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三角志  |  2016年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凌志豪|上載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本屆新視野藝術節中,三位流行音樂圈中的菁英──區雪兒、馮穎琪、周耀輝走入劇場以剎那的烏托邦為母題,用「逆生長」和「眾身體」兩條主線創作出一個介乎流行音樂和劇埸間的作品。除流行音樂界的各方人馬隔空支持...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6年11月21日
在導演陳麗珠的演繹下,編劇盧卓安的愛情故事成為了一個鬼故,讓一個關於回憶與捨棄的劇本中的詭異特質在劇場中瀰漫開來。此文以「鬼」的意象評析《斗和靜兒》一劇的文本與演繹。 所謂「鬼」,就是逝者猶在...
文︰邵善怡|上載日期︰2016年10月24日
《大笑喪:喪笑大晒》是康文署「劇場再遇計劃」的重演劇目之一。年屆八十的爺爺為了可以「無病無痛」離世,經歷人人祝福的「笑喪」,而在誤服藥物後,將錯就錯,一心求死。決心求死卻非無慾無求,念念不忘的不是親...
文︰黃寶儀|上載日期︰2016年9月2日
立體舞台投影、全自動機械樂團、人工智能機械人與布蘭卡.李舞蹈團的結合,展現了科技與舞蹈融合的可能。編舞布蘭卡.李不但引入機械人參與演出,其亦將電影與動畫對機械和科技的想像引入作品中,並以此豐富舞蹈語...
文︰星池|上載日期︰2016年8月9日
是次在上環文娛中心劇院公演的《第九味》,屬「聯大舞台大搞作Joint University Brand New Show」的創團演出,主要目標為大學(專)生提供接觸戲劇及表演的平台。此劇於五月作公開...
文︰尹莫違|上載日期︰2016年7月13日
闊別香江十一載的費城樂團(Philadelphia Orchestra)重臨,於香港文化中心演出兩晚。5月20日的曲目為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作品九十五的弦樂四重奏和布魯...
文︰馮顯峰|上載日期︰2016年6月3日
2014年筆者在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看過陶身體劇場的《4》和《5》。前者節奏明快、動作齊一;後者動作有機、渾然一體。兩個作品雖風格各異,都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身體意識及舞者間的緊密連結。這教筆者一直期...
文︰吳俊鞍|上載日期︰2016年5月9日
「一切都是假的,怕甚麼?!」筆者面對著小劇場工作室只有半個客廳左右的舞台,呆呆望著黑板上寫著的這字句。甚麼為之綵排?綵排是為了正式演出時不致犯錯。演員們為求力臻完美,往往都會綵排不下數十次;只不過,...
文︰夏康|上載日期︰2016年4月7日
按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李偉剛先生於2011年被筆者訪問時的說法,「在四重奏的世界,要奠定地位的話需要很長的時間。當你成立二十年時,人們還會覺得你是年輕的組合。到了二十五週年,人們才開始認真看待你。...
文︰黎曜銘|上載日期︰2016年3月7日
人物:社運少年、老詩人、廣場大媽(下文分別簡稱為少、老、媽)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升降機 時間:《順風.送水》首演完結後十分鐘 (剛看完《順風.送水》,乘搭升降機離開,機件故障,三人被困) ...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