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批的女人──從《慾望號雞批》文本看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文︰陳婉萍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Cheung Chi Wai@Hiro Graphics
節目︰慾望號雞批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1/01/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慾望號雞批》的宣傳文案開門見山,預先劇透:「在未來某城市裡,外表和人一樣的基因改造雞隻注定成為優質雞批。她,誓要改變『被吃』的命運,尋找真正的自由。」

 

這點子確實有趣吸引,可惜的是,餘下的戲碼離不開訴說那個她──「0926」是如何排除萬難逃出農場餐廳、逃出她自身命運的過程。雖說當中已有兩次轉捩點,鋪陳出三幕主戲,但就是欠缺高潮位,然後便是結局,劇完。看來,情節鋪排或是說故事的手法未能如其點子一樣教人意想不到。

 

同樣,此劇想探討的題材,包括自我價值、身份認同,還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情感、生存、階級等……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因探討人性問題正是戲劇存在的意義。編劇劉穎曾於演後談說,她可沒看過什麼《動物農莊》、《1984》等驚世鉅作,她只是因應當下的自身環境而創作出這劇本。這可能只是她謙遜的說法,但筆者倒是相信的,因所有藝術於創作之初,往往是想借作品或訴說、或記錄、或抒發自身感受,然後再作推演。而剛好她要面對的困境,正是有關自我價值、身份認同、社會不公……之類的存在主義或人文精神問題而已。

 

那麼這樣的作品,豈不淪為編劇的牙痛文學,無病呻吟?當然不是。正如前文所說,編劇自身面對的問題(即她想帶出的問題),正是大部人曾經歷、會反思的問題,所以重點在於作品能否觸動人心,讓觀眾中看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幕,激盪起更深層次的思考。

 

而筆者看到的是那吃雞批的女人。

 

「女人」這角色的設定,既虛榮又怕事,會耍小手段但又有惻隱之心、外表逞強但內心卻軟弱……她看似只是整件事的旁觀者,但角色所呈現出的無奈與無助,反而更立體,更有質感;或許我們往往都是,甚至只可以是:困局中的旁觀者吧。

 

在第一幕,「女人」因虛榮心而跟隨潮流,誓要一嚐傳說中的美味雞批,縱使她並不理解為何要先跟一「隻」將會被自己進食的雞進行727秒對談,但她仍乖乖的按著指示進行。事實上,「女人」面對這隻名為「2036」的「靈芝胞子」雞,顯得患得患失,因「他」可不只是外形與人類一樣,還有學識、甚至自我意識。因此,在那短短727秒內,「女人」已對「他」產生感情,並顯得有點不捨;但那終究只是727秒的感情,「女人」最後還是欣然地吃掉「2036」。

 

至於「女人」與老師進行模擬拳擊的一幕,雖然有點突兀,但無疑可凸顯出女人內心的無助。「女人」的拳法強勁,並不比「男人」(老師)遜色,但當放下拳頭,「女人」卻訴說著一件軟弱無助的事:當女性要面對擇偶問題時,縱然體力再好、能力再強,她仍處於只供「男人」揀選的被動位置之中;「女人」正盤算如何在某個年紀前把自己嫁出去。這種被設定的性別命運,相信不比「0926」好。觀眾或許會質疑,在那所謂的未來世界、那雞已可變人的年代,何解女性的婚姻問題仍停留於封建思想的層次?但現實卻是如此。

 

整套劇中有兩幕是「女人」與「0926」的對戲。第一場是,兩「女」相遇於廚師的房子裡,「女人」明白到「0926」是她的情敵,於是啟動了自我防衛機制,以相對年長的身份自居,並向「0926」教訓了一頓,過程中流露出「女人」的不安與煩躁。面對著年輕貌美的「0926」,她自知已被歲月淘汰。

 

「女人」曾反問自己,為何每次與「0926」見面,總是頭痛欲裂。這是因為早在她首次跟「2036」相處時已埋下對「雞」的情感嗎?或是那瓶可讓人忘卻727秒情感的調味料,在她身上起不了作用?還是因為「女人」與「0926」的相處不止727秒,因而產生了真感情,以致當她於海關當值時,得知「0926」的真正身份後,竟然真心想幫她逃走?

 

及後,「女人」與「0926」再遇時,「0926」已成了雞批。這是最後一幕,劇情沒交代她為何會被廚師邀請去品嚐「0926」,或她為何願意再次去到餐廳,然後被逼著去吃「0926」……但無可否認,這幕需要「女人」在場,以營造她曾以兩種不同的心情去吃雞批。當然若在承接上處理好一點,或會有更好的呼應及對比效果。

 

其實「0926」想帶出的問題固然是必中無誤,但「女人」身處的又是否另一個可加以發揮及探討的困境呢?人相對於雞而言,應抱怎樣的心態自處呢?畢竟人還是比「雞」多吧,那麼作為看似高一等的人,並活在看似不俗的光景中,真正的生存意義在哪裡?他們的快樂在哪裡?還是人不如「雞」?至少像「2036」或「0510」,當他們清楚知道並樂意接受自己生存的意義後,可是真心為能夠完成任務而感到無限光榮呢!然而這班所謂的「人」,既無助又無力,無論是「女人」還是「廚師」,最終連一隻雞也救不了,他們又是怎樣看待自己?透過「女人」這角色的心理,去看那人雞不分的世界,相信會更令觀眾更有感受。

 

作者為「新戲匠」系列 ─ 劇評培訓計劃第四擊(2016-17劇季)學員。


(原載於2017年2月27日《*CUP》)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陳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