影評文化評論時裝鐘錶人物專訪一概寫過,作品散見於港台兩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